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乏典型症狀 老年人糖尿病
由于老年人口渴中枢的敏感性下降,病人常无口渴、多饮、多尿的症状,只是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乏力、体重下降。有的干脆无任何症状,而是在查体化验血糖、尿糖时被偶然发现有糖尿病。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是以糖尿病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来就医的,比如,许多老年人是因肾脏损害、眼底出血、尿路感染、手足麻木、急性心梗、脑卒中就诊才被发现糖尿病的。
二、并发症多而严重
老年人本身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高血压,患了糖尿病无疑是雪上加霜,高血糖使大、小血管病变进展加快,病情加重,易发生脑梗死、心肌梗死、下肢坏疽等。
三、血糖控制标准不宜过严
严格的血糖控制(即强化治疗)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对老年人的血糖控制不宜太严格,否则,会增加低血糖的危险性。为安全起见,老年糖尿病人空腹血糖维持在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mmol/L即可。
四、低血糖不容忽视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典型症状包括心慌、出汗、手抖、头晕、饥饿感等等,对一般糖尿病病人而言很容易察觉,及时进食即可迅速纠正低血糖。老年人由于感觉迟钝,常常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因而不易及时发现,往往会导致低血糖昏迷及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尤其对一些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病变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甚至是致命的,要尽量避免。
五、药物选择有讲究
首先,老年患者近记忆力较差,应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服药的种类和次数,以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其次,老年人往往多病缠身,用药较多,因此,在选择降糖药物时,要同时考虑各种药物间的相互影响与拮抗。第三,老年糖尿病人的治疗应以安全为本,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第四,老年人多有肾功能减退,尽可能选用影响小的降糖药;第五,优降糖是一种强效、长效降糖药物,容易导致低血糖,老年人应慎用;合并慢性缺氧性疾病(如肺心病、心衰)、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忌用二甲双胍,以免产生乳酸酸中毒。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后特别要当心夜间低血糖
首先,老年人代谢率低,用药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长效磺脲类如优降糖时,易发生晚间低血糖。因此,对这些药,即使要用,也应避免1日3次用药。小剂量时可早晨一次服,中剂量时则早晨服2/3,中午服1/3,晚间不用。老年人因为神经反应等比较迟缓,更易发生“未察觉的低血糖”。即当血糖下降到一般人有交感神经反应,如心悸、冷汗、头晕等症状时,老年人可能仍无感觉。一直到血糖降到出现大脑皮层反应时,老年患者才直接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昏迷等。这种情况就很危险,抢救不及时易危及生命。此外,老年糖尿病病人易并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这都是很危险的。
由于以上缘故,对于血糖控制标准,老年人可较中青年放宽2毫摩尔/升左右。如原来要求空腹血糖为4.4~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4.4~8毫摩尔/升,放宽后,为了便于记忆,可分别要求老人血糖在8及10毫摩尔/升以下。因为低血糖比血糖稍高的危险性大得多。
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药物对肝肾的不良反应
有些老年人过去有肝炎、肾炎史,故用药前应先查肝肾功能。在肝功能异常时不能用双胍类及胰岛素增敏剂,否则易产生肝功能衰竭。许多降糖药在肝内代谢,经肾排出。所以在肝肾功能不良时应慎重选药。在老年糖尿病病人肝肾功能不良或血糖控制不好时,应该及早应用胰岛素治疗。但是用胰岛素更要防止低血糖,剂量不可过大。尤其是要防止老人视力不好或注射器刻度不清而搞错剂量。近年来不少老年患者应用了胰岛素笔,它在调剂量时,除小视窗出现剂量数位外,同时还可听到“哒哒”声,使剂量不易出错。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