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2013年12月27日讯】12月26号是中共第一代党魁毛泽东的冥诞120周年,这天,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等7常委到毛纪念堂参观毛遗体。评论指称,虽然民间“批毛、揭毛”越演越烈,但是毛作为中共政权的来源,毛冥诞日中共仍要走一下形式。
毛泽东冥诞120周年的当天上午,习近平等7名常委到毛泽东纪念堂,参观毛遗体,并向毛坐像三鞠躬。
据海外媒体报导﹐北京时政观察人士华颇认为:“毛作为习政权的来源,所以要全面否定毛的话,那习近平的政权也是不合法的,所以他不可能抛弃毛,习是打‘左’的招牌,做‘右’的买卖,所以在纪念毛诞120周年这个关键点上,他必须要有所表态。”
当天中共当局还举行了有关毛诞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发表了一些有关毛泽东的讲话。
华颇:“所谓毛的路线、毛泽东思想,也就是口头上的,在前不久习近平去山东考察,在曲阜就侧面的已经批判了毛,毛可以说是中共的一个鸡肋,就是留之无用,弃之可惜,所以座谈会习近平也只能是追寻以往,走一个必要的形式。
11月底,习近平山东考察期间,在曲阜座谈会上曾谈及“文革”对传统文化的戕害,习近平还鼓励与会者“深化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
去年,大陆老记者铁流、廖赤明等一批亲历毛泽东历次政治运动的历史老人,致信给中共“十八大”,要求彻底清算毛泽东的滔天罪行。
他们在信中说,毛泽东以中共的名义执政27年,发动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运动”,受难者从“胡风冤案”的成千人、“反右冤案”的几十万人、“反右倾”的几百万人,一直到“文革”十年浩劫的上千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共制造了8,300万冤魂、3千万件冤案、3亿多人受批斗,死亡人数超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总和。
26号,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文章声称,毛泽东改变了历史方向。
铁流指出,毛泽东的确把中国改变的“一穷二白”,他用血腥杀戮让全中国人在战战兢兢中做顺民。
大陆老记者铁流:“毛泽东随着历史的前进,他必将受到审判,他没有改变中国,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最大的罪人,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暴君还坏,比希特勒坏、斯大林坏,我认为他是世界的公敌,是头号元凶。”
早在2011年,铁流就倡议起诉毛泽东,他说,毛泽东是中国百罪之源,万恶之首,此根不除,国无宁日,民无宁日。他呼吁大家共同发出怒吼:一定要毛泽东的“腐尸出堂,毛的头像下墙”。
当时,云南开远市全体“五七老人”也揭批说,毛泽东一生丧尽天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是中外史上最毒辣、最凶残的大暴君。
老人们揭露,毛泽东幻想建个所谓“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国家。结果是草菅人命,滥杀无辜,破坏经济,民不聊生,一系列政治运动就是铁证。
“镇反”时,毛希望在大城市、中等城市,都能大杀几批所谓的“反革命”;“反右”时,毛泽东一次性迫害知识份子三百多万人,创下了“文字狱”的世界之最。
所谓“大跃进”时,年景正常,没战争、没瘟疫,毛却造成四千万老百姓活活饿死,大范围的“人相食”,让中国社会进入“大跃退”;“文革”时,迫害了一亿多人,整死了二千多万人。
老人们还揭露毛喜欢杀人,玩弄权术不择手段,喜欢歌功颂德、造假说谎,欺名盗世却理直气壮,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冒充才高八斗,把欢乐建在别人痛苦之上,玩弄过的女人如过江之鲫……
而这一切则应证了毛泽东的斗争名言:“八亿人口不斗行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环时:没毛国人找不着北*
12月24日,环球时报曾发表社评:毛泽东时代绘制了民族复兴的草图。社评说:毛“所犯的一些错误有的是历史局限性造成,而这种历史局限性,不仅是他个人的,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 社评还说:“没有毛泽东时代,没有那位伟人带领国家和人民所走过的艰辛曲折之路,没有他和那代人的铺垫,在他之后的中国怎么可能找得着北?”
北京法律人徐昕说:这是什么逻辑?
作家李承鹏发表微博说:不顾中国人民的感情,不顾历史的正义,掩埋屠杀的真相,去跑去拜鬼以弥补心虚。可是,数千万国人被杀死、饿死、家破人亡的悲剧是那么轻易可以抹杀的吗?痴心妄想!SO,坚决反对政客任何形式的拜鬼。坚决反对。
作家天佑说:今天,我建议,大家向在镇反、反右、大跃进、四清、文革等运动中不幸罹难的同胞致哀!(蜡烛)。
网人五月散人说:昨晚看书至今日凌晨,起床发现出了三件事:咱领导去纪念堂、安培去靖国神社、股市大跌。1、2有没有关系我不知道,但1、3我觉得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在新浪微博上,网友《演员孙海英》发出这样一条微博:(纪念毛泽东这篇讲话六十九周年) “美国人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党的奋斗目标,就是推翻独裁的国民党反动派,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制度,使全国人民能享受民主带来的幸福。我相信,当中国人民为民主而奋斗时,美国人民会支持我们。”(毛泽东,1944年与到访延安的美国代表团的讲话)
上面这些微博,均为网管所屏蔽。
如果没有出错,这位孙海英应是知名演员吕丽萍的丈夫,曾热播的电视剧“激情燃烧岁月”主人公石光荣的扮演者。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