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太阳神”施正荣的升起和陨落(图)

 2013-05-23 12:3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路透香港5月19日 - 2010年在澳洲悉尼,中国太阳能面板生产商尚德电力的创始人施正荣给大学生做了一场演讲,现场座无虚席。他在演讲中列举了帮助其事业成功的几位重要人物。

有两个人被特别提到:杨卫泽和王荣。两人都曾任江苏省无锡市市委书记。

10年前,施正荣在悉尼一家太阳能公司做研究主管,这家公司是从他念过研究所的新威尔士大学分离出来的。当时的他已取得澳洲国籍,过着舒适的生活。他曾经对《财富》杂志表示,“我之前并没认真想过要离开。”

无锡市政府却另有想法,想利用政府扶持和融资的承诺吸引施正荣回国,看他能否帮助在无锡打造一家太阳能面板生产企业。

施接受了邀请,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把尚德电力(STP.N: 行情)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面板生产商之一。“我一直很幸运,”他在2010年那场悉尼学生演讲中说道,“我的一生都非常顺利”。

**战略性产业的衰败**

如今,中国“太阳神”施正荣的生活一点也不顺利。去年8月,尚德董事会迫使他辞去CEO一职,今年3月又废除了他的董事长职务。施正荣称董事会废除其职务的做法是“错误且非法的”。

尚德的债务达22亿美元,其中包括于3月15日违约的5.41亿美元可转债。五天后,其中国主要业务--无锡尚德提交破产保护申请。

在巅峰期间,施正荣及其家族信托持股约30%的尚德电力在纽交所的市值高达160亿美元,而现在只有约1亿美元左右。在此期间全球光伏行业亦几乎全军覆没,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巨幅下挫。尚德电力的衰败还与中国政府将太阳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作为“战略性”产业的政策密切相关。

5月14日在上海举行的一个太阳能会议上,施正荣对尚德的衰落表达了悔意,他说“十二年前我回国为了实现理想,以尚德为荣。但是现在很遗憾的是,我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对50岁的施正荣来说,尚德的没落令情况更加复杂。尚德电力股东提起诉讼,令施正荣在加州北部地方法院成为被告。诉讼指出,施正荣在避税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了一家公司,向尚德电力供应生产太阳能面板的关键原材料--多晶硅。

诉讼还指出,施正荣在两家公司间设立了合约,合约条款牺牲尚德电力以成就他个人利益。施正荣及其律师代表均未对此发表评论。尚德电力也拒绝置评。

路透从一名了解第一手情况的消息人士得知,尚德电力已经针对此事发起了内部调查。

施正荣的起落证明可再生能源产业不成熟的特性。尽管太阳能产业可能有益于环境,但Sanford C. Bernstein & Co的资深分析师Michael Parker说,迄今为止其已经成为“向西欧和北美政府榨取高达250亿美元补贴的机制。”

过去五年,该产业在压低太阳能制造成本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施正荣对此曾做出自信预测。不过,这一产业仍严重依赖补贴,而目前全球各国政府却面临减少财政支出的压力。

在中国,从中央到很多省市的各级政府对该产业的长达十年的扶持,造成太阳能产业产能远远超过需求。

欲浏览尚德电力重要营运数据相关图表,请点选(link.reuters.com/nam87t)

**市委市政府播下的‘种子’**

2011年3月,施正荣对市委书记杨卫泽到访尚德备受好评的无锡新总部表示欢迎。“尚德,”施正荣称,“是市委市政府播下的一颗种子。”

对中国太阳能产业的股东来说,这颗种子变坏了。类似无锡给予尚德的直接政府扶持在中国遍地得到复制。赛维LDK(LDK.N: 行情)和英利绿色能源(YGE.N: 行情)等中国太阳能公司过去十年依靠补贴融资扩建产能。

随着产业景气衰退,一度帮助建立起这些大公司的地方政府,如今却正在向这些公司提供救助。

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扶持,在海外激起了强烈的涟漪效应。来自中国太阳能面板制造商的激烈价格竞争,已导致中国与其最大交易伙伴之间产生纠纷。这些厂商目前受到产能过剩的困扰。

美国去年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征收反倾销税。欧盟执委会在5月8日表示将采取类似行动。欧洲对于太阳能面板的需求占到全球的一半。美国和欧洲均指责中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太阳能面板。

中国对于这个行业的积极扶持,使美国等其他国家跟进的压力加剧。不过偶尔也会适得其反,硅谷太阳能公司Solyndra的案例就是如此,美国政府曾向该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贷款担保予以支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时声明,“我们知道,掌握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国家将引领21世纪。”

Solyndra在2011年9月申请破产保护。

无论未来如何,中国太阳能行业的现状用尚德一家竞争对手的话来说就是“残酷的现实”:产能过剩、恶性价格战、贸易冲突、债务违约和破产。目前政府正在救助垂死挣扎的公司。如果无锡这么做了,尚德或许还有救。

**崛起**

施正荣出生在江苏省长江上的一座小岛上,上学期间成绩一直很好,这使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中的一员。

继1983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并取得学士学位,又在1986年于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后,施正荣被选中派往海外继续深造。

他原以为自己会被派往美国,但最终却被送到了澳洲。就在这个此后被他戏称为“当时地图上都还不知道在哪儿”的国家,他开始了攻读电力工程博士学位的求学生涯。

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求学期间,施正荣在低调和蔼的处事风格与强烈的求胜欲之间把握得很好。他与少数几名研究生同学共同使用一辆二手车。“你总是能分辨正荣何时开过这辆车,”施正荣的同学Michael Taouk称,“因为播放机里留着一盒‘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之类的磁带。”

施正荣仅用了两年半时间就拿下了博士学位,之后又取得了澳洲国籍。

留学期间,施正荣遇到了其生命中的贵人--全球最杰出的太阳能科学家之一马丁·格林(Martin Green)。1989年的一个下午,施正荣敲开了格林的办公室大门。“(我)很幸运,当时他在办公室,”施正荣后来回忆道。

1995年,在格林的帮助下,施正荣成为一个开发下一代太阳能技术的大学项目的研究副主管。施正荣很开心与行内杰出人士共事,直到无锡一名官员的前来拜访。格林拒绝就此事置评。

**中国企业**

在政府将出资协助成立公司的承诺之下,施正荣于2000年回到中国。他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写出一份200页厚的业务计画。“我从没写过业务计画。我很佩服自己,”他在2010年回忆道。无锡政府控制的多家企业出资600万美元,取得成立公司75%的股权。施正荣自己出资40万美元。据曾经在尚德任职的员工表示,这些钱主要是借来的。尚德就这样诞生了。

随着世界各国当局开始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可再生能源逐渐炙手可热,特别是光伏。在政府大量补贴的支持下,欧洲的光伏产品需求高速成长,尚德的销售及盈利开始上升。

施正荣曾公开感谢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一直力挺他。根据知情人士表示,当光伏需求增加时,杨卫泽安排国有银行提供贷款,以利尚德扩大产量。在2010年那场悉尼演讲上,施正荣形容杨卫泽是他的“恩人”之一,并说杨卫泽可望“很快又要升”。他没说错,三个月后,杨卫泽成为江苏省南京市委书记。

路透未能联络到杨卫泽与王荣对此报导提供评论。

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尚德为当地人口提供就业,为当地政府纳税,亦向当地银行取得数以10亿美元计的贷款。而就业及税收这两项,是中国共产党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

在2000年代中期,对于尚德的发展策略和方向,施正荣与代表国有股的一些董事会成员产生冲突。但无锡的最高层官员支持施正荣。在尚德前往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之前,施正荣将其他初始股东的股权买下。

施正荣之后接受专访时表示,从那个时候起,“我觉得自由了。”

有一段时间,一切都很顺利。2005年12月,尚德成为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的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集资4亿美元。2006年,施正德获选为中国中央电视台颁发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并且安排格林教授搭机飞到中国,为他的爱徒颁奖。

到2009年,尚德已成为全球最大光伏组件制造商,年产能达到1,000兆瓦(MW),足以供应美国100万户家庭用电。施正荣获得众多名人赞扬,包括致力于气候变迁议题的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前副总统戈尔。

施正荣一些过去的旧同僚认为,这些知名度让他冲昏了头,他觉得在政府的力挺之下,他不会出错。杨怀进曾经参与尚德的创办,他目前是海润光伏(600401.SS: 行情)的总裁。

“施博士是被捧杀的,”他对路透表示“他是位科学家,不是企业家。”

**全军覆没**

尚德和整个光伏产业所遭遇的问题,其实就是全中国各地竞相复制同样的增长模式。中国政府曾在2006年时宣布,把再生能源作为五年规划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于是乎,地方政府和官员立刻一窝蜂涌入其中,创建了许多新公司,导致中国光伏面板生产企业在2010年末时达到123家之多。

产能的极其迅速扩张,使得中国太阳能领域从十年前的基本一片空白急剧膨胀到45GW(吉瓦)。以尚德为首的许多运营商在增扩产能时都是基于某种一厢情愿的推断,即全球范围内的再生能源补贴政策释放出大量的太阳能面板需求,并且这种需求会源源不断。

2008年末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随后欧洲也发生债务危机。然而就在2009-2012年期间,施正荣大举增加产能,从1,000MW(兆瓦)猛扩到2,400MW。扩张所需的资金大部分都来源于地方银行提供的短期贷款,其数额截至2012年3月止总计达15.7亿美元,同期公司的股本价值却只有8.03亿美元。

施正荣当时获得了无锡市政府的支持,杨卫泽彼时担任无锡市委书记。换句话说,那时候没有银行会对“太阳神”的贷款请求说“不”。

麻烦接踵而来。到2012年初时,整个光伏产业已经严重饱和,身处其中的尚德苦于亏损不断攀升。消息人士透露,施正荣与董事会在那段时期愈发对立冲突,比如对待一些关联交易,董事会成员认为他们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

其中一个显着例子就是尚德与其合伙人GSF Capital Pte Ltd的冲突。尚德曾在2012年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报告中指出,GSF Capital是Javier Romero和其妻子共同拥有的公司。Romero曾经是尚德在西班牙市场的代理商,双方组建了一家名为Global Solar Fund Sicar的合资企业,专注于在义大利开发使用尚德面板的太阳能专案。

根据SEC档,尚德持有这家合资企业79%的股权,施正荣和GSF Capital则各持有11%和10%。

该合资企业从中国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获得5.54亿欧元的融资。国开行要求尚德提供贷款抵押,但尚德不愿意在其日益恶化中的资产负债表上计入这笔负债。因此GSF Capital介入此事,或其称介入此事,即以5.6亿欧元的德国公债作为抵押品,而尚德则是为国开行这笔贷款提供担保。

去年8月,尚德宣称GSF对其进行欺诈,因没有按照约定提供这笔债券,这意味着尚德不得不自己履行贷款保证。在声明发布后的数日里,尚德股价暴跌逾37%,随即施正荣也辞去了CEO的职务。

今年3月,尚德董事会又迫使施正荣辞去董事长职务,而就在两周后,尚德的无锡公司即申请破产保护。尚德还在3月与GSF达成和解协定,GSF Capital将在GSF Sicar的10%股权售予尚德和施正荣。据熟悉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尚德正寻求出售其在GSF Sicar中的股权,以帮助偿付债务。

据路透所获的诉讼档,尚德在美国的股东正在加州北区地方法院对施与几名尚德董事会成员发起一宗集体诉讼。他们指控尚德对GSF Capital所成立合资公司的披露存在误导性。

知情人士透露说,施离开执行总裁的位置后就开始受到公司内部调查。调查侧重于尚德与其多晶硅供应商之一亚洲硅业(Asia Silicon Co. Ltd.)之间的交易往来。施目前持有亚洲硅业超过90%股权。多晶硅是生产太阳能电池和面板的一种原料。

亚洲硅业也是尚德股东去年12月在加州北区地方法院提起诉讼的焦点。该项由一位名叫Kent Ji的尚德股东提起的诉讼针对的是施与其他四名现任或前任尚德董事会成员,指控尚德一直在以有利于亚洲硅业的条款向其购买多晶硅。

在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档中,尚德未披露亚洲硅业的所有人情况,将其描述为一家被独立拥有的私人公司。

Ji指控称,尚德向亚洲硅业提供免息贷款与预付款,牺牲尚德利益为施正荣个人牟利。这宗诉讼称尚德在2007年1月给予亚洲硅业15亿美元的16年“照付不议”购买合约,尽管其直到2009年上半年之前都没向尚德交付过多晶硅。

Ji的律师拒绝评论。施正荣和尚德的辩护律师也未回应相关询问。

多名太阳能行业的高管告诉路透,那些年太阳能面板生产商锁定“照付不议”合约是常见的事。根据这类协定,买家可以选择接收产品,也可以支付一定金额选择拒收。这个做法当时看上去无可厚非:由于那时供应短缺,加上欧洲对中国光伏元件需求飙升,多晶硅的价格一路大涨。

**游戏终结**

施在他一手创造的尚德电力是否还有未来尚未有定数,尚德能否在中国太阳能行业的衰落中幸存下来也没人能说个准。与施关联紧密的无锡政府目前正试图维持尚德的生产运营,并力求保住它在当地所创造的数千个就业岗位。尚德在3月21日发出的一份声明称,法院为公司指定的债务管理者的“主要目标”是“重组无锡尚德债务,同时维系生产和运营”。

中国中央政府承认太阳能行业产能过剩,希望加以削减。如果尚德能争取到债权人的债务减免,凭它的规模也许能在这场产业洗牌中生存下来。亦有行业人士认为,最好的情况是把尚德资产卖给资产负债情况好一些的公司。

在2010年那场悉尼演讲结束后,一名学生问施正荣是否担心中国光伏业日益加剧的竞争,“任何新行业都会吸引很多投机者,”他说,“经过大浪淘沙,一些人将被淘汰,可持续者才能留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路透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