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铊中毒案”,律师启动追责程序(图)

【williamhill官网 2013年08月15日讯】今年4月发生的复旦投毒案,使沉寂多年的清华大学19年前的“朱令铊中毒案”重回公众视野。近日,朱令家人委托的律师向清华大学发出律师函,这也意味对该校启动了法律追责程序。

今年4月,上海高校复旦大学的投毒案,使19年前发生在清华大学的“朱令铊中毒”案重回公众视野; 5月,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春光接受朱令家人委托成为代理律师。据李春光向德国之声透露,8月9日他已向清华大学投递了他和另一位律师共同签署的《律师函》,追踪系统显示8月10日清华大学校方已经签收,这也意味对该校法律追责程序正式启动。

1994年,时年20岁的清华大学化学系二年级学生朱令首次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未能在入院医院查出病因。1995年3月,朱令再度出现严重的腹痛、脱发、肌肉麻痹以及呼吸衰竭等症状,一度生命垂危。朱令同学通过互联网向国外医学专家求助,最终被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铊中毒。1995年北京警方立案,锁定朱令同寝室同学孙维为唯一嫌疑人,问讯多个小时后将孙维释放。1997年,在公众压力下北京公安局首次拘审孙维,孙否认投毒;1998年,北京警方宣布无确凿证据,案件结办。2006年,孙维移居美国,多次公开声明自己没有投毒。

今年5月,重回公共话题的“朱令案”一度成为网络最热门话题,民间追责声不止。在美华人还曾发起白宫“请愿”活动,要求美国政府驱逐此案当年的嫌疑人孙维,以让她回国接受重新调查。中国官方在网络上全面封杀“朱令案”消息,但网络封杀未能阻止公众热议,相继有网友人肉搜索出相关人员家庭背景和剖析案情。5月7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指中国网民质疑较多的一点是孙维显赫的家庭背景,疑权力干预了司法。5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透过官方微博回应:“专案组始终坚持依法公正办案,未收到任何干扰。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碍于证据灭失等客观因素,此案最终无法侦破。”

香港《苹果日报》在报道中称:北京公安在1995年立案,并锁定嫌疑人为朱的同学室友孙维,因为据称孙妒嫉朱,且是唯一有机会接触铊、同时又与朱密切接触的人。该报道还历数孙维家世:爷爷孙越崎是民革中央名誉主席,95年去世前深得时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敬重;堂叔孙孚凌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父亲孙大武是民革中央委员。

对清华大学的法律问责程序启动

另据今年5月6日,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报道,朱令的父亲吴承之透露,根据公安部的一份材料,朱令案已1998年结办。1998年8月25日,公安机关告知朱令父母,由于证据不足,解除对孙维的嫌疑,并取消之前对她的出国限制。而朱令父母2008年曾向北京市公安局提出申请公开朱令案的侦破过程和结果,被北京市公安局拒绝。李春光也向德国之声透露,早在两个月前,北京市当局已对代理人和家属要求信息公开的申请给予答复,本月内将启动行政复议程序。

李春光认为时隔多年之后,“朱令案”背后依然有强大的社会背景,但无论如何,对清华校方的追责应该是为朱令追索正义、最为可行的第一步:“从各个角度来看,一个清华大学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在校内发生了‘被投毒事件’,而这种物质又很特殊,清华大学又有这种物质,我们觉得从人、事、时间、地点上,几个要素都和清华大学有直接的关系,我们觉得清华大学应该对这个事承担相应的责任。清华大学只在早期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后来长达10几年的时间也无所作为,即使在这个案子引起社会重新关注后,清华大学也置若罔闻。”但李春光也表示此次的《律师函》并没有明确的诉求,目前希望与清华大学先建立起沟通的渠道。

网友“剑峰1102”评论道:“真凶得不到严惩,这是关注朱令中毒案的人们最不愿看到的结果。对校方的追责是应该的,毕竟负有管理等方面的责任。但是当初没有及时破案的责任,不应该追究吗?社会呼声那么高,为什么就不能重启调查?究竟有无不利于侦查破案的人为因素?疑云难散!”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