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发现,眼球颜色较浅(如绿色或蓝色)的白人妇女,对疼痛的忍受力比棕色和淡褐色眼球的人高。(Fotolia)
你知道鼻子可以“闻”出别人的疾病和恐惧吗?你知道和人的大脑相比,大英百科全书根本不算什么吗?你知道舌纹跟指纹一样独一无二吗?人体十分神祕,拥有妙不可言的组成,大脑则更是复杂。人类文明历经数千年,关于人体,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祕密,令科学家一筹莫展。
1、眼球颜色和疼痛忍耐力有关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科学研究发现,58%拥有淡色眼球的孕妇对分娩疼痛的感受较轻;且在孩子出生后,相比于深色眼球的新妈妈,她们较少会情绪焦虑,较少患忧郁症,以及较少有消极想法。对此,科学家们至今不知道原因所在,但研究人员称,可能与基因有关。
2、鼻子能嗅疾病
《心理科学》期刊刊登一项研究,来自瑞典卡罗琳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小组负责人马茨·奥尔松教授(Mats Olsson)表示,免疫系统防御性越强,汗水气味越令人不快,人类在免疫系统被激活后,通过汗腺向周围人群释放某种形式气味讯号。
早先也有证据表明某些疾病的患者呼吸有不同气味,如淋巴结核患者呼吸闻起来像过期啤酒,糖尿病患者呼吸闻起来像丙酮。新研究旨在进一步探明,人通过嗅觉来感知疾病的能力。能够检测到这些气味,就能让人们尽早发现疾病。
3、恐惧能被“闻”到
“恐惧气味”确实存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当一个人非常压抑或害怕时,他的汗水中会含有一种化学物质,使得人们能下意识地“闻到”他的恐惧,人们还可以将自己的恐惧感“传染”给周围的人。
4、大脑比大英百科全书更厉害
为什么脚趾受伤,你会迅速反应?因为你的大脑神经运作的速度高达每小时170英里,相当于高动力豪华跑车的速度。
一个大脑细胞的存储量巨大,相当于大英百科全书5倍的讯息量。科学家至今未有明确数值,如果用电子度量,大脑存储量最高达1千兆兆字节(terabyte),而英国国家档案馆包含超过900年的历史,只占用70兆兆字节。
虽然只占2%的体重,但大脑会消耗血液循环的20%氧,远多于人体其他器官,所以大脑非常容易在缺氧时受损。深呼吸可保大脑快乐运作。
大脑在晚上比白天更活跃。从逻辑上讲,人们会觉得在白天工作生活中,大脑辛勤地完成各类复杂的计算和思考,会花更多脑力。虽然科学家至今不知道原因,入睡时,大脑更活跃,因为大脑的“辛勤劳动”,人们才拥有丰富多采的梦。
大脑本身不会感到疼痛,但大脑是疼痛中心。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头痛。大脑中大量的组织、神经和血管可以接受痛苦,给你一个头痛的感受。
5、胡子长最快 头发坚不可摧
胡子是人体毛发中长得最快的,如果一个男子一生不剃胡子,胡子将有30英尺,超过一条虎鲸的长度。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头发的长度平均可以达到590英里。头发颜色决定头发密度,金发的人有更多头发。人类平均有10万根头发,金发则平均14万6千根,黑发大约11万根,棕色头发有10万根,红发最少,大约只有8万6千根。
除了可燃性,人的头发几乎坚不可摧。头发不会因气候寒冷、剧变、水或其他自然力量被摧毁,可耐多种酸和腐蚀性化学品。
6、舌头有“舌纹”
如果不想泄露身分,请别伸出舌头。正如每个人身上都有“指纹”一样,研究人员发现,每个人身上的“舌纹”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意味着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身分识别方法。
7、高速的喷嚏和咳嗽
人在打喷嚏时的飞沫速度到每小时100英里,所以打喷嚏千万要捂住嘴。
而咳嗽时的飞沫每小时也有60英里。难怪在流感季节,病毒和感冒会在办公室和教室里迅速蔓延,上司、同事、同学均不欢迎感冒的人上班或上学。
8、大笑有益心脏 不能过度
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研究显示,保持笑容,尤其是大笑,对于提升血管健康有帮助。
研究称,人在大笑时,血管内皮扩张并释放一氧化氮,能减少血液凝块和病菌感染,从而降低心脏病风险。研究人员米勒说:“笑容有助于心脏健康,而大笑可以使血管产生的变化,几乎与从事有氧运动或是服用降胆固醇药物后一模一样。”
但是,凡事都不能过度。牛津大学和伯明罕大学的研究人员回顾了67年来有关大笑的医学数据。他们发现,大笑时人们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恐带来潜在健康风险。大笑到“笑破肚皮”的程度可能会导致心脏破裂、食道撕裂和癫痫发作;大笑时快速吸气还可能诱发哮喘;有些人则会因此而大小便失禁,甚至会造成疝气。
9、左撇子易患过动症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有研究显示,左撇子的人患动症的概率相对较高。此外,还有学者发现,左撇子意味着你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承受的压力较大。
一只手相对于另一只手的支配地位叫做偏手性,专家说,偏手性为了解我们大脑的线路传输方式提供一个窗口。它还有助于了解与大脑发育有关的一些疾病,如诵读困难、精神分裂症和注意缺陷过动障碍(小儿过动症,ADHD),这些疾病在左撇子的人当中更常见。
10、打哈欠?原来是为大脑散热
频打哈欠,未必是缺氧?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与美国研究团队指出,打哈欠可以增加脑血流量,但目的是降温,增加运作效率,而非增加脑部的供氧。
研究团队发现,打哈欠与环境温度最有关联,尤其在摄氏20度左右,最容易打哈欠。如果外在环境太冷,大脑不需要藉打哈欠降温;如果太热(如摄氏37度左右),打哈欠降温效果不大,身体自然会减少打哈欠。
不过,仍有一派观点认为,哈欠异常多与血管健康不良或疲劳有关。例如高血压患者的哈欠可能特别多。血压高、血管出现病变,大脑血流量减少,民众容易猛打哈欠。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