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陈寅恪一生四处求学,学贯东西,桃李芬芳。(手绘插画:Winnie Wang/williamhill官网
)
陈寅恪(1890~1969),祖籍江西修水县桃里竹段村人。他是清末维新派著名人士、官至巡抚的陈宝箴之孙,清末同光体诗派代表、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陈寅恪1890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周南女中唐刘蜕故宅,因这一年是虎年,故取名“寅恪”。其夫人唐筼也出生于名门,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一位才华洋溢的女教师。他二人在清华园相识,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陈寅恪少年时代曾在南京家塾就读,在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陈寅恪堪称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他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民国(民初时期)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其余3人为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通晓二十余种语言,史学脱胎于干嘉考据之学,《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其代表作。陈寅恪一生四处求学,学贯东西,著作等身,但是却没有获得一张文凭。
陈寅恪的学术论着不但在中国有人去研读,在国外也备受推崇。日本近年刊行的《中国研究史入门》已将陈寅恪所著《魏晋南北朝史略论稿》及《隋唐制度渊源论略稿》列入必读课;《亚细亚历史研究大门》也有类似说明。苏联学者曾在蒙古发掘了3件突劂碑文,但是无人能看懂,更不能理解。后来,陈寅恪以突劂文对译解释,各国学者都毫无异词,同声叹服。唐德宗与吐蕃的《唐蕃会盟碑》,许多著名学者如德国的沙畹、伯希和等,都难以解决,又是陈寅恪作了确切的翻译,才使得国际学者感到满意。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汪荣祖说:“陈寅恪在现代中国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国外影响也很深远。”
留学日本欧洲 执教清华北大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就读。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于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1914年回国。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度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擅长。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受聘为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时吴宓主持清华国学研究院,应清华学校之聘,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国学研究院导师。在这之前,清华校长曹云祥原本聘请胡适为导师,胡适坚辞不就,并推荐了梁启超、王国维和章太炎3人。1928年清华学校改制为清华大学,陈寅恪应聘为中文、历史二系教授,并在北京大学兼课。1928年暑假,他回上海探亲,与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之孙女唐筼完婚。在此期间主要讲授佛经翻译文学、两晋南北朝隋唐史料和蒙古史料研究等课程。1930年以后,开“佛经文学”、“世说新语研究”、“唐诗校释”、“至唐文化史”、“魏晋南北朝史专题研究”、“隋唐五代史专题研究”诸科,当时的名家如吴宓、朱自清、冯友兰都来旁听,郑天挺称赞他是“教授的教授”,历史系教授姚从吾说:“陈寅恪先生为教授,则我们只能当一名小助教而已。”自视甚高的刘文典认为西南联大文学院真正的教授只有“两个半”,陈寅恪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自己只能算半个。他甚至公开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陈寅恪还同时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及第一组(历史)主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编委会委员等职,得以遍阅故宫满汉文宗。陈寅恪本人非常谦虚,自称:“寅恪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他经常到东交民巷向钢和泰学习梵文。
人品高洁坚拒倭寇 天妒英才双目失明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其父陈三立忧愤死。陈寅恪悲恸过度,导致右眼失明。11月携眷南渡,途中手稿遗失甚多。任教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主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专题和元白诗研究等。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他为中国史教授。隔年前往蒙自的西南联大,次年又随西南联大迁往昆明。1940年9月,他离昆明赴香港,准备转英国。因战事未能成行而返昆明。在昆明期间撰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有诗“食蛤那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楼。”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