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6月01日讯】一面是针对市场的限贷限售、一面是针对官员的治理腐败,连李嘉诚、王石这样的风向标性的人物,毛大庆、潘石屹这样的行业实战派都在唱衰这个行业,蔡鸿岩的理性,任志强的大炮轰得越来越缺乏底气,绿城被融创、九龙仓与阿里巴巴等肢解,宋卫平的身份从开发商转型为包工头,光耀地产更是多次出现破产传闻。
中国对房地产行业的治理已经让整个行业感受到一丝悲凉,但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也会开启另一扇窗。从全局性出发,一线城市已经不胜其力,三四线城市还难当大任,在笔者看来,这扇窗就是部分二线城市,或者说,接近三线城市的二线城市或许会是首先看到曙光的区域市场,大体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理由支撑。
首先是刚性需求的支撑。那些难以承受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的人,退守之后,难道可以忍受三四线城市的安静闲适吗?那个落差相对大了一些。
虽然即使二线城市,生存指数与生活压力也各有不同,但至少以省城为主体的二线城市不仅拥有三四线城市所需要的教育、消费以及医疗之类的资源,具有区域性资源的聚集效应,同时也让从一线城市退守的哪些人所产生的心理落差不至于不能接受。这就是二线城市自救曙光之所在。
其次,二线城市的本土开发商的自身根基。那些基本都属于实力不俗的地方霸主,这些“地头蛇”拥有相对坚实的各方面资源,不管是品牌效应还是市场的认知基础,或者是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关系,都有比较深厚的基础。
再次是相对低廉的成本。二线城市比不上一线城市那么高的拿地成本,从团队工资到运营成本也没有那么高,没有那么高的生存压力,即使整合各方面资源所需要投入的成本,都不仅拥有更为高超的技巧,而且相对接地气。
第四是可以得到地方的政策性支撑。由于每个地方都承受相当高的政府债,地方政府面对那些压力,在房地产之外还没有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所以只有通过私下里给开发商松绑的方式来缓解在地方财政方面的压力。
2014年4月份以来的一个月内,尽管实施举措各不相同,但抛出各种救市政策的城市已经增加至6个,无锡、南宁、杭州萧山、天津滨海、铜陵以及郑州先后抛出放宽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此外,福州、宁波等多个二、三线城市都传出打算救市的传言。
在无锡市购买成套商品住宅(含二手房)、户均建筑面积达60平方米以上,且在本市有稳定工作的人员,准予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来锡落户;在南宁,从2014年4月25日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市户籍居民家庭可参照南宁市户籍居民家庭政策在南宁市购房;在杭州萧山,购地保证金1000万元上限,拆迁户鼓励货币补偿、一年内购房获补贴;在天津滨海,只要滨海范围内无房,即可在新区购房,并将推出共有产权模式购房政策,购房人交一成首付就能先住房。
在郑州,借款人申请个人住房商业银行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贷款人要求提供担保保证时,由住房置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提供担保,住房置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收取担保服务费。郑州此次抛出的“购房贷款可获政策性担保”则属首次出现,其事实上是减少断供风险,给银行信心,毕竟,库存过高的城市容易沦为“鬼城”或者“空城”,房企折戟,城市吸引投资也将遭到重创。
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央政府对于部分地方政府出手救市的相对容忍态度。央行行长周小川对彭博社表示,中国有部分城市的住宅市场可能存在泡沫,这个问题很难通过单一的全国性政策解决。
住建部传达的调控方向是,2008年和2011年的两次楼市调整,皆因保增长而中断,这一次中央更希望市场能自我调整。而地方政府在防止供应过剩的同时,不能用以前的救市思路,将泡沫再一次吹大,引发硬着陆风险。在房产税、遗产税等经济手段没有出台之前,一些中心城市的部分行政调控手段不能退出。
5月24日官方连发三文评述中国楼市,称“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房地产业,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业依然会是经济基础”。中央政府的房地产政策不再是全国一刀切,二线城市酌情由地方政府处理。目前出台的改革布局措施意义已经不能简单等同于“救市”。
未来差异化调控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央政策更加注意分类指导,如差异化的信贷政策等;另一方面,城市政府结合自身房地产市场状况制定各自调控细则。种种信息表明,未来更多城市的“自选动作”可能会被放行,但上面可能不允许一哄而上。
中央政府应对全国复杂的市场局面的时候,是很难找到一刀切的终极解决方案的,即使有重大的政策性调整,也需要看市场的脸色,就如笔者在数年来一直在说的,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稳定角度,或者从自身执政权威的角度,都难以出现为了追求房价下跌而采取的断然举措。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