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2015年01月03日讯】(连载之二)
第一章 金融绝境
金融是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在宏观层面,金融是体制操控经济的工具,决定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方向,在中微观领域,金融对实体经济予以资金支持或资金抽取,金融机构以此往往能决定实体的生死存亡。实体则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只从自己的眼前利益看问题,看不到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宏观操控和微观决定作用。
少数企业陷入困境可以看作微观个体问题,是自身缺乏竞争力的表现,绝大多数行业的绝大多数实体都陷入困境,就是宏观社会经济问题,反映出整个经济系统的机制扭曲。绝大多数实体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而看不到宏观经济问题,只能在恐惧和茫然中走向绝境。
第一节 泡泡社会
泡泡社会是指外在价格膨胀化和内在价值空心化的社会。在经济机制上,泡泡社会源于超量信用货币发行和舆论引导,推动资产价格快速膨胀(资产泡泡)和消费欲望膨胀(相互攀比和形象面子工程),形成整个社会追求赚大钱、赚快钱的经济模式(大跃进和泡沫经济)。
体制全力开动印钞机,发行超量的信用货币推动资产泡沫和消费泡沫。信用货币指的是几乎无成本的货币,例如纸币和银行账户中的电子数字。信用货币发行后,并不是平均发给每个人,而是主要发给体制相关的单位和个人。他们以极低的代价获得货币后主要进行两方面活动:1.资产收购,在资产内在价值不变(实际财富不变)的情况下,快速推高相应领域的资产价格-资产价格膨胀,也就是资产泡沫;2.奢侈消费,钱来的容易花着不心疼。免费货币造成一夜暴富井喷,暴发户们奢侈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形成消费繁荣。这种消费繁荣并不可持续,可看作消费泡沫。
资产和消费泡沫摧毁了社会文化。最初以货币跟进资产投资的人,随着资产价格膨胀的规模逐步扩大,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即因为价格膨胀而获得显著的资产账面收益,也就是资产增值。随着资产价格持续膨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资产投资中,希望不劳动就能获得更多财富。
资产价格膨胀还为洗钱提供掩护,实现特别的利益输送,例如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君子兰炒作,20世纪之后的房地产炒作,以及2010年后的所谓古玩和艺术品炒作。随着印钞规模持续扩大和资产价格膨胀加剧,社会民众逐渐发现,最靠近印钞机的体制单位能够获得最多的免费货币,也更容易获得正在价格膨胀过程中的资产。普通民众积极争取加入体制单位,希望获得低价货币和资产的一份子,例如中国愈演愈烈的公务员考试热。
在消费方面,少数暴发户奢侈消费时,社会媒体往往会从羡慕妒忌的角度变相鼓吹奢侈消费。奢侈消费被媒体放大后成为对整个社会的压力,民众在舆论压力下纷纷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等。当社会民众都想不劳而获和过度消费,社会表面一片繁荣,不论炒股、炒房、成功学与传销,都是社会表面繁荣的代表。但是社会潜力被耗尽,社会文化基本被摧毁。
泡泡社会从基础上瓦解实体经济。实体经济,顾名思义是需要实实在在做事,有效利用资产的内在价值,追求稳定收益。泡泡社会则在不同层面瓦解实体经济的基础,将实体经济推入绝境。泡泡社会追求不劳而获,也就是寄生虫模式,寄生虫必须寄居于宿主通过榨取宿主的营养才能生存,实体经济是以劳动创造价值的主体,泡泡社会寄居于实体经济,通过印钞和资产泡沫,抽取实体经济的价值而生存。随着泡泡社会的扩张,需要消耗的资源规模急剧扩大,最终压垮实体经济。
泡泡社会主要以下几种方式压榨实体:
1.通货膨胀加剧和资产价格暴涨。温和通胀在短期对实体经济具有推动作用,过度印钞则形成的严重通货膨胀,进而形成高通胀的泡泡社会,严重削弱实体的生存实力。资产价格暴涨,会在特定方面显著提高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实体收益,削弱和挤垮实体。
2.激发快速致富的心理,刺激盲目投资行为。泡泡社会中的人大都认为实实在在做事赚不到钱,只有投资才能发家致富。人们都具有投资冲动,希望通过投资快速让自己成为富人。其中,一部分人直接购买固定资产-如房产,通过特定的资产升值致富;另一部分人则投资实体,希望通过跟风投资赚钱的行业快速致富。这些实体投资行为的结果是,加剧既有实体之间的竞争,让所有人都赚不到钱。例如2010年经济恶化后,无数人租房开小商店和饭店,大量行业的重复投资引发价格战,不仅加剧周边店铺的亏损,自己也很快关门。
3.制造消费泡沫。市场中的某种产品消费似乎很旺盛,诱惑各类竞争者纷纷加入,但这些消费只是表面上的感觉,实际上是一个空壳。各种消费一窝蜂涌上,迅速成为热点,然后又迅速消失。消费空洞和快速销售,令盲目参与的实体损失惨重。
4.对实体经济抽血。在泡泡社会的文化氛围下,越来越多实体将资金抽出投入到特定资产投资/投机中。一些企业表面上继续运行,实际上只是将实体作为道具和平台借贷,把贷款投资到资产上,期望实现资产价格膨胀带来的收益。
很多人都说中国房价泡沫过大应该挤泡沫,我们则将中国房地产定义为气球(在《2010年经济分析》中,我们对中国房地产的内在机理进行过系统论证)。泡沫的概念来自于啤酒,只有真实啤酒做为基础才有啤酒上的泡沫,中国房地产是气球,纯粹用价格吹起来的表面光鲜内在空洞的气球,这个气球只能靠价格维持,如果价格暴跌房子就像漏气的气球沦为建筑。
同样道理,当社会中到处都是“我”们在高谈阔论周围的富人,整个社会就成为一个泡泡社会,像房地产吹气球。房地产气球还有房子做填充,“我”们对富人的高谈阔论则像肥皂泡一样随吹随破,一方面“我”们羡慕周围的富人,但“我”们不知道这些富人到底是真富还是借债充门面;另一方面,“我”们幻想成为那样的富人,最后整个社会都陷入泡泡中。
实体要生存必须有恒产有恒心,在疯狂印钞环境中不可能长期稳定发展。1980年代,个别农民辛勤劳动和勤俭储蓄成为光荣的万元户,这些万元户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个体户,也可以看做最早的实体雏形,但是这些万元户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为什么?就因为体制的疯狂印钞。
1980年代,每年以20-30%的速度印钞,1988年底货币总量为7426亿元,1989年底达10786亿元,当年印钞增幅45%,1990年底15293亿元,增幅近42%。这些数字表明,1990年底货币总量比1988年底扩张2倍多,比1980年初扩张近12倍。
体制疯狂印钞后,当时的太子党走上并活跃在经济舞台,利用价格双轨制和特殊商品进口批文的极权权力推动货币泡泡初步形成。1980年代初的万元户到1990年末,资产被稀释到原值的8%,被淘汰出富人群体。
1991年到2003年底,中国进入极权和印钞双管齐下的阶段。2003年底,中国货币总量22万亿,比1991年初的1.5万亿扩张 14倍多。期间,时任总理朱镕基号称经济沙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和强化体制极权,其中首选就是印钞,并且修改银行法,让大规模印钞合法化。
2003年到2013年印钞增幅显著降低,到2013年11月,中国货币总量108万亿,与2003年底的22万亿相比,货币扩张不到5倍。在2009-2010年以4万亿为口号的大规模印钞期,中国货币总量从2008年底的47.5万亿,到2009年底的60.6万亿,再到2010年底的72.6万亿。与之相对比,1994年底中国货币总量为4.69万亿,1995年底为6.08万亿,1996年底为7.61万亿,1997年底为9.10万亿,增幅连年高速增长。
为什么2010年后印钞速度减缓?非不为,实不能。朱镕基时代已经把中国的资源全面货币化,继确立房地产立国政策后,把资金集中在铁公基和房地产领域。温家宝时代已没有多少资源可卖,只能顺延朱镕基时代的轨迹运转,保持房地产价格上涨日子才好过,但房价上涨给实体经济的却是负能量。
2008年金融危机后体制推出4万亿解燃眉之急,2010年后出卖资源的重复销售也难以维系。如果再继续大规模印钞,就类似于前苏联解体前一年150%的通胀,体制无法承受,所以严格控制印钞速度,拖一天算一天(在2010年-2012年,我们用了数十万字,对中国的印钞状况进行多方面分析,都在说明相关问题)。
但是体制还在通过各种政策、金融和宣传手段将资金引到铁公基和房地产。对于大规模施工建设的各种工程和房地产来说,这种严厉控制印钞速度的结果将迅速导致资金链断裂。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资金链从2011年开始的雪崩到2013年底的全面枯竭,泡泡社会走到尽头。
泡泡社会的实质是看上去很美但没有未来。2011-2013年实体逐渐陷入困境对前景越来越悲观,但是因为前期的巨大投入不甘心放弃,希望未来会有转机,外部的乐观信息也给实体以信心。乐观信息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家(体制)总是说未来会更好,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二是广大民众对未来非常乐观,“我”们周围的富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富。
泡泡社会是体制与民众共同维护的。如果没有民众的支持,体制无法创造出泡泡社会,只有无数人不断重复我亲戚、我朋友、我同学、我邻居、我同事的传说,才能让泡泡社会维持,才能让人上当。或者说不仅体制在重复谎言,民众出于自身的动机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案例也重复着谎言,这才形成泡泡社会。
泡泡社会的人们腔调是如此一致,面对困难要有信心(乐观、前景光明、正能量),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信心主要分两个层面:第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诗词的表达方式通常缺乏逻辑,人们可以用优美的诗句寄托美好向往,但是现实中冬天到来,不是先考虑春天来不来,而是要准备好过冬,如果在冬天冻死了,春天来不来都没什么意义;第二,党和政府不会坐视不管,总有办法。
哪怕实体正面临灭顶之灾,民众仍然在想,国家不会坐视不管实体崩溃,别低估高层的智慧,企业也不会坐以待毙积极升级转型,如此云云。事实上,无论是主动吹泡泡的帮凶还是被泡泡迷惑的群体,坐等实体泡泡发酵只有死路一条。(第二部分完)
(供稿单位: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