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天相应,与地相和,与人相通。(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音乐的产生对今天的人来讲,还是一个谜。似乎有了人,音乐就应运而生了。音乐到底是做什么用的,人们就更不知道了。我们不知道,古人却非常明白,《礼记•乐记》中提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历朝历代的皇帝一得到政权,就会先正礼乐,特别是唐太宗更是如此。
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上可以与天相应,下可以与地相和,中可以与人相通。
与天相应
人间的很多东西,都是受到某种启发得到的。有的甚至是神直接传授,音乐也是如此。唐玄宗梦得《紫云回》是最直接的一个实例。
唐玄宗一次坐朝,用手上下按自己的肚腹。退朝后,高力士进前问玄宗说:“刚才陛下多次用手指按腹部,是圣体不太舒服么?”玄宗说:“非也。我昨夜梦游月宫,诸位仙女为我演奏上清之乐,流亮清越,在人间是完全听不到的啊!使我久久地沉醉在这仙声妙乐之中。后来,仙女们又演奏清乐为我送别,这支仙曲凄楚清丽、哀宛动人。我醒来后还感觉到余音杳杳,如在耳边。我马上吹奏玉笛来寻找记录它,都让我记录下来了。刚才坐朝,我怕有所遗忘,因此怀里揣着玉笛,不时地上下寻找它的音律,不是身体不适啊。”高力士再次拜贺玄宗,说:“这可是千载难遇的事情啊,愿陛下为老奴吹笛一遍可以吗?”玄宗试着吹奏一遍,其声飘渺旷远,绝非凡响,不可名状啊!高力士再次拜贺玄宗皇帝,并请皇帝给这支仙曲起个名字。玄宗笑着说:“就暂叫它《紫云回》吧。”后来主管乐事的太常卿将这支仙曲收入唐乐大典中,现在还有当年太常府的刻石为证。(注1)
人间的曲子,或许就可以与神相通的。可以使神灵相应的吧。
与地相和
曲子在某种频率下,就可以与具有相应频率的物品发生共振,出现某种感应。是不是非常巧妙!
蜀将皇甫直善于识别音律。他敲击陶器,便能判断出这件陶器是哪年哪月烧制的。他尤其喜爱弹琵琶。唐宪宗元和年间,皇甫直谱写了一支曲子,乘凉时,在水塘边弹奏。本来曲子用的是黄钟阳律,弹奏出来的琴声却入到蕤宾阳律去了。他调弦,再三弹奏,发出的乐音还是蕤宾。皇甫直特别疑惑不解,心中暗自认为:这恐怕是不祥的征兆啊。
隔了一天,皇甫直又在池塘旁边弹奏这支曲子,声音跟前天一样。他试着在别处弹奏,就又是黄钟阳律。皇甫直急于调去蕤宾,当天夜晚又在池塘边调试不停。忽然觉得靠近岸边的水波在涌动,有个东西激扑着水波像鱼在水中跳跃。待到他松下琴弦就没有声息了。于是,皇甫直召集庄客从池塘里往外运水。将池塘的水抽干了又挖泥,折腾了好几天,在塘泥下面深有一丈的地方,挖到一片铁。这片铁,原来是一只古代磬类乐器中,名为“方响”的蕤宾铁。(注2)
与人相通
人的思想人的命运都可以从音乐中表现出来,高人都可以以此为依据,推断未来之事。
隋炀帝巡游江都时,乐工王令言的儿子从宫内回家。王令言问他的儿子:“今日进献给皇上的是什么曲子?”儿子说:“是《安公子》。”王令言让儿子演奏一遍,听完后,说:“你不要随驾去江都了。这支曲子没有宫声,皇上一定不会回来了。”后来真如王令言说的那样,隋炀帝在江都被刺杀身死。(注3)
我们称天地人为三才,都与音乐有着某种联系,在某一个层面是相通相和相应的。音乐的目的,也许就是使世间的一切更加和谐吧。
原文:
注1.玄宗尝坐朝时,以手指上下按其腹。朝退,高力士进曰:“陛下向来数以手指按其腹,岂非圣体小不安耶?”玄宗曰:“非也。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余以上清之乐。流亮清越,殆非人所闻也。酣醉久之,合奏清乐。以送吾归。其曲凄楚动人,杳杳在耳。吾向以玉笛寻,尽得矣。坐朝之际,虑或遗忘,故怀玉笛,时以上下寻之。非不安也。”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上试奏,其音寥寥然,不可名也。力士又奏拜,且请其名。上笑曰:“此曲名《紫云回》。”载于乐章,今太常刻石在焉。(出《开天传信记》)
注2.蜀将皇甫直别音律。击陶器,能知时月。好弹琵琶。元和中,尝造一调,乘凉,临水池弹之。本黄钟而声入蕤宾,因更弦,再三奏之,声尤蕤宾也。直甚惑不悦,自意不祥。隔日又奏于池上,声如故。试弹于他处,则黄钟也。直因切调蕤宾,夜复鸣于池上,觉近岸波动,有物激水如鱼跳,及下弦则没矣。直遂集客车水,竭池穷泥,索之数日,泥下丈余,得铁一片,乃方响蕤宾铁也。(出《酉阳杂俎》)
注3.隋炀帝幸江都时,乐工王令言子自内归。令言问其子:“今日所进曲子何?”曰:“安公子。”令言命其子奏之,曰:“汝不须随驾去,此曲子无宫声,上必不回。”果如其言。(出《卢氏杂说》)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