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八大奇观”之一。世界考古学家们预测,至少在未来一百年内世界上还没有解开“秦始皇陵”之谜的技术。而它的墓穴一旦能够打开,它的价值将远远超过古埃及的金字塔。它将成为人类最伟大的智慧的活化石。1980年12月青铜马车的发现,使专家们在修复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堪称世界第一的奇迹。而无论是兵马俑里的陶俑还是青铜马车,它们都仅仅只是秦始皇皇陵的冰山一角。秦始皇究竟还留下了多少令世界匪夷所思的奇迹呢?
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征著秦始皇銮驾的一部分。是按秦始皇御用车队中属车二分之一的比例缩小制成的,车盖以及车舆内外彩绘著精美的纹样;两乘铜车马上的金银饰品重达14公斤,显示了铜车马高贵的等级。
这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尤其是顶棚盖为2.13平方米的二号车,在出土时已经碎成了199片,专家在修复过程中发现这个龟背形顶棚为一次性铸造而成。最薄的地方为1毫米,最厚的地方也不过为4毫米。这种一次性铜液浇灌技术在设备先进的今天仍然是最先进的技术。而要模仿出秦人在2000多年前制作出来的大小、厚薄完全一样的大型弧形青铜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秦人是怎么做到的?!
(由于两辆马车实物庞大,当时的拍摄条件受限,我的镜头无法拍摄到全貌。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它们,我在网上搜到了这两幅全貌图一并贴在这里。左边为一号车。右边为二号车。)
这组铜车马按出土时的前后顺序编为一号车和二号车。一号车古称立车又名高车或戎车;二号车古称安车,又名辒辌。这两乘车均为单辕、双轮、四马系驾,各有铜御官俑1件。中间两匹马称为服马,主要用来驾辕;旁边两匹马协助服马拉车,称为骖马。为了使四匹马各处其位,齐力拉车,铜车马上还装有防止骖马内靠及外逸的专用部件——胁驱和缰绳,胁驱的作用就是防止骖马内靠;为了防止骖马外逸,在骖马的颈上还套有一根缰绳,缰绳的另一端系在衡、轭的交接处,防止骖马过分远离。通过这些装置,骖马与服马始终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太远,也不会太近,可以始终并驾齐驱。
两车均通体彩绘,方舆圆盖,象征天圆地方;车辐30根,象征一个月的30天(秦代每个月都为30天,没有大小之分。)。车辕弯曲上翘,两位御官俑身穿长襦,头戴鹖冠,腰际佩剑,两眼平视前方,全神贯注。从其装束来看御者的地位属于秦代相当高的级别。
(本张图片来自网络:左图为驾驭一号马车的立姿御官俑;右图为二号马车坐姿御官俑。)
一号车通长2.25米,通高1.52米,总重量为1061公斤,由3064个零部件组成,车上装备齐全,驽机﹑剑﹑盾牌应有尽有。车舆较短,呈横长方形,车体较小,全长2.57米,一柄独杆圆盖的伞拔起了车的高度,从地面至伞顶高1.68米。车上的一个铜盾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形状最为完整的一件,形似兽面,四周彩绘著几何纹,中间绘变形龙纹,鲜艳夺目。从一号车的装置来看,应该是二号车的开道车。
一号车上的这把伞可以随着车身与太阳的转动而自由转动180度。当中午两点成一线时,伞回到直立的原位。这把看似笨重的大伞伞柄上装有双环插销,同时拉起插销能使伞柄脱离或固定在它的直杆上,便于车主人离开车时能灵活轻巧地从车上取下来继续为车主人遮风挡雨。当主人休息时,伞柄底端的两端式折叠扣能将伞成45度角牢牢地插在泥土里。这把伞不仅有遮风挡雨的作用,柄中间还装置有短剑,可以使主人作为保护自己的兵器或盾牌使用。专家们利用现代的弹簧技术也未能将这些细节完整地复制出来。
一号马车的车轴上还装置有这样的一块青铜片作为飞铃。当马车行走时,它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本张图片来自网络:一号车上的鎏金银伞杠,总重量为31公斤。)
谁曾想到这把看似简单的伞柄创造了四个世界奇迹:
一、历史上最早的暗锁装置
二、最早的沙滩式遮阳伞
三、第一把子母加双销钉扣
四、世界上最早的齿轮装置
为了显示皇家的气派与华贵,每辆马车均有7公斤左右的黄金白银饰品。马的笼头是由82节小金管和78节小银管连接起来,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0.8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环环相连。其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的表链毫不逊色。马脖子上的项圈由42根金管和42根银管以焊接的方式制作而成。
(本张图片来自网络: 真金白银之马络头)
众所周知,金跟银的熔点是完全不一样的。秦人是怎么做到将它们焊接在一起的呢?今天的考古专家用24倍放大镜仔细观察,才看到金跟银的焊接点仅仅为头发丝粗细。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以及马头上象征皇家标志的纛,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而成。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依然未能发现铜丝表面有锻打痕迹。它们粗细均匀,表明很可能是用拔丝法制成。
马头上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0.5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总之,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二号车通长3.17米,高1.06米,总重量为1241公斤。由3462个零部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重3公斤多,;银铸件983件,重4公斤多。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车舆接近正方形,它宽78厘米,进深88厘米,其宽度仅比一号车长4厘米,可进深较之一号车长40厘米。二号车舆上罩着一块类似于龟盖状的篷盖。大篷盖不仅将车舆全部罩了起来,甚至连车舆前边的“驾驶室”也遮盖起来,形成封闭式的车舆。
安车车舆分前后两部分。前室较小,供御者乘坐,后室较大,供车主人乘坐。后室的四周用墙板封闭,上面罩一个蓬盖。前面及两侧开窗,后面设门。主人乘坐马车时由后门进入。车的两边的车窗采用的是我们今天的推拉技术铸造而成(出土时,车窗仍然能推拉自如),窗户上有许多微小的细孔,使车窗门开之则温,闭之则凉,既可以起到保温、通风的作用,又可以使车内的主人看到窗外的景致,同时也方便车主向“驾驶员”传递命令。它是我国最早的“空调”车。
乘坐这辆马车时,车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车舆内曝有彩绘精美的软垫。考古专家曾在车舆底部发现一块方形大铜板,其大小几乎与舆论舆论底尺寸相当,铜板表面彩绘著各种鲜艳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个3厘米高的铜支钉支撑。这块彩绘大铜板无疑就是古车上的“文茵”,类似于一种软垫制品。如果车中铺设双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稳而舒适,其功能无异于现代的“软卧车”。专家们从车上绘制的变型的凤凰图案和驾驭者的地位,以及配有开道的马车分析,这辆车应为供秦始皇妃嫔乘坐的马车。专家还发现车身上的彩绘图案起到了防锈作用。专家们在一些脱落的彩绘底部发现了10到15微米的防锈的铬盐氧化层。而同等的防锈技术两千多年后30年代的德国和50年代的美国才发明出来,并申请了专利。
2000多年前的秦人在铜马车上采用了世界上最早的防锈技术、拔丝工艺;焊接工艺;镶嵌工艺;浇灌成型工艺;铸锻结合的工艺;空心铸造工艺;活页连接工艺;子母扣连接工艺;子母扣加销钉连接工艺和纽环连接工艺等。而这些工艺在秦都咸阳遗址也曾出土过多件,说明秦代的青铜器加工工艺已经较为普遍地用于现实生活。
(注:以上部分图解文字是根据各种版本的解说重新整理改编而成。)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