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2013年06月22日讯】一部《问君能有几多愁》将李煜这个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亡国之君的故事展现在大众眼前。场景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个痴情风流的才子皇帝让多少后人叹息,惋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为他带来了无数赞誉,也带来了最终死亡的凄哀苍凉的千古绝唱至今还回荡在人们耳边。
诗词惹来的灾祸导致他屈着身子死亡。他那不平凡的死,是他几十年不平凡一生的总结,也是他的必然结果。他的死让人不由想起了卡夫卡的一句名言:“他死了,耻辱却留在了人间。”
可怜薄命做君王
有关李煜幼年生活的资料极端缺乏,即使是演义小说中也很少涉及。但是毫无疑问,他的很多性格、作为都继承自他的父亲。李煜的父亲李璟,《江南野史》里说他“音容闲雅、眉目若画。尚清洁。好学而能诗。天性儒懦,素昧威武”。李璟是李煜祖父唐烈祖五个儿子中的老大,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者,可他秉性疏懒,不求功名,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个儿子。据说他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居然再三上疏推辞,恳请父亲不要立他为太子。
李煜遇上这样一个秉性疏懒、酷爱美丽,总是在长短句世界里企求超脱的父亲,必然要受到极大的影响。实际上,李煜同样没有当一国之君的野心。他出生于七巧节之夜,生来相貌就不平凡:广额、丰颊、骈齿(两颗门牙并在一起生长)、一目重瞳(一只眼睛有两个瞳孔)。少聪颖,悟性高,喜学问,工书,善画,精通音律。像他父亲一样从小就有用文字构筑意象世界的天赋,写得一手好诗词。从而深受他父亲的喜爱,但是他却没有一丝想当皇上的野心。
李煜毕竟是生长在王宫之内,他必然耳闻或目睹过很多争夺王位的手段。他23岁的时候,其兄李弘冀就派人在酒中下毒鸠杀了亲叔叔李景遂,而李弘冀本人又在一个月后不明不白地暴卒,这些情况给胆小又比较善良的李煜心中投下了可怕的阴影,从而进一步地把他推向了文人学士的道路。他出于避祸的心理,故意躲开政治,一任自己埋首于子曰诗云,写诗填词、琴棋书画、歌舞和山水之中,久而久之,这种每天的作业,逐渐占据了他的整个生命。相比起他的父亲,李煜的诗词更加深入,对事物的感受也更加细腻。原因就在于,他从小就在用诗词歌赋来逃避政治上的压力。
结果命运偏偏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最无野心的李煜偏偏继承了皇位,原因很简单:在他前面的几位王子已经先后死亡。但是,他从一上台开始,就面临着宋朝的严重威迫,面对极大的政治压力,李煜再一次躲进了诗词歌赋的世界里,直至亡国终止。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在金陵皇宫的轻歌曼舞声中,在对诗词书画的迷醉中,唇红齿白的李煜转眼间长成了风流倜傥的翩翩美少年。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样一位才情双全的皇太子,他的婚姻大事自然有不少人为他操心。那时候,婚姻严格地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轻人的婚事都是父母一手操办。而李煜作为皇太子,他的妻子也就是以后的皇后,一朝国母,自然不能掉以轻心。他的父亲中主李璟选来选去,选中了当朝权贵,南唐的开国元老周宗之女作为未来的皇后。周宗不仅是与李璟共同打江山的开国功臣,而且极善于为人处世和经商之道,所以又富又贵,人缘还极好,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权臣富贾。中国封建社会历来讲究政治联姻,从王国民族之间的“和亲”到豪门巨贾间的结亲,无不反映了这种政治联姻的广泛存在。周宗之女能被李璟选中做儿媳,一方面归功于她自己早就美名远扬;另一方面也得归功于她老子的倾朝权势。李璟此举,既是为儿子选妻子,也是拉拢周宗以巩固朝廷,可谓一箭双雕。
周宗之女小名娥皇,生得明眸皓齿,极为秀美,早就美名在外。但封建时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这样一位美丽的未婚妻,李煜却从未曾谋面。直到洞房花烛夜,挑开红盖头,李煜才得一睹芳容。而这一眼,就牢牢系住了他那颗风流多情的心。新娘的美,超乎他的想象,只见她:双目流盼,明净澄澈;樱桃小嘴别致玲珑;如云乌发,高高挽起;如玉脖颈,颀长优雅;纤纤素手,如削葱根。他乍一见娥皇之美,不由丧魂失魄,只觉她比书中读到的西施、王嫱、飞燕、玉环还都生动美丽百倍。
李煜皇后周娥皇
而娥皇这边,李煜的文雅俊秀也大出意外。早就听说这位皇太子丰神秀仪,天生骈齿重瞳,很不一般,但她想向来皇子皇孙都十分娇贵跋扈,这位天生异相的皇太子肯定更加盛气凌人,难以侍候。不料一见之下,竟是这般温文尔雅。两人双手相握,一会儿深情对视,一会儿又害羞地避开对方灼热的眼光,千言万语竟成无语。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李煜,聪慧伶俐的娥皇,一时都成了哑巴。良久良久,李煜才从肺腑中迸出一句:“与子偕老。”这一年,李煜18岁,娥皇19岁。他们在婚礼上一见钟情,先婚后恋,演出了一段缠绵悱恻、如膝似胶的爱情故事。
娥皇不但容貌秀美,而且还通诗书,善歌舞,精音律。一手琵琶,更是弹得出神入化,如鬼泣神诉。后来她在为中主李璟祝寿时弹琵琶助兴,中主大为欣赏,高兴之下,把一具珍贵的烧槽琵琶赏赐给了她。据说这具琵琶是用汉朝末年著名的文人和学者蔡邕的焦桐制造的,形状精美,音质极好,是一件无价之宝。娥皇视之如命,与它形影不离。
与娥皇结合,犹如在李煜的生命之泉中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他那孤寂单调的生活从此变得摇曳多姿、绚丽多彩。他们相依相偎,如胶似漆;他们赏花吟月,吟诗填词,轻歌曼舞,浅斟低唱,过着神仙一般快乐的逍遥日子。有时娥皇回娘家探亲,李煜就急得如坐针毡,虽只三两天的时间,在他却如三年两年。
娥皇的才情,在李煜的爱情滋润下大放异彩。她精通音律,不仅能歌善舞,还可以自编舞曲。李中主把那把名贵的烧槽琵琶赐给她,可算是赐对了人。李煜夫妇二人,经常诗词唱答,填词作曲,琴瑟合鸣。据说有一次娥皇为邀李煜共舞,当即制成两支新曲,命名为《恨来迟破》和《邀醉舞破》。如此即兴作曲,若不是具有相当深厚的音律知识和音乐禀赋,无论如何也是作不出来的。
李煜登基是在公元961年,即他与娥皇婚后的第八个年头。从此李煜由皇太子登上龙座,正式成为一国之主,人称李煜。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李煜才开始叫李煜,在此之前他叫李从嘉。李煜成为国主,娥皇也就相应地成为皇后,人称大周后。此时,他们已经有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长子仲禹已经5岁,次子仲宣刚好1岁。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在经历了几十年偏安一隅的生活后,强大的北宋终于下定决心伐唐。很快,李煜的王朝就在北宋的铁骑之下灰飞湮灭了。李煜也由帝王之尊一变而为阶下囚,真如从天堂掉进地狱一般,其生活之悲惨,心境之凄惨,心境之凄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太祖怕他不甘作刘禅,怕江南旧臣聚在一起议论恢复家国之事,因而根本就不让他们有相聚的机会。李煜满腔愁苦,无人可诉,自是更加愁肠百结,寝食难安了。自成降虏以来,他被幽禁于礼贤宅中,无事可做,终日面对的只有自己的心灵,这让他有的是时间去剖析自己的过去,回忆以往的岁月,怀念故国江南。而这一切又正如他自己词中所说的那样“往事只堪哀”,思前想后,他的心中只有愧悔及对以往的无限留恋。愁苦既无人可诉,那就只有自我排遣了,可是只要头脑清醒,此等亡国灭家之恨,如何能够淡忘?罢,罢,罢,不如借酒浇愁,一醉如睡,万事皆抛。于是李煜终日执杯痛饮,酩酊大醉,以此消磨时日。可一旦酒醒,又陷入更深的悲愁之中。
李煜内心本就苦不堪言,何况还要承受来自太祖及群臣的明讽暗讥?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寒微,是一介武夫称帝尊,他的个性与李煜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虽然对李煜没有多加论罪,以示宽大,但对他不肯入朝一事一直耿耿于怀,难以完全谅解。他自灭掉南唐后,迅速吞并了吴越,实现了一统江山的宏图。功成名就之人,难免心高气傲,何况他贵为万里锦绣山河之主?有时闲极无聊,太祖便宴请群臣,谈笑做东。他素闻李煜才名,每逢这时,定会邀请李煜前来谈诗论词助兴。李煜不敢不去,去了也不敢不谈,而一旦谈开了,以他一颗赤子之心,往往就诗论诗,不计其他。所以通常是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大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势头。太祖心有所忌,时不时地便会把话题荡开去,暗暗地用他丧国亡家的心痛来刺激他。
宋太祖虽然不能完全释怀李煜过去对他的“不恭”,到底他也是一位开明君主,颇有明主风范,并没有过分地难为李煜,只是有时有意无意地揭一揭他的伤疤以满足一下自己的征服欲而已。可是就在李煜投降的当年秋天,他就去世了,由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称为太宗。他登上龙座时,按惯例实行大赦天下,李煜也因此而被去掉了带有侮辱性质的“违命侯”的封号,进封为陇西公。官位是增加了,但实际待遇并没有任何改善,反而有所下降。在太祖时,因李煜天天饮酒,太祖怜他际遇,特地每日给他供酒三石。赵光义继位后,下令停止供应。多亏有朝臣为李煜求情说:“不让李煜饮酒,他该如何度日?”太宗这才答应继续给李煜供酒。
李煜自幼奢华惯了,靠宋朝的俸禄度日,自然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江南带来的金银珠宝本就不多,大部分还贡献给了普光王寺,带到汴梁的就更少了,用了一些时日也就花光了。李煜只好忍辱含垢地向太宗诉贫,太宗无奈,很不甘愿地下诏增加李煜的月俸,并赐给铜钱300万。心里却十分嫌恶李煜不知足。尔后赵光义又多番折磨李煜。
又一年七月初七到了,这是后主自作降虏以来的第三个生日。也许是有某种预感吧,这一天,小周后及其他所有入宋的嫔、妃、宫娥们都不约自到,大家凑在一起为后主祝寿,也为自己“乞巧”,并且各按所长,吹笙抚琴,歌舞助兴。大家轮流举杯向后主祝酒,后主强颜欢笑,一一接受。可他心里,实在有如万箭穿心。昔日自己在金陵时,每年生日这天,是如何喜气洋洋、富贵温柔啊。现在宫娥们不忘旧情,赶来为自己祝寿,可她们心里,一定也是十分凄凉的吧!他抚今追昔,感慨万分,当下要来纸笔,一挥而就了一首《虞美人》。
正是这首《虞美人》彻底激怒了赵光义,暗中赐下了毒酒,终于害死了李煜。一代词人就此而亡。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