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当中国教育遭遇外国教育(图)

 2013-10-24 01:1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williamhill官网 2013年10月23日讯】旅美中国学者高钢坦言第一次遭遇美国教育时,就被吓了一跳。这是怎样的教育呀?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排位。上英语课,题目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物理课,作业是研究城市照明系统布局;上德育课,居然是让孩子从爱护小动物开始……这还只是美国教育的棱镜一角。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国外教育展现出的,都是与中国截然不同的“西洋景”。

反观中国教育,孩子们在课堂上坐得笔直,每天把死记硬背的作业写得一丝不苟,这究竟是教神圣与威严规训的结果,还是压抑和束缚后的产物?孩子们每天要面对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却常常难以面对美好的自然、肩负个体的责任、拥有良好的情操,这究竟是个体成长的遗憾还是社会文化的缺失?

“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一位国外教育学者曾这么说。那么,中国教育存在哪些缺陷?任何教育都各有长短,国外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差别在哪些地方?我们又该怎样审视为孩子提供的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知识投资还是人格培育?

如今的中国教育似乎正在走进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一面是把孩子时时捧在手心,骄纵成性的“蜜糖式教育”,一面却又棍棒交加,动辄对孩子施以“虎妈狼爸”不可侵犯的威仪。威廉亚洲官网 的《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发展报告》揭露了当下中国家庭教育面对的尴尬现实:92.3%的家长称教育孩子很难,其中,“棍棒”教育受追捧、父母与孩子间平等交流方式缺失造成家庭“冷暴力”、教育投资不惜重金但重智力轻情商……

在越来越提倡爱的教育的年代,“棍棒式”教育回潮,体现出的正是中国式教育的问题。在一些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骄纵导致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有的甚至丧失了基本生存能力。在这种情境下,传统“棍棒教育”有所抬头,“狼爸虎妈”的严苛教育模式受到追捧。

不管是棍棒教育受追捧,还是家庭冷暴力横行,教育投资重智力轻情商……最终反映的都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为了让孩子获得世俗的成功,包办了孩子本应该做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物质享受方面,对孩子“百依百顺”。其结果就是忽视孩子的人格、身心发展,孩子在独立性、责任心方面存在严重缺失。

反观国外家庭教育,重视品格与道德修养,注重塑造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心,而非简单的知识训练,这些自不待言。比如,美国家庭很鼓励孩子乐于助人和为公众服务的行为,教育孩子从小就应对身心残疾者给予同情和帮助,并广泛提倡要爱护小动物。英国家庭则十分提倡为社会服务和遵纪守法的精神,许多家长都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危机感和对社会、对别人的责任心。即便是在日常的个人品格、道德教育上,国外家庭与中国的教育也截然不同。比如,对于诚实的教育,中国家庭容易流于口头和形式,而美国家庭对于诚实往往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中国家庭的老人常调侃孩子碰到什么好东西就要赶紧去抓,而美国的幼儿教育口头禅则是“不要碰”,这不仅是事关礼貌,也是在教育孩子尊重别人的财物所有权。

对于不同文化之间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也有过类似观察。他在《吾国与吾民》中写到,布朗的母亲在他临行时嘱咐他要“抬头挺胸,坦率回答别人的问题”,然而中国母亲与儿子分别时最多的嘱咐却是“不要管人家的闲事”。这是70多年前的记录和观察,但时间走到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似乎还停留在老地方,是否应该来一次系统梳理和反思呢?

学校教育:自由创新还是应试填鸭?

说到学校应试教育,恐怕很多人都不会忘记一位中学生国旗下的演讲。2012年,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猛烈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由于语出惊人,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这或许只是应试教育压抑之下的极端案例,但它也足以映照一种现实:那就是应试指挥棒下,学生只是应试的机器,而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学习的唯一目的成了考试,而不是探求知识的奥秘;学校教育不是为了孩子的心智成长,不是为了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只是为了获得高的升学率。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教育流水线上的产物,他们不再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不再需要个性,而只需要跟着老师亦步亦趋。这种教育方式造成了中国学生对学习的普遍反感与厌倦,一个比较普遍的案例是,老师为了激励学生认真读书,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现在好好读书,以后考上大学就可以不用读书了——学习似乎不再是为了掌握知识与技能,反而是为了不学它——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回过头来看美国的学校教育。虽然他们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却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或许很难说清孰优孰劣,但教育的结果却一目了然。一位走进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中国留学生就曾说:“我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他的感受正是两种不用教育体系造成的人之间的差异。如果在求知的旅途上,学生是一个主动的求知者,而不是知识的容器,被动接收书本的教条和老师的答案,那么他在寻求知识时不仅能获得自我证明的快乐,更能一天天建立起自信、自尊,培养独特的眼光和独立的头脑,将来才可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由地开拓人生。

社会道德培育:口头说教还是责任践行? 

除了在知识训练上,美国教育不会把孩子关进知识的牢笼,他们更不会为了一味强调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德行的培育与公民责任的践行。

当然不能说中国教育忽略德行培育,恰恰相反,中国的日常教育里常常充满了道德的灌输与说教,但很多时候,它们只是落脚到虚无缥缈的精神倡导,只是满足于一种口号式的宣传与树立道德标杆,却很少落实到行动上的践行。特别是,一旦道德培育、公共责任践行与应试教育冲突,那么往往就是应试先行,只要学习好,道德、品格培育与社会实践只能让位。这与国外教育中,品德教育与公共责任培育占教育很大权重,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人就认为,人不是天生就有什么高尚情操的,高尚的情操需要培养教育,甚至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教育、陶冶和训练。于是,他们会一边用各种方法“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们去追求真善美,同时,也会用一些强制性手段教你去做一个好人。这与我们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似乎有些不同。

美国的高中毕业生要想顺利毕业,要想进入大学,必须拥有作为志愿者在社区进行服务性工作的经历,参加这种“义务劳动”的时间要达到规定的标准。一位美国大学的系主任就曾表示,他录取学生的时候,非常注重“志愿者服务时间”这个指标。他说,一个孩子能否关注他人的命运,关注社会的需要,是这个孩子今后能否有大的造诣的前提条件,不管他研究的是什么专业,他都需要把为人类工作当成目标和动力。

敦促和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前进的根本途径,只有接受过真正独立、自主与践行公共责任的人,才可能更深入地了解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他们也才能充分运用所学,既依存于社会,又自觉地爱护社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作者博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