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2017年2月22日讯】劳动力、进口原材料、能源成本增加,国际买家是否正告别纺织大国——中国?凭借成本差异减小、更好的技术与质量保证,意大利正迎来客户的回流。
意大利北部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镇比埃拉(Biella),是羊毛产业重镇。那里的工厂主说,与中国的价差正在缩小。
巴贝里斯(Alessandro Barberis)经营着家族企业。近来,一个高端的欧洲客户打电话来说,他们已经放弃了中国,因为那里成本上升,也因为顾客对质量的要求提高了。
当然,中国在纺织业仍是世界领先: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官方机构的数字,该行业从业人数超过460万,贡献GDP的十分之一,2015年出口额达2840亿美元。
但工资每年上涨超过12%,高于经济增速。与此同时,中国纺织业也面对原材料如棉花、羊毛进口成本增加、基本生产设备进口税沉重、环保成本提高的因素。
中共政府在去年9月为纺织业制定的五年计划中承认,中国面临“双面夹击”: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技术优良,而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更低。
根据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ITMF)的数据,从2008年到2016年,意大利与中国的劳工成本差异减少了约三成。
去年,中国纺织工人的平均时薪是3.52美元,比2014年上涨了四分之一。当然,与意大利的时薪27.25美元相比,仍很低。但后者同期仅上涨9%。
据德国之声报道,香港纺织商会会长萧罗慕贞认为,过去将材料不远万里运到中国加工,再将成品运回欧洲,仍有利可图,现在不同了。“他们想把生产的部分拿回欧洲来做。这一趋势十分明显。”
根据意大利纺织与时装协会(SMI)的数据,去年前10个月,意大利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减少了8.7%,为3.47亿欧元。意大利对中国出口则上升2.8%,至1.65亿欧元。不过,意大利去年总体的纺织品出口额还是下降了2%,为43亿欧元。
消费者日益重视质量和生产过程的透明度。意大利纺织品制造商Tollegno 1900的负责人格马内提(Giovanni Germanetti)说:“过去,品牌商付很少的钱,对质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客户开始回流。
米兰理工大学教授布鲁恩(Alessandro Brun)说,品牌商担心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有损其名誉。
一些国际服装品牌开始转向意大利羊毛制品,以便能在产品上标明产地,以作为与竞争对手的区别。
意大利品牌贝纳通表示,在新推出的一个羊毛衫系列中使用的是Tollegno 1900的产品。
距离比埃拉镇9000多公里之遥的中国广州广交会上,一些买家说,正在减少对中国的订单。
来自乌克兰的普里马科(Olesia Pryimak)有一个大号服装品牌。她说,与两年前相比,从中国的进货量少了六成。现在,她从土耳其进口的比例增加,这既是出于质量、价格因素的考量,同时也因为那里更靠近欧洲。
在珠海工业区,工人们正对成捆的白羊毛进行清洗和染色。这家香港毛纺企业隆达集团(Novetex)拥有的厂房宽大明亮。该集团向国际品牌如Burberry、Max Mara供货。
在旺季,这家公司雇用约1100名工人。但工资上涨意味着公司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生产自动化。两年后,他们将只需要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公司负责人陈先生说:“蛋糕变小了,一些小厂已经关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