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爱鹅是出了名的。《晋书•卷八十》对此有一段生动的描写:“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徐悲鸿《换鹅》(网络图片)
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这段故事如此有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说道:
《王右军》: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王羲之另一大爱好是癖珠。王羲之为了让十指灵活有力,增加书写的气势,他随身都佩带一颗晶莹剔透、珠润玉圆的明珠,不时握在手掌中,来回摩挲。一天,王羲之手搓明珠站在池畔观赏白鹅戏水,忽然家僮通报一位僧人朋友前来造访,王羲之随手将明珠放在桌上,与这位僧友叙谈。其间,又有人来见王羲之,王请僧人稍候,出去会另一客人。回来后,桌上的珠子却不见了,王羲之就怀疑是这位尘外之人,欲心未净,虽不便明言,但脸上流露出鄙夷之色。僧人见状,顿感冤屈,却有口难辨,只好怏怏而去……这位僧人无端遭此不白之冤,伤心过度,竟然茶饭不思,没多久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
没想到,王羲之家中的一只大白鹅突然也病怏怏的不吃不喝,没几天死了。家人感到奇怪,剖开鹅的肚肠,竟发现了那颗明珠。原来那天大白鹅误把明珠当饲料吞进肚里了。王羲之非常难过,深感自己错怪了那位僧友,悔恨交加,十分悲痛,自己竟然为了一颗俗物,而怀疑、伤害自己最真挚的朋友,实在太卑鄙了。这也成了他一生中最后悔的一件事。自此他戒绝了玩珠之癖,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僧人,于是就把整座住宅和田园的山林一并捐给了佛门建寺庙,并亲笔为寺庙题写横匾“戒珠寺”,悬挂门上,用来悼念僧人也告诫自己。
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后王羲之西归,其子遵乃父遗命,将尸体涂以火漆,继续尽其职守,奈火漆难以防腐,后遂以塑像代之,故与他寺独特。而寺起名为“戒珠”,一是取《法华经•序品》中“精进持净戒,犹如获明珠”之禅意,二是阐明舍宅之本意。
浙江绍兴戒珠寺(网络图片)
不过,关于戒珠寺的来历还有另一个说法,似乎来源于《大庄严论经》之卷第十一。有一天一比丘到一位珠师家里讨饭。当时珠师正在为国王穿宝珠。忙乱之中宝珠被家里一支鹅一口吞下,找不到宝珠的珠师顿时急的要命。家里没有别人,比丘就成了唯一的嫌犯。珠师再三追问之下,比丘不承认。最后比丘被捆绑起来拷打,也不再说话,直被打得头破血流。旁边的白鹅在啄地上的血时,一不小心被珠师一棒打死。这时比丘才说话:“宝珠在鹅肚子里。”
珠师责问他,你怎么不早说?比丘答道:“为了保住鹅的生命。鹅要是不死的话,打死我也不会说。”珠师果然在鹅的肚子里找到了那棵宝珠,直感到非常的惭愧,后悔。
这个故事不如王羲之的故事流传的广,但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对别人应以诚相待,不可以轻易怀疑人家。
戒珠寺屡毁屡建,现存山门、大殿和东厢等建筑,为1924年重建。山门楹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是什么世界;其中如无活佛,何须用这样庄严。”原为张大千所撰写,“文革”遭劫,现是后人重书。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