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源于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淝水之战”。(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风声鹤唳,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怀疑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自相惊扰。鹤唳,鹤叫。出自《晋书.谢玄传》:坚(指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草木皆兵,把草丛和树木都误当作敌方的伏兵。形容内心极度恐惧,疑神疑鬼。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指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指东晋的部队),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风声鹤唳”用于由听觉引起的惊恐;“草木皆兵”用于由视觉引起的惊恐。
“风声鹤唳”与“草木皆兵”,都源于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淝水之战”。
苻坚百万前秦军队让江南震恐 星象却不利
公元383年,统一了北方的大秦天王苻坚(氐族)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亲自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讨伐东晋,“淝水之战”因而爆发。历史学家称,这是一场关乎东晋存亡的生死之战,也是在中国历史上与“赤壁之战”齐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东晋仅凭八万余人,便击溃了苻坚数十万之众,前秦大军土崩瓦解,逃跑途中,风雨声、鹤啼声都被当作了晋军的喊杀声,著名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由此而来。面对十倍于己的前秦军队,东晋军队是如何取胜的?
苻坚亲率大军与东晋的军队在淮河、淝水一带进行对峙。从军事实力上作比较,前秦强大而东晋弱小。从史学家的分析上,兵力的对比也很有意思。
东晋派了8万“北府兵”开往前线,由谢石、谢玄率领。前秦的军队据史料记载,骑兵27万,步兵60万,将近90万军队,号称“百万大军”。
史学家指出,两军对峙的真实数字却并非如此。
东晋方面,8万军队是正面抗击前秦的。除此之外,上游的桓冲还有10万多军队,从侧翼干扰前秦军队。而且驻扎在东晋各地,围绕这一场战争而调动的军队也有几万人。总体而言,东晋的军队应该在20万到30万之间。
前秦号称90多万人,自称有“百万大军”。但实际上,它的战线特别长,远的从甘州、关陇出发,这时才到长安一线;还有从冀州出发的,到了徐州一线;近的从长安出发或从其它地方出发的,其先头部队由苻坚的弟弟苻融率领25万军队来到前线。
因此,真正在前线作战的,实际上是东晋的8万军队,对前秦的20多万军队。史学家指出,严格说起来,前秦的军队可能不到20万,因为苻融所率领的25万先锋中,已经有好几万被调往西线,以此对付桓冲所展开的进攻。就算前秦的先锋部队有20万吧,那么实际上的比例是20:8。当然,这个比例是根据史料分析而得出的一种数据。
然而,在当时身在历史中的人们,特别是东晋的老百姓并不知道是20:8,当时的人们以为是前秦的“百万大军”南下攻打江南,可以“投鞭断流”!因此,史料记载,当时江南地区,特别是建康(今南京)非常恐慌和震撼,“都下震恐”!整个都城内外一片惶恐,认为江南都会被胡人消灭或同化了。
也有学者分析,得出的比例是10:1。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依据不同的史料,得出的比例是有差异的。10:1是按照前秦全线出兵的人数100万(史料上确实有前秦“强兵百万”的记载)对东晋的近10万军队。20:8则是实际在前线作战的人数比例。
不管怎么计算,都是前秦来势汹汹,而东晋相对兵力不足,从数字比例上看,似乎东晋根本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亡国家破就在眼前。但是往往历史会出乎人的意料,“天意”一定胜过“人算”!——这是笔者在读史时体悟到的。史书上有确实的记载,在苻坚南下伐晋前,群臣劝阻苻坚不要攻打东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星宿的排列,天上星星的排列位置,其排列方式是偏向于东晋的,就是不利于北方苻坚发动进攻。即星象不利——前秦不得天时。说白了,“天意”是向着东晋的。而且,当时东晋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因此,不管双方军士数量比例是怎样的悬殊,“天意”决定了东晋一定会幸存下来。
东晋以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与将军谢琰、桓伊等率众8万,以“北府兵”为主力,北上抗击秦军。
千万不要小看东晋只有8万兵在前线作战,这8万军队可不是普通军队,这可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北府兵”,作战实力相当强劲。当时率领“北府兵”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东晋风流俊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的弟弟谢石、及谢安的侄儿谢玄。“北府兵”是中国古代军队的一个传奇,作战神奇,出兵经常取胜,就像当年唐太宗的玄甲军,战斗力非常大、非常强悍。
前东晋襄阳太守朱序向谢石泄露秦军弱点
前秦的军队抵达了淮河和淝水一线,就是苻融所带的20万左右的军队。一开始,前秦的仗打得相当顺利,前秦军队渡过淮河,很快攻占了一个重镇寿阳,现在的安徽省寿县。苻坚在项城听到捷报,离开他的主力,亲自带着八千轻骑赶到前线。同时苻坚派出朱序去东晋劝降,让领兵的谢玄投降。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朱序的出现,给谢石、晋军提供了重要的前秦军事情报,使战局向有利于晋军的方向发展。
朱序本是东晋的将领,镇守襄阳,曾经多次打败前秦军队的进攻。朱序的母亲韩氏也青史留名,她在朱序守襄阳时曾因城墙西北角不够坚固而与妇女筑补助城协助晋兵防守,这个内城被后人称为“夫人城”。但最终朱序没有挡住前秦军队的打击,襄阳被攻破,朱序被俘虏。前秦皇帝苻坚胸襟广阔,想要延揽各民族的人才,因此朱序到了长安后,苻坚给了朱序官职,叫度支尚书,管理财务。
苻坚讨伐东晋,朱序随军出行。朱序虽然感谢前秦给予他的优待,但是他的故国之情更深!朱序跟徐庶似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苻坚派朱序去晋军大营,劝说谢石、谢玄投降。朱序原是东晋襄阳太守,到了晋营,不但不劝说谢石投降,反给谢石出谋划策,说:“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本来曾为晋臣的朱序,这一次把前秦的军事机密透露给了东晋,把前秦军队的各种弱点告诉晋军。朱序把苻坚的整个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都告知了东晋。其中包括前秦军队战线过长,战线甚至长达万里,到前线的军队实际上只有20多万,连30万都不到,其他的前秦军队还陆陆续续很远,另外前秦内部还矛盾重重,鲜卑族的、羯族的、还有羌族的,前秦内部各民族的矛盾问题没有解决,各民族都各怀有自己的打算,即前秦的内政问题还没有解决。
朱序认为东晋如果想取得作战的胜利,必须趁前秦的军队还没有完全集中,也就是100万大军集结完成之前发动进攻,先把先头部队前锋打掉,那么破前秦军队就容易了,否则是没有什么希望的。朱序愿意作东晋的内应。就这样,朱序又回到了前秦。
苻坚在寿阳草木皆兵
东晋军队准备应战,“北府兵”8万人就开始出动了,这实际上是“北府兵”第一次初露锋芒,领兵的人叫刘牢之,也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名将。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人很快就打破了当时前秦对淮河的封锁,那个地方叫洛涧,然后打通了淮河通道。前秦在洛涧与东晋初次交手,便大败而归。刘牢之渡水进击,大破前秦梁成军,杀了梁成,秦军步骑崩溃,士卒死者一万五千人。于是,谢石大军,水路俱进,迫临淝水。
这个消息传到苻坚那里,苻坚很吃惊,他没有想到东晋竟然还可以取得胜利,这给本来信心满满的苻坚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打击。
苻坚和弟弟苻融登上寿阳城的城墙,隔着淝水,眺望隔着淝水跟他们对阵的东晋军队,苻坚一看,晋兵的旗帜非常鲜明,军队的大营排得非常的严整,感觉晋军士气旺盛。苻坚回过头来对苻融说,“这是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他们弱小呢?”苻坚一抬头,东北方向是一座山,就是“八公山”。由于苻坚心里紧张,心神不定,再加上眼神不太好,地方又远,他看见对面八公山上恍恍惚惚,那些草和树木都像是东晋的士兵,似乎有无数的晋兵在活动,就感觉东晋的军队数量也很多,这就是成语“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来历。
半渡而击扭转东晋和前秦局势 定胜负
这时,苻坚制定的政策就是暂时先不要进攻,等待后续部队的到达。而淝水的这一边,东晋的谢玄就很着急,因为等对方军队集结之后就没有希望取胜了。于是,谢玄写了一封信给苻坚。
383年11月,秦军紧靠着淝水西岸布阵,晋军进到淝水东岸,与秦军隔水相峙。据《资治通鉴.晋纪.孝武帝太元八年》,谢玄派人对苻融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贵军孤军深入,在淝水安营扎寨,而布置阵势又逼近水边,临水为阵显然这是为了持久作战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战的作法。如果贵军稍向后退一点儿,让我军得以渡河,然后咱们两军在广阔的战场上厮杀,以此来决定胜负,不也很好吗?
大意就是要前秦把军队后撤一步,让东晋的军队度过淝水来跟秦兵作战。
前秦的将军们都说:“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秦国内部讨论时众将都说:“我们兵多,他们兵少,不如阻止他们,使他们不能攻上来,可万分安全。”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军不能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因此不接受晋军的建议。
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想将计就计。苻坚说:“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我军只要稍稍后退,让他们先渡过一半,趁晋军一半还在渡河难以作战之机,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我们用精锐骑兵冲杀上去进行歼灭,我军定能大获全胜!)
苻融也同意后撤一步、让晋军渡河的建议。在兵法上有一个常识,叫“半渡而击”,就是当敌人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去攻击敌人,那么没有渡河的人可能就害怕不过来,而过河的这部分人等于后面没有退路就会被消灭,所以当时苻坚就同意了谢玄的建议。
随后,苻融指挥前秦军队后撤。
苻坚知道“半渡而击”,难道东晋就不知道吗?当然知道,“半渡而击”就是汉人的兵法,东晋的将领怎会不知呢?双方都知道“半渡而击”,就看哪一方的谋略先胜一筹。谢玄希望的就是前秦的军队后撤一步!
史学家指出,20万的军队都已经把阵势布置好了,然后要后退一步,怎么退呢?一退,阵脚必乱!
史学家对淝水又作了考证,非常有意思:这个淝水既不是长江,也不是淮河,而是淮河的一条支流。有多宽呢?旺水季节,在那个年代,最宽的地方100到200米;在寿阳城下,最窄的地方大概50米左右。11月正是枯水季,宽处50到100米,窄处只有5到10米。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士兵看来,可能是一条河。但是对已经在南方生活了很多年的“北府兵”的将领来说,恐怕就是一条溪了。
前秦的军队一方面听说刘牢之当时在洛涧打了一场胜仗、“北府兵”很勇敢,因此有点害怕;另一方面也确实有厌战的情绪;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通信不畅,就是后面的军队不知道前面的军队为什么向后撤退,所以当前面的军队后退之后,后面的军队也必须往后退却不知原因。
哪知大军一退,便收不住了。秦军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后面的军队不知实情,以为是败退,引起了混乱。
就在前秦军队后撤的时候,以“北府兵”为骨干的谢玄等领晋军渡水,冲杀过来。有乘船的,有蹚水而过的。这个水情早就测量好了,晋军很快就度过了淝水。前秦军队还在退,突然东晋的部队杀到面前了。秦军前军仓促应对,后军还在往前挤,结果人挤人、马挤马,一片大乱。
苻坚的弟弟苻融这时又想拦阻前秦军队退兵,以便和晋军厮杀,他拿着宝剑杀了好几个逃跑的军人,但是挡不住像潮水一样溃退下来的军队,苻融被溃军的战马给冲倒,这时东晋的军队上来,将苻融杀死在乱兵之中。
朱序的军队,又乘机在秦军阵后,边后退、边大呼:“秦军打败了!秦军打败了!”苻融一死,秦军已慌,又听得秦军已败,一发不可收拾。
秦军后面的军队也不知道前面的军队是什么情况,就以为前面的秦军真的打败了,于是后面的秦军也开始跑。秦军就由开始的后退、撤后一步,最后演变成了溃败。所谓“兵败如山倒”,真是如此,如果军队开始溃退的时候,那就像潮水一样。主将苻融被杀之后,整个前秦的部队就崩溃了。当时苻坚骑着马单人独骑开始逃跑。
8万晋军从后追杀,直追出三十多里,秦军被杀的相当惨烈,再加上秦军自相蹈藉而死者,真的是“蔽野塞川”!20多万的前秦的士兵被马踩死的、被人挤死的、被东晋的军队所杀死的,天寒地冻、饥荒于道的,不计其数。前秦的伤兵和死亡的尸体遍野都是,把河流都塞断了!
逃奔的前秦兵卒,听到天空中传来仙鹤鸣叫的声音跟耳边的风雨声,都觉得是东晋的喊杀声,这就是成语“风声鹤唳”的来历。
秦军逃散,昼夜不敢息,“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晋军趁机收复了寿阳。苻坚中流矢,只带领少数人退回淮北。
在这一场“淝水之战”中,东晋“北府兵”没有花费特别大的代价就打败了前秦。苻坚率领可“投鞭断流”的“百万大军”进攻东晋,却被吓到“风声鹤唳”、“草木救兵”,最后以惨败告终,国家也因此灭亡,北方重新陷入分裂与战乱。
而江南因此得以保全了,维持了安定的局面,东晋司马氏政权得以维系。东晋政权在383年“淝水之战”之后又延续了37年,到420年,东晋政权灭亡。
苻坚失败原因 不得天时地利人和
后世的专家和学者总结:383年的“淝水之战”以前秦的全败和东晋的完胜而告终。要维持北方一统,解决民族问题,皆需要时间,并发展生产与经济,使各族人民都先安居乐业,但苻坚没有来得及这样做,便又走上了新的征途。虽然苻坚拥有号称“百万大军”的军队,可是阵容中大多为鲜卑、羯、羌等民族,他们都不大愿为前秦卖命,这些因素都导致后来的战争中苻坚一面倒而败阵的主因。中国军事史上有句成语:“骄兵必败”。苻坚之败因就是骄傲,自认其“百万大军”可“投鞭断流”,根本不把东晋放在眼内,这就犯了兵家大忌。而且刘牢之以五千人可以在敌前抢渡洛涧,追杀秦军主将梁成,使秦军步骑奔溃。事关重大,而苻坚、苻融竟然不能采取紧急的对策,这也暴露秦军在作战素质上的重大缺陷。
章天亮博士在《笑谈风云》讲史系列之《淝水之战》中总结的当时前秦内部反对苻坚进攻东晋的三点理由非常有说服力。这三个理由其实也是苻坚的前秦军队失败的重要原因。笔者在上篇文章讲成语“投鞭断流”时已经谈到这三点原因,因为很重要,再次重申一遍。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对苻坚的前秦军队伐晋没有一样是有利的。
一.星象不利——不得天时
当时星宿的排列,就是天上星星的排列位置,其排列方式是偏向于东晋的,就是不利于北方苻坚发动进攻。
二.长江天险——不得地利
东晋有长江天险,这是东晋的地利。
(后来两军大战在淝水展开,东晋军队对淝水的了解远高于北方的前秦军队,真的是了如指掌。这也是晋兵在秦兵后撤一步时,能迅速渡过淝水,大杀秦军的原因。)
三.士卒疲惫——不得人和
前秦的士卒疲惫,而东晋则民心归附。其实当时的前秦军队已经有了厌战的情绪,不太想打仗了,所以人和这方面也吃亏。
(前秦内部的少数民族安定问题没有解决,各民族各怀异心,打仗的时候,那么除了氐族之外的其他民族士兵就不会卖力,甚至有的希望伺机倒戈,恢复被灭的故国。而南方的谢氏家族及其统率的“北府兵”竭尽全力的守护东晋政权。关键时刻,在前秦做官的曾经的东晋将领朱序的出现,对于东晋是天大的“惊喜”,东晋很快扭转了战局。)
历史上许多看似偶然的事情,也许是必然。如果没有朱序的出现,淝水之战的结果也许会发生改变,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和“也许”,历史进程中的那一刻,就安排了朱序将前秦的军事机密告知东晋,并为东晋定下奇策,而熟悉地利的东晋军队又利用他们对淝水的充足了解迅速渡过淝水,大杀秦军。当时的星象又大利于东晋。一切只能说是“天意”使然。还是那句话,往往历史会出乎人的意料,“天意”一定胜过“人算”!
参考资料及来源:
1.《晋书.谢玄传》
2.《晋书.苻坚载记》
3.《资治通鉴.晋纪.孝武帝太元八年》
4.《笑谈风云之隋唐盛世》第二集《淝水之战》
5.《国史通鉴之两晋南北朝篇》之九《盛衰之间》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