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4月28日讯】从1949年至今的60多年里,中国经济发展走过改革开放前环境监管松懈时期,走过改革开放初期环境监管粗放时期,走过改革开放中期至今的环境监管趋严时期。
中国环境为此承受了巨大代价。
空气污染严重目前已是全国共识。过半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受到污染,在环保部和国土部的公告中也已载明。惟独土壤,其污染情况数十年中一直不明。
上世纪90年代至此次两部委土壤公报发布以前,中国官方手中也只有预估数字——据不完全调查,目前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三者已占中国18亿亩耕地十分之一左右。
2006年7月起,环保部和国土部联合开展了一项名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工作,这是中国首次开展的土壤污染普查,目的是摸清全国土壤污染家底,以便展开防治、立法等诸多迫切的工作。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已经“组织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报告和专题报告”。
2014年4月17日,结果终于曝光。不出所料,数字背后,中国土壤污染形势已更加严峻。
受伤的耕地
公报显示,中国耕地点位超标率为19.4%,在点位超标的耕地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
乍看之下,绝大部分为轻微污染,似乎问题不大,实则不然。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轻微污染是指污染物超标1倍至2倍(含)之间,轻度污染是指污染物超标2倍至3倍(含)之间,中度为3倍至5倍(含)之间,重度污染则为污染物超标5倍以上。
此次检测囊括10多种污染物。以主要污染物镉为例,正常土壤含量限值为0.3毫克/千克,轻微污染代表着其含量在0.3毫克/千克至0.6毫克/千克。这一数值攀升,意味着这些土地不再是能维持和保证人体健康的二级或一级土壤。
显然,5.7%的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耕地,其污染则更加严重。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土地,早已不适合生产农产品,其直接威胁到国人的食品安全。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19.4%的点位超标率是否意味着中国约3.5亿亩耕地被污染?
此次土地污染调查实为土地污染普查,所选点位基本覆盖了中国所有耕地。根据国土部威廉亚洲官网 发布的《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拥有20.27亿亩耕地;按常规的保守说法,中国约有18亿亩耕地。简单地用超标比例19.4%乘以耕地面积,结论惊人,中国耕地污染面积,约为3.5亿亩至3.9亿亩。
不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向财新记者指出,3.5亿亩至3.9亿亩的数据仅能用做参考,因为两部委此次土壤抽样有限,直接相乘算面积并不科学。
两部委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也解释了“为什么没有给出土壤污染面积的数据”的问题,其坦陈:本次调查以点位超标率来描述土壤污染状况,给出准确的土壤污染面积的数据有较大困难。
“答记者问”还称,本次土壤调查属于初步调查,具有概查的性质,总体点位较疏。以耕地为例,每8公里×8公里的网格(即6400公顷或9.6万亩)布设1个点位,只能从宏观上反映中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陈同斌认为,目前的调查虽无法确知中国有多少土地遭受污染,但19.4%的点位超标率已足以初步说明问题,那就是中国土壤污染形势相当严重,已经到了必须举国上下重视的地步。
2011年年初《财新新世纪周刊》采访“镉米杀机”的过程中,已有接近国家相关部门的消息人士私下称,中国耕地污染比例接近20%;在所有污染土地中,以镉为主要污染物的占一半左右。
如今看来,彼时的消息灵通人士所言非虚。
沉重的国土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此次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
耕地问题之外,两部委公报首次爆出中国林地和草地的土壤污染情况。10.0%点位的林地和10.4%点位的草地被污染。
根据国土部威廉亚洲官网 发布的国土公报,截至2012年底,中国拥有林地2.5亿公顷林地,约合37.5亿亩;约有牧草地2.2亿公顷,约合33.0亿亩。虽同样不能根据点位超标率换算各自污染面积,但两者的总数无疑是惊人的。
此次两部委公报还揭示,中国未利用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也达11.4%。
同样据国土部土地公报,未利用地占中国农业用地的27.9%。粗略概算,截至2012年底,中国有未利用地约27.0亿亩。
一位资深土壤污染专家告诉财新记者,林地和草地、未利用地被污染的途径与耕地基本相同。他以污染最大类型之一的铅锌矿为例称,这些矿一般位于水源上游的山间,其开采过程以及尾矿堆存过程,均可能使与矿伴生的镉、砷等重金属随地表水和地下水向下游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会有沿途的林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被污染。”
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可知,草地的污染标准与耕地基本相同,但林地的污染标准不同。仍以镉为例,耕地、草地适用0.3毫克/千克的限值,但林地的镉限值提高至1.0毫克/千克,是耕地的3倍以上。
由上述限值规定可知,中国虽仅有10.0%的林地被污染,但其污染水平远高于耕地,其污染物含量也相应较大。
污从何来
中国的土地中到底主要是何种污染物?此次两部委公报也进行初步回答。
在此次调查中,两部委主要关注了13种无机污染物和3类有机污染物。最终发现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等八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较重(详见“污染物类型”示意图)。
镉被确定为中国土壤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其点位检出率高达7.0%。镍和砷为仅次于镉的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4.8%和2.7%。
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等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也较多,分别为0.5%、1.9%、1.4%。
两部委指出,中国土壤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这些污染因何而来?对此问题,中国的土壤专家各有解释。此次两部委基于调查,给出了官方初步解释。
两部委称,中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首要原因被确认为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导致污染。这与学者估计大致相同。
“答记者问”称,上述“三废”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两部委相关负责人着重提到了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问题,认为其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
汽车尾气排放也被点出,它导致了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
环保部、国土部给出来的第二大土壤污染原因是农业生产活动。“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导致耕地土壤污染。”
在财新记者此前采访中,湖南当地学者童潜明就认为,磷肥的施用是湖南省部分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童潜明曾对洞庭湖区六个工作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镉通过磷肥进入土壤的数值为0.11克/亩。
两部委给出的第三大原因是“自然背景值高”,认为这是一些区域和流域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原因。此点也与财新记者在湖南等地调查相吻合。
两部委公报还指出,与“七五”时期的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数据对比,此次调查显示,土壤中的镉含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增幅超过50%,在华北、东北和西部地区增加10%-40%。
污在何处
在土壤污染领域,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是污染究竟发生在哪里。学者指出,此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在实地划出污染区域,国家出台的严重污染地区农产品禁种措施才可能落到实处,禁止污染农产品进入市场才能真正实施,保护受损害群众才能由此作起。
但此次的两部委公报未能回答污在哪里的问题。
接近环保部高层的一位专家告诉财新记者,两部委此次不公布重点污染区域其实可以理解,其原因同样是此次调查实为概查,选点并不十分科学,由此两部委的调查暂时无法得出重点污染区域的较准确结论。这些事项有待未来继续详查。
但公报已然提供了一些重要线索。
首先,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
公报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这与《财新新世纪周刊》调查完全吻合。在“镉米杀机”一文的调查中,陈同斌对财新记者称,中国的重金属污染在北方只是零星的分布,在南方则显得较密集,在湖南、江西、云南、广西等省(区)的部分地方,则出现一些连片的分布。
其次,镉、汞、砷、铅四种主要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再次,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固废处置场地等八大类区域被确认为土壤污染重点区域。(详见“八类重点土壤污染区域”示意图)
两部委此次调查了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的5846个土壤点位,最终超标点位高达36.3%。
显然,最终揭开污染具体分布的谜底,有待于进一步的土壤调查。两部委在向媒体的通报中称,未来将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详查)总体实施方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