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到底是怎么了,是什么造成了最近债务问题频发呢?(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williamhill官网 2018年5月14日讯】最近半年,A股上市公司包括四川煤炭,丹东港,中城建,富贵鸟,盾安集团等等企业都爆发了债务违约问题,而且动辄就是上百亿,甚至几百亿,这让不少投资者咋舌,不免心生怀疑。经济到底是怎么了,是什么造成了最近债务问题频发呢?
其实,这个事情并不意外,甚至在我们的意料之中。2015年我们打出了去库存的口号,同时金融上大力支持,结果很多企业以为强刺激来了,盲目发了很多债,上了很多项目。2016年一季度社融规模6.7万亿(人民币,下同),减去住户部门1.2万亿,实体经济融资5.4万亿,而到了2017年一季度,社融规模6.9万亿,但住户部门贷款翻了一倍,达到了2.4万亿,实体经济融资下降了1万亿,只有4.4万亿,到了今年一季度,社融规模5.5万亿,住户贷款1.7万亿,而到实体经济的钱只剩下了3.8万亿。
从最近3年的一季度实体经济融资来看,从5.4万亿,降到4.4万亿,在降到3.8万亿,这是一个越收越紧的过程。也是我们主动去杠杆挤泡沫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要让一些不断借新还旧,债务负担过重的企业炸掉。
在债市上,今年融资已经是相当的困难,截至目前已经取消、推迟发行的各类债券累计已经达到304只,包括了公司债、企业债、中票、短融、超短融等各个类型,涉及金额多达1839亿元。再加上监管风暴,资管新规,银行的表外资产转到表内,以及银信通道,银证通道被卡死,这就实际造成了企业融资进一步困难。很多企业没什么大梦想,他们发行债券,并不是为了发展和扩张,而仅仅是为了支付之前欠债的利息,换句话说如果他的新债发不出来,那么老债的利息都付不出来了,也就造成了实质的违约。所以我们才看到了这么多大公司,爆出动辄几百亿的债务违约。
2015年积极发债,债券一般周期为三年,所以2018年将面临第一个偿债高峰。去年是3000亿,今年是4300亿,其中民企信用债将近3450亿元,其中AAA评级,也就是没有违约风险的也就400多亿,剩下的3000亿基本都有或多或少的违约风险。这些债务主要集中在,商贸,化工,医药生物,建筑装饰等领域,地域上以浙江,广东,山东为最多。不过好消息也是有的,那就是民企信用债的第一个偿还高峰月是3-4月份,已经过了,再有要格外警惕的就是7月份。估计到时候还会有不少雷炸响。
实体经济去杠杆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这个过程中,高负债企业肯定会维持不下去,但这种做法也是没办法而为之,如果不让这些问题一个一个的先爆掉,那么等他们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引发核爆的效果。届时,金融体系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企业过度借钱,过度负债,一直是中国经济中比较严重的问题,而政府隐形担保,信托刚性兑付,反而刺激了这种负债的信心,结果就是杠杆比例越来越高,钱都投到了危险领域,很多企业其实早就已经资不抵债,就靠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来维持,说白了已经进入了庞氏骗局阶段,就靠借新还旧续命。
但这种东西,终归就是死路一条,我们也看到了现在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已经降到了10%以下,甚至还不如贷款利息高,所以再让他们发展下去,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才痛定思痛,决定打破刚性兑付,先把这些脓包挤掉。
债务问题在未来还将继续出现,而且会越来越多,规模也会越来越大。这种事情会引发债市发行利率更高,高出来的利息就是对于高风险的补偿,但另一方面,高息发行,也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融资成本急速提升,会让实体经济越来越冷,原来我利润10个点,利率8个点,好歹还能喝口汤,现在发债利率涨到12个点,甚至15个点了,那么很多生意就干脆没法做了。所以会有更多的实体生意倒闭,然后这些钱没地方去,又都会去炒楼。
所以我们最近半年也看到了,实体经济不好的地方,商贸企业化工企业众多的地方,楼市却涨的比较猛,反倒是实体经济好的地方,房价被基本控制。未来这个分化的趋势还将加剧,但经济下来,房价上去,一定不能维持很久,企业倒闭,居民失业或降薪,在收入降低后,终将会进而演变成一个地区的债务危机,表现形式就是,人口大量流出,最后房价暴跌。所以如果你感觉你那里大家收入在下降,生意难做,工作难找,但房价在猛涨,那么就已经接近了这个危机的时刻。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远离那个城市,远离房地产。
另外,资本市场上,债券投资者要格外小心,最好还是通过基金投资债券,不要自己去买信用债,你无法分辨企业质量好坏,事实上出问题最大的都是AA评级的债券,所以一定要买基金,基金好歹持仓分散,一旦某个信用债出问题,他也还赔得起。
否则你自己去投资,万一踩到雷,可能就会血本无归。至于股市投资者,要尽量避开债务违约爆发的集中行业,比如刚才说的商贸,化工,建筑建材,债务违约是巨大的利空,必然影响股价走势,甚至会产生猝不及防的暴跌。所以这个时候更是优选公司质地的时候,如果你看不懂公司,那就不要勉强,去买指数就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