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所国内大学,主考北京市高教自考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合格毕业生由该校颁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考试的课程设置、教材、考题由该大学提供。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现象很值得大家思考。
现象一 该专业共21门课,其中公共课和论文共7门,其余14门如下:
上表中1、2为二选一,12、13、14为三选二用来代替英语考试,也就是考英语的人不用考这三门。所以14门专业课必考的只有10门。这10门课的指定教材中萧鸣政一人编写的就有6门,吴克隆有3门。看出门道了吧!但凡进过大学的人见过这种剧情吗?百分之九十的课程只需搞定两个老师就OK了!这是哪国的大学啊?
现象二 其中有一门课程:萧鸣政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章目如下: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战略
第三章 工作分析
第四章 人员招聘与配置
第五章 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方法
第六章 绩效考评与管理
第七章 薪酬管理
第八章 员工福利和社会保障
第九章 员工激励与员工关系协调
第十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趋势
有没有发现眼熟呢?是的,在课程设置里有其中四个:萧鸣政的《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萧鸣政的《工作分析与评价》、吴克隆的《绩效管理》、吴克隆的《薪酬管理》,加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就是10门课中的5门其实是一门课,其中三门作者是萧鸣政、两门是吴克隆。这就无异于考历史时先考中国古代史,完事再把唐宋元明清分别考一遍。老师就想逗你玩,怎样?
现象三 人力资源管理众所周知有几门基础课: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劳动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但这所大学在人力资源专业上却一门都没设,好神奇呀!据此是不是完全有理由认为该院校里根本就没有懂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呢?
现象四 其中有一门课程:萧鸣政的《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是“非笔试”课程,先不论人力资源管理哪来的“实验”,就“非笔试”来说你怎么理解?一般人不用解释了吧!但该大学的理解出人意料,这一非笔试同笔试考试完全一样,发试卷、闭卷、监考、笔答、交卷、判卷,难怪有人戏称:“非笔试”就是飞快的用笔写试卷的意思,为学校领导的创意点赞!
现象五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法规和劳动法规是一回事,就像劳动局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一回事一样。但是这所大学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当然是不相关的两件事,以至于在只有10门专业课的专业中要分别用两门课来学习考试。
现象六 在任何一所大学,当然除了这所“神学”外,教授的研究领域都是专一并且是狭窄的,但这位里的教授则不然,横跨人力资源几乎所有研究领域,从宏观战略,到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都是专家,都有专著,并且还都成为了教材,要知道,能够成为教材的专著必须是经过行业内广泛认可的才可以。还不止于此,该“神”教授还大跨步的跨界到法律界,写成《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也成为教材,看来该大学是把劳动法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学学科合并了吧。
如果上面六个现象属实的话你是不是有一种莫名的厌恶在心头呢?这可是大中国的本科学历学位考试呀!!!
首先如果属实,那么可能有两种原因,一,该院校没人懂人力资源管理。而没人懂却要开考还要发证,还要发学位证,是不是有点龌龊呢?二,可能是懂的,但是由于某种大家都懂的原因故意为之,那是不是更加龌龊了呢?
其次,开考一个本科专业,教材选用应该怎样的程序?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什么教材是权威的,该院校似乎完全不知也不想知。该大学的学子们太悲哀了吧!
再次,对于“非笔试”的理解偏差,说明该院校领导对汉字的理解和大多数国人是有差距的,虽然不敢说这就是文盲,但至少小学毕业的人应该能过这一关了吧!
再再次,从这些现象不难看出,成为该大学教授是何其容易的!开考一门本科学士学位是何其容易的!而成为该校的一名学生又是何其悲哀的!我们大中国有这么一所大学又是何其悲哀的!
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哪家“神大学”?
这就是:北京大学,开考专业为:北京市高教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考试编号01B0223),开考时间2010年至今。
以上信息来源:北京教育考试院(www.bjeea.cn),搜索路径:自学考试、自考业务大厅、开考专业。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