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茗香笔记】茶的演变(二)(图)

 2020-05-10 16: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绿色的茶园生趣昂然。
绿色的茶园生趣昂然。(图片来源:Pixabay)

元代,除了继续饼茶、团茶生产和使用外,散茶也渐渐在茶叶消费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团饼茶的使用主要在宫廷贵族之中,散茶则主要在民间消费,除了继承前人的饮茶方式外,元代的饮茶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唐之前至唐宋时期,人们饮茶时会加入葱、姜、盐等香料调料调味的习惯,到了元代逐渐被人们摒弃,而代之以更简单的清饮方式。

“全民皆斗”的斗茶之风到元明时期渐渐衰退,穷工极巧的饼茶主导的茶叶市场渐渐被散茶所替代,盛行了几个世纪的“唐烹宋点”也变革成用沸水直接冲泡的瀹饮法。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因体恤茶农制团饼贡茶劳苦,便下诏废除紧压的团饼茶,改贡松散的叶茶。此举使得自唐代以来的炙烤煮饮饼茶法发生了较大的变革,炒青技术有了较大发展。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简化,茶的品饮方式也走向了简单化,瀹饮法由此盛行开来。瀹饮已无需经过以往的炙茶、碾茶、罗茶三道工序,只需用热水直冲泡叶茶即可。

随着瀹饮法的兴起,茶壶渐渐成为茶具中的主角。同时,由于瀹饮法对茶汤的色、香、味的追求,刺激了白瓷以及青花瓷的发展,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景德镇的白瓷及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

同时由于散茶加工技术的发展,新兴的茶类、新创的名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明代屠隆在《考盘余事》中描述道:“茶分六品,即虎丘、天池、阳羡、六安、龙井、天目。”其中“天池”是指“洞庭碧螺春”,“六安”是指“六安瓜片”,“龙井”自然就是指“西湖龙井”了。此外,乌龙茶、红茶、花茶、黑茶等也自明代出现。与此同时,团茶和饼茶并没有因为散茶的出现消失,而是走向了边销和出口贸易的道路。

清朝,饮茶方式与明代无异,但除了茶壶和茶杯外,盖碗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盖碗是由盖、碗、托三部分组成,象征着‘天、地、人’三才,也称三才碗。返璞归真、天地人相容境界与陆羽倡导的‘和’‘精行俭德’一脉相承。清代宫廷茶艺远胜于唐宋时期,制茶工艺也有了较大发展,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全部形成。茶叶外销达到了历史顶峰,先后传入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俄罗斯等国。中晚清时期,全国各地城市茶馆兴起,饮茶与曲艺、诗会、戏剧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特殊的茶馆文化。

 如今,除了汉族的清饮,还有维族的奶茶与香茶、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咸奶茶、傣族和拉祜族的竹筒香茶、纳西族的盐巴茶与“龙虎斗”、傈僳族的雷响茶、白族的三道茶和响雷茶、土家族的擂茶、喵组合侗族的油茶、回族的罐罐茶等。

当代,随着传统文化的渐渐复苏,茶文化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茶更是作为一门专业走入高校,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领域。人们对茶有了更全方位且细致的认识。除了耕种方法、制茶工艺、用茶器具外,茶的冲泡、品监也形成了一定体系。六大茶类的区分源于制茶工艺的差异,而制茶工艺又受茶树的种类、耕种方法、生长环境以及采摘时节的影响,不同的茶采用不同的器具和不同的冲泡方法,并且不同的茶亦有不同品监标准。从山头至舌尖,每一道工序都融入了华夏子民的智慧,亦是传统文化发展至今的具象呈现。茶道的复苏,引领世人由品茶上升至品味人生百味,静观世事,参悟人生哲理,洞观宇宙奥妙,走向返本归真之路。

穿越千年,演变至今,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部分,而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应担负起承传的责任,使茶文化得以延续,使民族文化经久不衰。

責任编辑: 张云峰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