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别再拿孩子做比较
●为什么妳不像哥哥这么能干?
●听说隔壁的某某人考了一百分哦。
●某某人很会帮妈妈的忙耶。
妳会不会用些话比较孩子呢?
某天到学校接孩子,看到一个奶奶跟小朋友说:老师教了这么久的歌,你怎么都还不会唱?为什么其他的孩子都会唱?听完,孩子就开始生气,耍赖不想走,反而又被骂得更惨。我急忙帮这个小朋友圆场,跟他的阿嬷说:我们在家也练习很多遍才会,不是一次就学会的啦!
孩子被拿来比较是很可怜的事。尤其在跟他人比较时,都是被拿出没有自信、失败的部分,或者不擅长且属于较弱的部分,这么一来会越来越没有信心。
现在很多孩子的挫折忍受度非常的差,爸妈常发现孩子一直要抢第一,不能输!你觉得是学龄儿才会这样吗?其实,2-3岁开始,就开始有这些行为了,因为孩子开始听得懂我们一直要他们表现好,一直在说谁家的孩子表现得比较好,他们一直在修正自己的气质,符合家长的过度期待,当达不到的时候,后果可想而知,7种正确的教养提醒所有家长!
此外,还会有一种自卑感。自卑感并不会因为数学或自然的成绩不好而出现,只因为自己不擅长或是成绩不好的话,并不会形成自卑感,单纯就是“自己数学成绩不好”而已。
然而,当“不擅长数学”等同于“自己这个人遭到全盘否定”时,就会产生自卑感。
不擅长数学的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但就算对他说:“你数学成绩很差唷”也不会造成伤害。因为这是事实。
但是,如果告诉他,“你数学成绩很差,真的很糟糕耶。某某人考一百分哦,你害妈妈好丢脸。”这么一来,孩子会认为自己的一切都遭到否定,因而产生自卑感。
这就跟婆婆对媳妇说:“妳都不会做菜,没资格当人家老婆。某某人的太太烧得一手好菜。”两者是同样的道理。
别再找孩子的弱点然后跟其他人比较了,应该要找出孩子的优点才对。
“妳很善良、很乖,妈妈很欣慰唷。”这样告诉孩子的话,孩子就不会想跟其他人竞争,也不会嫉妒其他能干的人。
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把别人家的孩子拿来和自己家的孩子做比较。“那个孩子那么乖,你怎么不跟人家学一学?”父母这样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乖,但是在孩子耳朵里听起来却不是这样的。
有的孩子会想“想要那样的乖孩子,干脆把那个孩子抱过来养不就得了,又何必要我呢?!我是不被父母需要的孩子……”这样可能反而会使孩子丧失了上进心。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方面各有不同,而且还受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只比较表面的现象,就说这个孩子好,那个孩子不好。
如果要比较的话,应该把孩子的现在和过去相比。
因为孩子是在一点一点成长的。一年前不会做的事今年就变得会做了;半年前不明白的事,现在就变得明白了。这样比较的话,自然而然地就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长,以及孩子现在的努力。再把看到的这些变化告诉孩子,孩子就会更加努力,更好地成长。
尊重孩子的选择
别严格规范孩子的学习目标,适当的给孩子有选择的权利,例如,不喜欢学琴没有这么严重,搞不好他喜欢玩打击乐或唱歌,一样透过其他方法开启音乐智能!
让孩子尝试错误
在孩子遭遇挫折跌倒时,别急着去扶他一把,这样孩子很容易看不到自己的弱奌及缺奌!例如,孩子刚学写ㄅㄆㄇ时,你嫌孩子写的丑直接擦了他的字,他将无从比较,就没有学到字体工整的概念!
允许小小出错
别一碰到孩子犯错就不断唠叨责备,孩子会变的容易紧张,担心自己达不到大人的目标。例如,“我不是早就叫你喝汤要小心别洒,你看你弄成什么样子?”能力的培养,有时要多一分鼓励,少一分责备,孩子会更愿意跨出去!
别常用激将法
别经常使用激将法来刺激孩子:“哎呀,我觉得你一定做不到的!”。激将法要看个性而用,要看个性而用,太常使用这个大绝招,可能造成幼儿“我就是很差很烂!”的偏差心理!
别比孩子还在意输赢
有些爸妈比孩子还在乎输赢!很多父母常在下课接孩子时,不经意的问道“今天考的怎么样?”“比赛有没有赢?”“作业有没有满分?”,无形中誏关心变了调,有些孩子其实蛮害怕这种高度期许的压力,反而影响学习动机与表现。
学习没喘息,很容易逃避
很多学龄的孩子(甚至学龄前),每天都在赶场学才艺,没有时间适应新学习,更没有时间消化学习的内容,累积了很多挫败经验,一听到喘息时间又被排了新事物,往往反弹很大,或直接逃避!
减少比较,尤其别在孩子面前
教养中要减少比较及怀疑的态度!当孩子很高兴的来跟你分享那个他一直突破不了的学习,终于有了进步,爸妈千万不要“真的吗?你有可能整天都没被老师记奌?”,“你考90分,那你们班应该都没人考80几分吧!”。时时刻刻比较,会誏孩子不想跟你分享他的进步,并破坏学习的动机;而怀疑孩子的努力,则会减少他对父母的信任及对自己的自信,当孩子面临新的学习时,家人应该要当他们最重要的后盾喔!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