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投资的世界中,众人以巴菲特为偶像进行学习。(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11月12日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把成功人士当成榜样进行学习或者崇拜别人讲过的话、做过的事,却很少有人思考过:这些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他们的成功能否复制?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世间万物皆有正反两面,只知一面,往往都有隐患。
在股票投资的世界中,众人以巴菲特为偶像进行学习,但其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在全球上亿投资者中,公开业绩超过10年以上且年化收益率超过20%的投资者不到100人,换言之,能够在股市中长期取得年化收益超过20%的人数占比不到百万分之一。
这个数据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3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巴菲特成功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2、为什么那么多学习或模仿巴菲特的人不能取得这个成绩?
3、巴菲特等人发生的小概率成功事件是否值得学习?
对于上述问题,自己浅显的认知是在排除幸存者偏差的因素外,我们成为不了别人,更成为不了巴菲特,只能成为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所拥有的经历不尽相同,比如,巴菲特的父亲对他性格和投资事业带来的影响、巴菲特从小彰显出的生意人头脑天赋等条件,就已注定与常人不同。个人也并排斥学习巴菲特,相反,还鼓励去学习他身上能被复制的成功方法或者原则,我称之为“股票投资中的常识”。
在我看来,“股票投资中的常识是指那些在投资中亘古不变的道理,并以此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比如,股票的本质是代表一家企业的部分所有权,我们应该以企业股东的身份来看待股票背后对应企业的价值。当一个人具备类似的投资常识越多,那么,他从市场中赚钱的概率也就越高。因此,与其盲目崇拜巴菲特等成功人士,不如看看别人背后所付出的学习时间,将很多人眼里的知识转变成投资中的常识。
巴菲特曾经告诉过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投资常识:普通人最好的投资方式是选择被动化的股票指数基金进行投资。但奇怪的是,可能因为这个常识太过简单,又或者人性使然,所以很多人都不屑一顾,认为自己不是普通投资者中的一员,有能力取得超额收益,故选择主动投资。当然,我们身边从不缺乏通过主动投资获取超额收益的人,他们带着的光环效应、榜样力量又会让更多人选择主动投资。殊不知,把时间拉长到10年或者20年来看,最后跑赢指数收益的投资人屈指可数,多数曾经辉煌一时,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沦落为普通投资者中的一员,甚至犯下致命性错误而消失掉。
究其原因?除了个人天赋和能力外,光环效应带来的过度自信、报喜不报忧等人之本性,都有可能给投资带来毁灭性打击。所以,当我们看见成功人士的光环时,不要高估自己,认为投资很简单,要清楚这个市场中真正能赚取超额收益的人是少数。
那么,是否意味着投资指数就是最好的选择呢?如果个人只是想获取市场平均收益8-10%,我赞同巴菲特的观点,原因有三点:一是指数化投资能做到类似永生;二是能大概率获取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三是简单易行可操作。不过凡事无绝对,指数化投资也存在它的缺陷,比如像日本股市出现将近20年的低迷期无法取得满意的回报、可能纳入估值明显高估的股票等。
当明白了上述问题后,我们才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获取超额收益?
复利计算公式告诉我们决定长期收益大小的因素有三个:本金、收益率、时间。
第一个因素是本金。如果只有10万元,你的投资心态往往会和拥有1000万的人不同。前者通常有着较高的预期回报,常常喜欢追涨杀跌、听内幕消息等,但却很少有人赚钱;后者则更看重本金的安全以及合理的预期收益率,更容易理性认识股票,辨别是非,赚钱通常只是多少的问题。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学习相应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积极积累自己投资的本金。
第二个因素是收益率。要想取得超额收益,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在不影响获取市场平均收益的情况下进行主动投资。格雷厄姆给出过一个类指数化的投资建议:根据相应的量化指标,选择出10-30只个股,进行定期买入和跟踪。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所学常识进行定性分析,深研个股,建立一个更优的组合来实现超额收益。
第三个因素是时间。这个因素往往被人忽视,但其实是最重要的。首先,财富的复利效应自身需要时间;其次,要获取超额收益目标,我们也需要时间来学习更多常识。所以,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财富的积累高度,锻炼好身体,活得久将是获取超额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一个市场获取超额收益的难易程度,还和市场投资者的成熟度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在A股这样一个以不理性散户居多的投资市场中,往往专业投资人更容易获取超额收益目标。
巴菲特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他的成长环境,也离不开他的个人天赋,更离不开他一辈子不断学习的努力!作为普通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盲目高估自己,先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在能获取市场平均收益的基础上,再用余生不断学习和精进,将更多投资中的知识转换成常识。当你真正比别人懂的更多投资常识时,取得超额收益也就自然而然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