【忍经】恕可成德——北宋名相范纯仁的故事(图)


《忍经》是一部寓意深刻、济世劝善的良书。(图片来源:williamhill官网 合成)

忍经》为元朝人吴亮所著。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杭州人吴亮汇集历代名人有关“忍”的言论和历史上隐忍谦让、忠厚宽恕的人物、事例汇编而成《忍经》一书。《忍经》是一部寓意深刻、济世劝好的良书。

《忍经》中有近百个故事,是历史上真实人物关于“忍”的实例。笔者继续为读者介绍其中两则北宋名相范纯仁的故事。

【原文】恕可成德——范忠宣公亲族有子弟请教于公,人曰:“唯俭可以助廉,唯恕可以成德。”其人书于座隅,终身佩服。自平生自养无重肉,不择滋味粗粝。每退自公,易衣短褐,率以为常。自少至老,自小官至达官,终始如一。

【原文】未尝含怒——范忠宣公安置永州,课儿孙诵书,躬亲教督,常至夜分。在永州三年,怡然自得,或加以横逆,人莫能堪,而公不为动,亦未尝含怒于后也。每对宾客,唯论圣贤修身行己,余及医药方书,他事一语不出口。而气貌益康宁,如在中州时。

范纯仁亲属中有一位子弟向他请教。他说:“只有俭朴可以助人保持廉洁,唯有宽恕忍让可以助人成就道德。”这位子弟将这句话写在自己的书桌一角,终身奉守。范纯仁自己平生注意修身养性,对饮食从不挑剔。每次从官府回来后,就换上粗布衣,习以为常。从小到老,从做小官到做大官,始终都是这样。

范纯仁被贬,安家于永州时,教子孙们读书,亲自监督,经常到夜半时分。在永州生活的三年中,他心平气和,怡然自得。有人对他蛮横无理、不尊敬,一般人都不堪忍受,而范纯仁始终不为之所动、不为此烦恼,也从没有在事后怀恨在心。每次和客人交谈的时候,只是谈论圣贤们如何修身养性而已,其余则谈论些医术及药书之类的事情,其他方面的事情,一句话也不说。于是他的气色和外表日益显得安康宁静,就如同在京城的时候一样。

根据《宋史.列传第七十三》中的记载,范纯仁曾被调任齐州知州,齐州的民俗凶暴强悍,百姓任意偷盗劫掠。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严厉处置还不能止息,您一概宽以待之,恐怕那里需要整治的违法乱纪事情不能穷尽了。”范纯仁说:“宽容出于人性,如果极力地严惩,就不能持久;严惩而不能持久,以此来管理凶暴的百姓,这是造成刁顽的方法啊。”

有一处掌管刑狱的衙门常常关满了囚犯,都是犯了盗窃罪行的屠夫商贩之类的人,关押在这儿督促他们赔偿的。范纯仁说:“这些人为什么不让他们保释后缴纳呢?”通判说:“这些人如果被释放,就又会作乱,官府往往会等他们因疾病死在狱中,这是为民除害啊。”

范纯仁说:“依照法律,他们所犯的罪不至于死罪,却因这样的意愿而杀死他们,这难道是依法处理吗?”将他们全部叫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释放了。等到一年之后,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

元佑初年,范纯仁升为吏部尚书,隔数天,又任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被授官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在位,专以博大开启皇帝心意,以忠笃改变士风。

学士苏轼以发策问被言官围攻,韩维无故罢门下侍郎被调外职。范纯仁奏言苏轼无罪,韩维尽心国家,不能因谮言罢黜他的官职。待王觌议事不合皇帝之意,范纯仁担心朋党将越来越严重,与文彦博、吕公着在皇太后帘前辩论,没有结果。

范纯仁说:“朝臣本来无党,但善恶邪正,各以类分。彦博、公着都是历朝旧臣,怎能雷同欺上。过去先父与韩琦、富弼同柄庆历之政,各举所知。当时谣传指为朋党,三人相继调外任职。造谤的人公开相互庆祝说‘一网打尽’。这事离今天并不远,希望陛下引以为戒。”并因此畅言前世朋党之祸,并录欧阳修《朋党论》进呈。

范纯仁后以目疾乞归,建中靖国,范纯仁于熟睡中逝世,年七十五。朝廷下诏赐予白金三十两,下令许、洛两地官员给予安葬,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宣,御书碑额:“世济忠直之碑”。

《宋史》中赞誉曰:“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前后任子恩,多先疏族。”

“范纯仁位过其父,而几有父风。”

“仲淹谓诸子,范纯仁得其忠,纯礼得其静,纯粹得其略。知子孰与父哉!”

(待续)

本文留言

作者秦山整理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