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绘图:志清/williamhill官网
)
数千年来,“四书五经”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自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能和经验。其中的格言警句、妙语佳言、成语典故至今仍大量地体现在各类文化书籍和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中。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古籍中有何精粹,能让人终生受益。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译文: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译文: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译文: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绘图:志清/williamhill官网
)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译文: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大学》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大学》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