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当今国民会“见利忘义”,进而“丧尽天良”?(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7年1月17日讯】新京报1月16日报道:“北方调料造假中心”年产值以亿计,产品流向全国。在临近年关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消息,难免要担心,我们买到的调料,是不是假的?
假冒伪劣产品盛行,有毒有害食品泛滥成灾,基本上都可以归咎于无良商家的“黑心”。无良商家为了赚取不义之财,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为此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毒害公众健康也在所不惜,实在称得上是心狠手辣。而商家之所以“黑心”,显然利益驱动使然。
从一系列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暴利可以让人“将灵魂抵押给魔鬼”,蝇头小利也可以让人“丧尽天良”,底线失守之下的全民“缺德”,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社会病。
我们不能不反思:国民在利益诱惑之下,何以会“见利忘义”,进而“丧尽天良”?国人在追逐财富之时,其道德底线何以会一步步失守?我们的道德底线到底有没有?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我们的道德禁忌到底有没有?支持国民坚守道德底线的力量在哪里?道德禁忌对国民的约束力到底有没有?
毋庸讳言,中国人向来宗教观念淡薄,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即使是求神拜佛,也仅仅是源于追求利益和内心恐惧下祈福避祸的行为。中国人在淡于宗教的情况下,在五千年辉煌文明史中,构建了博大精深的道德系统,成为成为国人追求真善美的重要基础,诸多的道德禁忌也成为约束国人行为,让国人弃恶从善的重要力量,使社会得以和谐发展。
可是,“五四”以降,随着西风东渐,传统道德被逐渐解构,随着科学知识的传播,基于因果报应、天打雷劈等恐惧感的道德禁忌,也荡然无存。
与此同时,我们具有悠久的“重农抑商”历史,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鄙视财富成为主流价值观,国民对财富的追求长期处于压抑之中。在改革开放之后,国民被压抑的财富追求突然间被释放出来。然而,“猫论”的风行,在激发人们对财富的本能追求的同时,也有其负面影响,那就是似乎在暗示人们,为了追求财富,可以不择手段。
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国人的财富观念本来就存在发育不良的弱点,改革开放后,国人在热切地追求财富之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财富观念被国人弃之如敝履,“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成为隐藏在国人心中的一个“魔鬼”,在既无宗教信仰,又无道德追求的情况下,国人“利欲熏心”又如何能够避免?在既无道德底线,又无道德禁忌的情况下,国人“不择手段,唯利是图”也就毫不奇怪了。
为图发自己的财,而不惜害别人的命,大家自觉或是不自觉参与其中,开启“互害模式”,将来恐怕是要“加载史册”的。
为钱财而不择手段,开启谋财害命的“互害模式”,足以让我们看到人心之险恶,世风之败坏,足以让人心生恐惧。
我们不能不追问:一个对是非美丑善恶失去分析判断力的民族,能否有美好的未来和光明的前途?如果一个民族出现群体性无视道德底线的现象,那么还会有支撑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吗?让人忧虑的是,如果国人不能培育正确的财富伦理观念,中国在求富道路上的狂奔,极有可能失去正确方向的情况下翻车。值得警惕的是,如果国人既无道德底线,又无道德禁忌,精神空虚的人们两眼通红地盯着钱财,在发财的道路上“裸奔”,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在哪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