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的列宁(十一)──列宁残暴镇压工人示威游行(图)
1917年12月20日成立“全俄特别委员会”(即有名的“契卡”,是这两个俄文词的第一个字母)以处决“反革命”、“投机倒把”和“消极怠工”者。其领导人是赫赫有名的捷尔任斯基。1918年6月18日列宁写道:“要鼓励人们的干劲和大恐怖”。 (网络图片)
工人的罢工和游行示威,曾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反对沙皇专制和临时政府最常用的政治手段。沙皇政权垮台前后,他们不仅是罢工示威的积极鼓动者,还是罢工示威的积极组织者。
然而,当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如愿以偿的夺得政权后,他们对罢工示威的态度立刻就变了,从昔日罢工示威的鼓动者和组织者一下变成了罢工示威的反对者和镇压者。
一、列宁下令禁止工人罢工
关注苏联历史的人很少人不知道“契卡”,也就是“肃反委员会”,但知道“契卡”全名“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从这个全名可以清楚的看出,它要“肃清”的对象除了政治上的反对派(“反革命”),还包括更加漫无边界的所谓“怠工”者。试想,连“怠工”都要镇压,更何况罢工示威?
1917年末,十月政变后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就在其发布的《告彼得格勒全体工人书》中宣称:
“革命正在凯歌行进——革命已经胜利了。全部政权已转归我们的苏维埃。最初这几个星期是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必须彻底粉粹那已经被打垮的反动势力,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的事业能得到完全的胜利。在这些日子里,工人阶级应该而且必须表现出最大的坚定和忍耐,以便使新的苏维埃政府得以顺利地完成其全部目标。”
“全部政权己转归我们的苏维埃。现在,如果彼得格勒的工人群众再罢工或示威游行,那就只能造成危害。”
“我们要求你们立即停止一切经济性的和政治性的罢工,大家都去上工,并且在良好的秩序中进行工作。”
“在这些日子里,拥护新苏维埃政府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本岗位的工作。”
说是“要求你们立即停止一切经济性的和政治性的罢工”,其实就是变相的警告禁止!不过仍有不买新政权账的。
1917年12月25日,列宁在《如何组织竞赛?》一文中讲的就比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告彼得格勒全体工人书》更露骨了,他杀气腾腾的说:必须铁腕镇压罢工的工人,即所谓“流氓”。“富人和流氓是同一硬币的两面,他们是资本主义哺育出来的两种主要寄生虫,他们是社会主义的主要敌人。这些敌人必须置于全民的特殊监督之下,必须为他们最轻微的违反社会主义的法律和规定而受到无情的惩罚,在这方面表现出人性的软弱、犹豫或温情脉脉,都是对社会主义极大的犯罪”。
瞧,在当权后的列宁眼里,昔日的英雄罢工工人如今一转眼竟成了“流氓”、“坏蛋”,而且必须跟“富人”一样“受到无情的惩罚”,谁“在这方面表现出人性的软弱、犹豫或温情脉脉,”他就是“对社会主义极大的犯罪”!
在同一篇文章中,列宁还制定了对“富人、流氓以及逃避工作的工人”的各种惩罚措施:将其投入监牢;令他们去扫厕所;在他们刑满被释后发给“黄卡”,以便所有的人都将其作为具有特殊危害的人加以监视;从每十个闲人中抽出一个来当场枪决;可改正的则交保释放。
列宁说到做到。1917年12月,彼得格勒印刷厂的工人罢工,列宁立刻下令把罢工工人当作流氓处理。如果罢工继续下去,就该逮捕他们。
1918年,当工人遵循多年来的传统,不顾布尔什维克政府的禁令,在5月的“圣尼古拉节”休息而不来上班时,列宁又命令说:“与‘尼古拉’节妥协是愚蠢的。我们应该让契卡全部出动,枪毙那些因为‘尼古拉’节而不来上班的人。”
二、列宁残暴镇压工人游行示威
比之于罢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对工人游行示威的镇压可以说更残暴血腥。
1918年1月6日,为了抗议布尔什维克解散立宪会议,俄国两个首都——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工人不约而同的举行了游行示威,参加者可能多达数万人,结果遭到了布尔什维克军队的开枪镇压。“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街道上洒满了工人的鲜血”。
在彼得格勒,示威工人是“举着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红旗走向塔夫利达宫(按:立宪会议所在地)”的,而杀手们不仅未经警告就从埋伏的暗处开枪,而且还“从工人们手中夺过革命的红旗,用脚践踏它们,把它们投入篝火中”。
这之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对罢工示威的镇压一直没间断过。
1921年2月21日,彼得格勒的特鲁博奇厂工人举行会议,通过了要求向“人民政权”过渡的决议,提出取消共产党的专政和建立自由选举的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为此决定关闭该厂并宣布重新进行职工登记,这一举措让工人们的情绪更加激动。
2月24日晨,当派驻特鲁博奇厂的学员兵岗哨不允许工人进厂时,约300名该厂工人便带动波罗的海厂、费尔拉姆厂等其他一些工厂的工人走上街头,开始进行示威游行。
当天下午,俄共(布)彼得格勒委员会执委会召开了紧急会议,把工人的罢工定性为“反革命破坏”,决定对彼得格勒戒严,对罢工工厂实行军管,对工人进行重新注册。
次日,彼得格勒军区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彼得格勒戒严公告,宣布:“为了实施军事戒严,恢复各区的革命秩序,应在各区成立由相应党委领导人主持的革命三人小组。革命三人小组所有的军事行政命令和决定对该区所有居民有效。所有部署在行政区的军事力量必须服从该区的军事三人小组,在特别情况下也可征得军事委员会的同意。命令自发布之时即刻生效。”
按照这个公告,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三人小组的所有命令和决定,三人小组具有至高无上的、包括采取极端惩罚措施在内的“镇压权”,“可在每一个别情形下使用军事力量”,“如若街上有人群聚集,部队可动用武力,如有抗拒者,就地枪决”,尤其是对那些具有鼓动能力的工人活动分子决不手软。
但就在这天,工人们仍然无畏的举行了示威游行,要求言论、出版和集会自由,要求释放最近因政治原因而被捕的工人、红军和水手,要求立即在无记名投票的基础上改选苏维埃。游行示威的工人与设置于各区的军事院校学员兵岗哨发生了数起冲突。
2月28日,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莫斯科、彼得格勒的局势,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镇压政治反对派。当天,全俄肃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同反对派斗争的命令,要求“所有省肃反委员会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粉碎反苏维埃政党的机关”,把无政府主义者、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从特别是地方自治机关、粮食机关、配给机关中清除出去;禁止他们号召罢工、演讲、游行示威的活动。
根据这一命令,契卡开始逮捕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在彼得格勒,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被逮捕者超过100人,其中包括著名的孟什维克领袖——唐恩。另外还有约200名工人和知识分子被捕。通过实施严格的戒严措施以及镇压政治反对派,苏维埃政府最终控制了彼得格勒的局势。
可见,自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当权后,俄国工人在沙皇时代可以频繁罢工示威的权利就再也不复存在了。难怪有人讽刺说,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镇压罢工示威的“无产阶级领袖”,布尔什维克则是世界上第一个镇压罢工示威的“工人阶级政党”。
也许有人不解,当权前拼命鼓动组织罢工示威,当权后却竭力禁止镇压罢工示威,列宁对罢工示威的态度前后何以截然相反?
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权前之所以拼命鼓动组织罢工示威,并不是为了争取工人的利益,而是因为罢工示威会动摇沙皇和临时政府的统治,对自己夺取政权有利;而当权后之所以拼命禁止镇压罢工示威,则是因为罢工示威会动摇自己的统治,对维护自己的政权有害。
可见,不论是鼓动组织罢工示威还是禁止镇压罢工示威,列宁的出发点都是政权的得失。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