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火力强大,而中国却用“人海战术”来应对。(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接续〈叹!“中国人民志愿军”究竟是何角色?(上)〉一文
六、看看督战队
朱忠康《在朝鲜战场专杀自己人的志愿军督战队》:
2012年4月30日,时年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振举,在鞍山养老院面对到访者,开口便道:“朝鲜两年我没杀过一个美国鬼子,自己的人却杀得记不清。”其哭述他在督战队负责枪杀临阵脱逃的志愿军将士的经历,“不开枪自己就会被当叛徒枪决”。督战队见逃跑或后撤的志愿军官兵,就用机枪横扫。可怜这些年轻的生命,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只得无奈地飞蛾扑火,前仆后继倒在阵地前,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试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什么角色?
七、看看人海战术
人海战术,是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李奇微对中国军队作战方式的说法。对此概念他的概括是:共军以密集的战斗队形,采取波浪式的冲锋方法,连续不断地冲击美军阵地,直至被美军密集的火力击退——李奇微的应对之策是火海战术。
李奇微举的战例是中国军队第四次战役中的砥平里战斗——这是美军战术发生转变的一次重大转捩点。
这次战斗中,砥平里是美军防线中一个孤零零的突出点。坐落在一个直径5公里的小盆地里,周围都是小山包。汉城至原州的铁路从西北向东南横贯小镇,镇上还有公路通向四方。由此可见小小的砥平里实际上是一个战略要点。
砥平里守军是由美军第二步兵师23团团长指挥的23团本部兵力,加上一个法国营在内的4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和一个坦克中队(相当于一个加强坦克连的编制),总共有6000多人。防守面积仅直径1.5千米。一共配备有6门155毫米榴弹炮,18门105毫米榴弹炮,还有一个连的防空机关炮,20多辆坦克和51门迫击炮。
本来美国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已经在视察砥平里后准许守军撤退,以免过分孤立而被歼灭。可是李奇微重新下了一道命令:“不准撤退,坚守砥平里!”
攻击砥平里的是志愿军第39军、40军、42军3个主力军的4个主力师5万余人——5万余人围攻6000人,这是当时的战斗态势。
1951年2月13日,战斗由志愿军40军357和359团首先打响。
一个当年参战的美军士兵描述:
“当夜幕降临,四周响起了凄厉的军号声,他们(指志愿军)从地平线满山满谷地涌出,不畏生死地往前冲……他们一排排地像麦捆子似的被机枪火力搁倒,后面又一排排地往上冲,又被搁倒……我们的机枪狂吐着火焰,枪管打红,臂膀打酸,看着满坑满谷的尸体,我对自己说,my God!这不是战斗,这简直就是屠杀。”
14日黎明,美军的飞机铺天盖地而来,在环形防御阵地周围整整轰炸了一个上午,下午砥平里的美军又兵分5路在坦克的掩护下出来反冲击。志愿军的伤亡巨大。
经过了一个白天的激烈战斗,天逐渐的黑了下来,中国军队向砥平里发起了更大规模更大面积更密集的攻击!志愿军参加围攻砥平里的参战部队都已经到位,完全包围了这个只有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环形阵地。寂静的黑夜,突然在砥平里周围响起了血崩般的喊杀声和凄厉的冲锋号,美军防御部队匆忙发射照明弹照亮了战场。只见原来平坦的雪地中突然冒出了无数的志愿军战士,潮水般涌向美军的防御阵地。美军很快反应了过来,开始集中坦克和火炮阻击,同时轻重机枪和平射的高射机枪在阵地前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悲壮的步兵冲击开始了,尽管前面的志愿军战士成排地倒在火力拦阻网下,可是后面地战士继续冲锋。根据一些曾经参战的美军回忆当年的情景:中国军队高呼万岁,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拚死冲锋。尽管我们的机枪全力开火,枪管都打红了,手臂都打酸了,撂倒了整排的中国士兵,可是后面的中国人继续踏着同伴的尸体进行冲击。
战斗结果,志愿军4个主力师强攻2昼夜,全被打残,伤亡超过1万5千人,而美军伤亡才几百人。战斗到后期,美军突出包围圈,反击匆忙后撤的志愿军。据美军统计,志愿军没来得及带走或掩埋的战场遗尸就有4千多具。
其实,人海战术是中共军队的传统。
人海战术对火海战术,美国兵为此惊呆不已,李奇微将军战后喟叹道:“中国人不仅漠视生命的价值,也漠视自己人的生命。”
——试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什么角色?
八、看看战俘们的悲惨下场
请先看看,美国是怎么对待战俘的——
朝鲜战争中,美军官兵上衣口袋里皆装有黄色尼龙绸质地的降书,上面印有13种文字,中文居首:“我是美国人,请不要杀我,并设法把我送回去。我会通过美国政府交涉,给你们以报答。”中国称其为投降书,美军称其为求救书。美军原则规定:丧失战斗力;敌众我寡战而必亡;继续战斗只会造成无谓伤亡的情况下,可向敌方投降。被俘期间,军饷照发,军衔照授,战俘回国同样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请再看看志愿军战俘——
志愿军共有21805人被俘,其中只有7千余人选择回大陆,另有1.4万余人选择去了台湾。
据中方解释高级代表贺明将军所著《忠诚——志愿军战俘归来人员的坎坷经历》一书透露,在辽宁昌图县志愿军归国人员管理处(归管处)正式处理结论的志愿军战俘只有6064人,其余1046人是怎么处理的?贺明未作说明,官方也未有任何交待。尤其是第二批在中立区经过解释选择归来的440名战俘,不知去向,音信皆无,根本就没有送往昌图“归管处”。
这些归来的战俘,在短暂的欢欣后,政治磨难随之而来。集中学习后,要求相互检举揭发,检举者与被检举者的命运其实并无差别,皆属“右倾保命,缴枪被俘”一类。吴成德是被俘职务最高的志愿军战俘,其《美军集中营亲历记》说:归管处领导对被俘人员的讲话始终贯串着以下指导思想:“第一、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被俘本身就是右倾怕死,就是可耻,为什么不和敌人拚死或自尽;第二、一个怕死被俘的人,怎能和敌人坚决斗争呢?即是有些斗争,也是迫不得已的反抗,因此只能交代过错不准谈有功,功过更不能相抵。第三、只能在主观上深挖错误原因,不能从客观上找理由。在这种极左思想的支配下,我们拚死回归祖国的6000多人,被认为全是右倾怕死变节。处理结果:除一两人外,百分之百终身控制使用,党员98%开除党籍。”
志愿军战俘张泽石1979年6月,给全国人大写申诉信:“没想到当年敌人的欺骗宣传‘你们回大陆去,只会挨整挨斗,一辈子也不得翻身’竟成了我们六千多人的悲惨现实。”审查战俘的军官对战俘说:“共产党的字典里没有‘被俘’这两个字,你战斗到弹尽粮绝后,你怎么不学‘狼牙山五壮士’跳崖自尽呢?当俘虏活着回来就是人民的罪人!”
当初选择去台湾的战俘,曾被谩骂为背叛祖国和人民,1987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当年赴台的志愿军战俘。那些选择回大陆而后劳动改造的战俘,与腰缠万贯的赴台战俘见面后,痛哭流涕感慨万端,自叹天差地别。
——试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什么角色?
总之:这些志愿军战士,是被迫参战侵略韩国的,也是受害者,吃苦了,牺牲了,值得深深的同情。但是,可爱吗?连毛泽东、中共中央都不爱,怎么能可爱?一支仆从军的士兵,怎么能可爱?一支侵略军的士兵,怎么能可爱?
士兵可爱不可爱,关键在战争的性质。许多法西斯德国、日本的士兵,都具有浓重(狭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强烈的无私献身精神,谁能说他们可爱?
中国人民志愿军究竟是什么角色?——两个字:炮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