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方政府正在掀起一场造芯片运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williamhill官网 2020年9月24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各地方政府正在掀起一场造芯片运动,目前新成立半导体企业超过7,000家。但是,项目爆雷、武汉弘芯烂尾等消息频传,表明中国自有芯片之路还很遥远。
中国多个省市正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造芯片运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湖北、湖南、陕西、重庆等十余省市制定了集成电路产业规划或行动计划,并明确了相关目标。
动辄千亿目标的集成电路产业规划、遍地开花的半导体产业园区、各地政府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匆匆上马的半导体项目、名目繁多的补贴与奖励是各个地方政府在这场运动中的标准动作。
截至2020年9月1日,今年中国已新成立的半导体企业7,021家,去年新成立的半导体企业也超过了一万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9月22日报道,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原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认为,必须冷静、理性地看待芯片的国产化替代问题。半导体行业历经60年时间和数十万亿美元的投入,已经形成全球化布局最为彻底的供应链。尽管国际环境在发生变化,但开放合作仍是主流,在全球产业链中不要尝试什么都自己做,不要以落后来替代先进,更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
魏少军强调,各地不能一讲芯片受制于人,就全民一窝蜂地大搞芯片,产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各地禀赋条件并不都适合。“如果总是凭着一种激情来发展产业,恐怕成功的概率不会很大。”
中国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集成电路所相关负责人刘雨表示,各地争相上马半导体项目也与地方招商引资的攀比和竞争不无关系。“现在有一个苗头就是,常常会有些地方政府说,我这个城市还没有12英寸(晶圆)线,某城经济水平远不如我,在IT行业的地位也不如我,为什么人有我无?于是各地纷纷上马12寸线。”
刘雨认为,由于半导体园区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园区大都由地方政府规划建设,缺乏整体统筹,一些园区会互相倾轧。地方政府变身风险投资人,其本质是一种升级版的招商竞争,为吸引企业落地,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入股企业,以利益互绑的方式招徕企业入驻。
在半导体领域接连传出项目烂尾或破产的消息,不少地方政府损失惨重。
例如,湖北省近年积极推动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发展,提出“‘一芯两带三区’的战略布局,发挥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群建设,吸引人才集聚,促进新经济新动能的发展。”
武汉市经济占湖北省GDP比重高达37%,并且是中国的新兴半导体科技集中地,包括被称为是三家半导体“国家队”之一的紫光集团长江存储、台积电前共同运营长蒋尚义辞任中芯国际独董后转任总经理的武汉弘芯、提供卫星导航定位芯片的武汉梦芯等。
公开资料显示,武汉弘芯主要投资项目为:预计建成14纳米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达每月30,000片;预计建成7纳米以下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达每月30,000片;预计建成晶圆级先进封装生产线。
9月4日,中国大陆媒体报道称,投资高达1,280亿元,作为武汉市明星项目,并邀请到曾经履职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半导体行业风云人物蒋尚义担任总经理,如今却被传出停工甚至烂尾的消息,引发行业震动。
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危机的曝光源于一份武汉官方网站发布的文件--《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中明确提及,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的风险”。不过,上述文件已经被删除。
9月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探访过程中了解到,2019年11月份部分分包工程完成后,不少分包商在结算工程款时却遇到了难题,多次协商后,多家分包商仍未拿到工程款。如此背景下,2019年12月后,项目厂房和宿舍已经停止了施工。
不仅如此,对于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的进展,近期也有市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咨询。对此,8月28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官方回复称,经区商务局投资协调管理调查,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因为资金链问题,项目暂停。
9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再次走访发现,这些烂尾项目背后存在着一定共性,比如其均为民营资本与地方政府合作的产物、主要投资股东无半导体行业从业背景等。事实上,这些烂尾项目的股东不仅没有从业背景,还有项目的股东方自带“神秘”色彩,比如武汉弘芯的大股东北京光量,注册地“查无此人”,其股东李雪艳所持股的四家“开业”状态公司在注册地址也无迹可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