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人的带领下,伍连德到居民集居区查访鼠疫患者。(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中国大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蔓延,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外,其实居家环境卫生以及对道德沦丧的反思也相当重要。历史上的传染病氾滥,让世人因此联想到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那就是霍乱(Cholera)。
“霍乱”这个单词中国古代医学就有,而非来自翻译。《皇帝内经》写道:“乱于肠胃,则为霍乱。”汉代医书《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对霍乱则有详细的描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说明在汉代霍乱已是个常见的疾病。不过古代的“霍乱”是指单纯的上吐下泻的急性肠胃炎症状,与19世纪因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而引发全球流行的霍乱,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在19世纪前,霍乱弧菌所导致的霍乱仅发生于印度次大陆与周边地区,过去在全球引发7次大流行,并随着每一次的大爆发而传播到新的地区,累积下来已造成数百万人丧生,成为许多国家的流行病。面对与拉肚子极为相似,却会导致死亡的霍乱,人们对其传播方式摸不着头绪,且难以解释为何同村的几个住户没有得到霍乱。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才弄清楚霍乱是怎么回事。
1849年,英国医师斯诺(John Snow,1813-1858年),透过实验与统计学的方式找到霍乱的传染途径,并著书《霍乱传递方式研究》(On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of Cholera)。他指出,霍乱是透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与水传播,让人们意识到维持环境卫生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霍乱的最好方式。尽管今日霍乱依然存在,但在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来说是个相当罕见的疾病,现在霍乱主要流行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依中国近代著名医学家伍连德(1879-1960年)研究,霍乱大约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传入中国江南地区。为与古代霍乱区隔,近代中国相关文献多将霍乱称作“吊脚痧”、“麻脚瘟”或是“时行霍乱”。清代吴江震泽(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医家费善庆所著的《垂虹识小录》,为记载苏州吴江地区的地方志。该书卷七载:“道光辛巳(1821年)六七月间,江浙大疫,初起足麻不能伸,名为脚麻痧,又名吊脚痧,患此者或吐或泻,骤如霍乱,甚至顷刻殒命者,日数人”,这场霍乱大流行前后延续五年,是清代江南地区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最为广泛的传染病。
尽管清廷对此采取一系列的救治防疫措施,但当时的救治方法、药方都对霍乱不管用,因此直到20世纪初叶,霍乱依然是中国相当严重的传染病,光绪二十八年(1902)6、7月间,杭州霍乱流行,据当时报导称死者有1万人。这是因为清代以来,江南地区如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人口逐渐稠密,在城市开发、排水与自来水系统不足的情况下,河川污染的情形越发严重,民众只好自行凿井取水。但水井深度不足,井水也容易受到污染。由于人们依然维持仰赖直接饮用河水井水的习惯,便成为霍乱流行的基础。
尽管民国时期开始逐步建立城市自来水系统,提供民众干净的水源。尽管地方政府与仕绅开始强调倡导饮水与环境卫生,更在特定时令会特别打扫卫生,可是地方政府却没有意识到要从受到污染的河川水源去改善,即使面对霍乱疫情爆发,主要都以治疗、隔离患者为主,治标不治本。且地方上各自为政,各地采取的防治措施也不一致,导致无法有效防止霍乱的扩散与蔓延。由此可见当时对疾病的应对,关注的重点总是停留在“避”和“治”,而非“预防”,缺乏积极主动的行为。无论是霍乱还是此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找出源头并从根本上杜绝,才是防疫的良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