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2018年3月27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李乐综合报导)3月26日,中共两会上新上任的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的个人背景鲜为人知。25日,其儿子的姓名、身份、职业都被网络大公开。引发海外华人热议。
据报道,易纲的儿子名叫易般,现年30岁,在美国出生(拥有美国籍),于2015至2017年间在麻省理工攻读工商管理硕士,麻省理工位于波士顿附近的剑桥市。易般的妻子也曾在波士顿另一间名校塔夫茨大学攻读牙医。
2012年4月,美国《印州华报》曾报道,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易纲,与妻子郭金平及儿子易般(英文名Justin)一同访问了印第安纳州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Indianapolis),并到当地大学访问,揭开了易纲家人的身份。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的亚洲区经济学家任韬(Tom Rafferty)在twitter上说,易纲的儿子Justin名叫“Yi Ban”,听上去就像是“一般”,表明易纲挺有幽默感。
网民披露,易般曾就读美国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工作履历非常抢眼,现在亚马逊工作,以前曾在微软做过实习生。
2017年,易般在美国名校麻省理工拿到工管硕士后,同年斥资100多万美元购入一个位于西雅图E Denny Way的单位。这个两房单位面积1,751呎。公开资料显示,该单位没有按揭,应是现金付款一笔过。该单位当时的市价是106万美元。
网民还公开另外一份易般所持有的物业清单。除了拥有西雅图百万物业外,易般在美国麻省波士顿唐人街,及在康湼狄格州诺沃克市,分别持有两个街号相连的物业及一栋公寓,后者估值200万美元,前者市值相信更加惊人。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海外华人网友热议:
“央行行长的儿子还在美国,中美的贸易战必败无疑!”
“央行行长的儿子算啥?查查多少省部国级干部的子女在美国吧,这一大帮人被人美国攥着还跟人较劲打贸易战,真令人无语……”
“子孙后代都放在美国,投资美国,这些老共的官还有啥的后顾之忧?哄得一帮愚民当奴才使唤。”
“这是共产党的潜规则,如果不贪钱,没有私生子或子女不在国外,中共也不会让你做这个官,也不会带你玩。”
据《自由亚洲电台》早前报道,有网民在新浪微博中发布了一条消息,内容是:“美国政府统计,中国部级以上的官员(包含已退位)的儿子辈74.5%拥有美国绿卡或公民身份,孙子辈有美国公民身份达到91%或以上。也就是说,他们在身份上早已经是美国人了,为什么他们要移民”。但此消息在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便遭到删除。
记者在当天晚上也无法在新浪微博中看到相关内容。此外,百度贴吧等大型贴吧论坛也纷纷将网友转载的消息删除。
早在胡锦涛访美时,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大量网友便质疑为何片中许多人都持有美国绿卡或是外国籍,此次官员后代多拥有绿卡消息再出更引起许多民众反感。
此前就有消息指出,中国很多高官的家人都在中国大型企业、公司任职,而中国的大多数亿万富翁都是高官的家人。中国的高官不仅让后代们持有“双国籍”,将官二代派到国外“镀金”,还利用权力,让他们在国内大肆吸金。江泽民之子江绵恒就是代表人物,他是中国网通创办人,公司市值1,666亿元。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曾在《中国大陆财产过亿富豪91%是高干子弟》一文中表示:截至2008年3月底,内地私人拥有财产(不包括在境外、外国的财产)超过5,000万以上的有27,310人,超过1亿元以上的有3,220人。超过1亿元以上者,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他们拥有资产20,450余亿元。考证这些高干子女的资产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权力下的非法所得和合法外衣下的非法所得。
另据报道,海外华人们最近只要一看到和外籍有关的消息,就难免会提心吊胆。而此时爆出中国央行行长的儿子拥有美国籍,自然引起不少华人网友的反弹。
据悉,昨日上海官方刚刚明确表态,鉴于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实施细则尚未制定,关于“出国定居”的法定内涵尚不明确具体,因此,现阶段上海公安机关对出国定居人员不注销户口。
拿绿卡的海外华人和留学生们刚刚松了一口气。转眼之间和户口有关的另一个消息再次传来:最近已有入了外籍的上海居民接到通知书,限3天之内去派出所注销户口,否则户口将会被强制注销。
据《明报》报道,网上有人贴出一张上海公安局江宁路派出所张贴的两张“通知书”,两张通知书内容相同,通知书的接收者一位是已入籍加拿大的原上海居民,另一位是已移民澳洲的上海居民。
“通知书”写着:“经过核实,你已加入加拿大(澳大利亚)国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你已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并自动失去本市户籍。请你在收到本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持《居民户口簿》来我所注销户口,并上缴你本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逾期未来处理的,我所将直接注销你的户口。”
对此,有海外华人网友质问,美国籍的中国央行行长儿子是否会被注销中国户口?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