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降临般的大雾 中国还有治吗?(williamhill官网 )
一路大下坡?中国希望扭转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
【看中国2014年01月13日讯】空气质量,成了中国人特别关心的一大问题。有中国官员表示,对改善空气质量很有信心,但是也有评论人士不甚乐观。BBC科技事务主编舒克曼前往中国,呼吸北京的空气,听官员表决心、专家谈看法、市民吐苦水。
末日降临般的大雾,让包括北京、上海、哈尔滨在内的中国主要城市陷入近乎停滞。
首都北京,污染经常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安全极限。
在一次罕见采访中,北京一位主管环境事务的官员告诉BBC,他很“乐观”、问题一定会解决。
中国政府投入1.7万亿人民币(约合1800亿美元),清理电厂和交通废气。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大气处副处长王斌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世界上其他大城市如何成功治理空气污染。他说,英国伦敦、美国洛杉矶和日本东京等大城市过去都曾经出现过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比如说伦敦,就曾被称作雾都,这是快速工业化造成的后果。
他接着说,不过,这些城市的局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空气质量真的好多了,“北京的污染没有那么严重。”
污染监测装置显示中国更加重视空气质量
“我们已经很快采取行动、应对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对将来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标准、把北京变成绿色首都很有信心。”
不过,至于这些措施是否足够严厉、官方的乐观有没有道理,许多人还是不能肯定。
一位母亲贾谊(音译)告诉我,她非常担心七岁的双胞胎女儿的健康。污染严重的日子,她坚持要求女儿吉祥和如意戴口罩,“北京人太多、车太多,影响孩子的健康。我认为,北京不是长期居住的地方。”
“如果不影响孩子上学,我宁可搬到空气和环境更好的南方去。”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长期致力于研究空气污染。他说,个人感觉是,过去两年,北京雾霾日频率上升,“我们有数字可以证明。”
另外,雾霾的浓度也提高了。潘小川表示,“这就是说,北京出现严重雾霾的时候,PM2.5和PM10读数非常高。”
PM2.5和PM10是肉眼看不见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可能包括燃烧不完全的燃料,直径小到可以进入肺部、甚至血管的地步。
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对PM2.5安全上限的规定是,24小时平均值为每立方米25微克。
吉祥和如意的妈妈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大多数中国城市PM2.5经常超过200,有一次,北京甚至达到800。
鉴于空气污染可能给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潘教授说,定期发布污染数据“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价值。
直到不久前,中国当局并不公布PM2.5数据。不过,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发布此类监测数字。这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2011年北京发生严重雾霾期间,后来当局被迫改变政策。
潘教授认为,(发布数据)可以警示公众,何时适合出门,何时最好不要出门,老人和儿童如何注意健康。
空气污染的威胁如此严重,以致于一家国际学校采取极端措施,“封闭”部分操场。
“北京国际学校”现在拥有“绝缘空间”,安装了巨大的充气穹顶,室内空气过滤、用正压将污染拒之门外。
社交媒体哗然一片,政府改变策略公开污染数据
这所学校的运营总监格里克·蒙罗(Gerrick Monroe)说,一次,空气污染迫使学生连续20天不能出门。之后,学校购置了穹顶。
他说,考虑送孩子来上学的父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经常是空气质量怎么样?“这是卖点之一,我们非常重视室内空气质量。”
从长远来看,人们希望,政府推出的措施会开始见效。
但是,著名环境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世秋说,在经济发展、脱贫和公共卫生之间寻求平衡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张教授说,这“高度依赖于”中国是否能够成功实施重组战略,中国是否能够转用清洁能源,中国消费者能否改变行为。
一些评论人士对近期内环境改善前景不甚乐观
张教授还说,从前,如果政府计划放缓经济改善环境,公众可能不能同意。但是,经历了2011年的PM2.5事件之后,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意识提高了,迫切希望改善环境。
“但是,尽管中国的总体GDP增幅巨大,人均水平依然很低。所以,中国应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解决贫困问题。”
现实是,减少中国的污染问题,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不过,公众意识、绿色技术双管齐下,也许有助于加快进程。
(有删节)
原标题:记者来鸿:中国“末日大雾”有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