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成为今年楼市调控的主要杀手锏。(图片来源: williamhill官网
摄影图 黎天艺)
【williamhill官网 2017年9月24日讯】“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一公益广告用语,不仅适用于动物保护,更适用于楼市的买卖成交。在楼市越调越涨的背景下,曾经的限购、限贷、限价这些狠招都已失灵。限售,也就是民间所谓的“楼冻”,成为今年楼市调控的主要杀手锏。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加入限售的32个城市之多,其中包括一线城市的北京、广州,二线城市的成都、厦门、杭州、南京、郑州、西安、青岛、海口、福州等。
而就在9月22日,又有多个城市同时加入了限售的行列,石家庄为8年不得买卖;重庆、南宁、南昌为两年。长沙、贵阳为三年;西安调价需申报!
所谓限售,是指新购住房需取得产权证满一定年限,方可上市交易或办理转让公证手续。这些年限大部分都设置在2到3年不得转卖,河北保定为5年。当时政策出台时新闻媒体一片哗然,如今石家庄率先吃螃蟹,将限售期限提高到了8年,打破了今年来其他所有城市的楼冻记录。
9月22日,石家庄在继续加码限购的同时,首次提出在限购区域内(长安区、新华区、裕华区、桥西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家庭拥有2套住房的,5年之内不得上市交易;家庭拥有3套住房的,8年之内不得上市交易。这让人瞠目结舌,各种媒体和网络论坛上一下子炸开了锅。
这也意味着,在石家庄,9月22日之后购买的家庭二套住宅,最早也要到2022年才可能再上市交易;9月22日之后购买三套房的家庭,最早也要等到2025年之后才能上市交易。明显打击了投机炒作的需求,降地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属性,影响了炒房者短期获利的可能性,对市场炒房的威慑力空前。
在当前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影响下,美元大规模流向世界的时代已经结束,美元回流美国成为大趋势,中国的外汇占款持续22个月下降,就是资本外流的缩影,而对于以宽松货币推动、依靠信贷续命的中国楼市来说,无疑首当其冲。
近年,中国GDP增速维持在7%左右,GDP总量约70万亿,每年新增GDP约5-6万亿。中国经济的规模足够大,但支撑这个庞大经济体的不是令人骄傲的实业,不是令人仰望的高科技,不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而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房地产。
为了创造5-6万亿GDP,需要新增7万亿的房贷。虽然我们通过房地产把经济稳住了,但是付出了房价暴涨和增大金融风险的巨大代价。当房地产走到今天,手里传的已经不是“花”,而是炸弹,是随时可能摧毁中国中等收入家庭财富的手雷。
楼市泡沫继续吹大,一方面榨干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废掉拉动经济的一驾马车;另一方面,害怕在美联储等世界主要央行的紧缩预期下,货币被突然抽走,房地产空中解体,引爆金融危机。
所以,对于当前的楼市,政策层面希望通过限售,同时锁死这些年超发的货币,因为只有这些资金无法套现流出,汇率才能保持稳定,消费品市场才不会出现大通胀;但是又不希望房地产就此熄火,所以同时鼓励建设大量的公租房,保证一定的房地产开工规模,确保GDP增速不至于断崖式下跌。
石家庄长达8年的限售措施,无疑将楼冻的级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离“只许买、不许卖”的反市场原则只有一步之遥。
所谓的资产,都是能自由交换、随时变现的标的,有交易才有价值;如果不能在市场上通过自由交换变现,和垃圾无异。
从这点上来说,虽然房子已经脱离了居住属性,成为金融投机品,但是由于其未来套现周期太长,风险远远大于股票、债券,试想,如果证券市场作出规定,买入的股票只有8年后才能卖出,这样的股票市场,还有任何投资的价值吗?
这里姑且不论货币紧缩的大趋势和负债资金链断裂下房价下降的可能性,单单是冻结楼市交易这一条,都可以将通过高负债炒房者的资金锁死。因为就算是你的债务链断裂,只要没到8年的期限,你就无法通过脱手房产来摆脱债务危机。更何况,8年之后,楼市是什么光景谁也说不准,就算到时你能脱手,恐怕也是恐慌性的踩踏事件。
不管是上层还是普通的民众,很多人根本看不到限售的可怕后果,也看不到楼冻在管控房产价格和限制房产投机上的失灵。企图通过冻结楼市交易,达到控制房产价格的目的,迟早会遭遇惨烈的失败。
纵观人类的历史,从来没有通过限制交易达到防止泡沫破灭的先例。400年前的荷兰郁金香投机浪潮的垮塌、上世纪20年代美国华尔街股市的崩盘和2015年中国的股灾,都没有这样做。如今对付楼市泡沫,反而推行这种荒唐的办法,也确实可笑。
楼市一旦到了全面限制交易的地步,必然会有两种结果:
一种就是官方定价和交易市场失灵,房产在民间市场以特殊的形式进行转手交易,不要怀疑民众的智商,这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种结果就是限售期限过后,就像股灾前停牌的股票,股灾后开盘必然是断崖式的暴跌,所有被关闭沉淀的资金,会蜂拥而出,形成踩踏事件,根本没有你脱手的机会。
任何一种结果,都意味着,这个有史以来超级大泡沫,已经被刺破了,留下的岂止是一地鸡毛,更可能是漫无边际的沼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