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
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这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先生提出的一个让无数人产生共鸣的“天问”,多少人绞尽脑汁,试图探寻这个答案,其中也不乏有见地的观点,但大都不得要领。我们不妨从国际金融的角度来做一番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创下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30多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速高达10%以上,而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只有2.3%,高收入国家2%都不到。同时,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6%,世界平均1.2%,高收入国家0.7%。中国的煤炭、钢铁、粮食、水泥、电力、汽车、手机、电脑、家电、造船、黄金、茶叶、肉、蛋等50多种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GDP增速快,人口增速慢,创造实体财富世界第一,按理说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应该有明显改善才对。然而,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相应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慢于GDP增速,国民人均收入仍处在世界后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场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铺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高科技产业,而把传统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产制造环节和部分低端服务业向外转移到新兴市场地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被纳入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体系和生产链条中。中国紧紧抓住这个产业变迁的机遇,确立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降低出口产品价格,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国一方面人为压低人民币汇价,一方面对出口企业给予出口退税等各种形式的补贴。在出口导向战略引领下,中国人不惜牺牲资源、环境和国民的生命健康,开足马力拼命生产,短短三十年时间,中国相继博得了贸易总额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名份,GDP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也正是这种不合理的刺激措施导致中国人辛辛苦苦创造的劳动成果被源源不断地白送给全世界,国民却长期处在小康的边缘,只见勤劳,不见富有。
长期汇率低估造成巨大贸易损失。两国贸易要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比如人民币面值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六种,2009年津巴布韦发行的新钞面额有10万亿、20万亿、50万亿和100万亿津元四种,如果中、津两国的币值相等,那么津巴布韦的一张钞票可以买下半个世界了,但事实并不如此。显然,两国要进行交易结算,必须根据两国货币的购买力确定一个兑换比例,这就是汇率。两种货币的汇率,等于它们的购买力之比。比如同样品质的一斤鸡蛋,在中国用人民币购买花10元,在美国用美元购买花5美元,那么,人民币对美元的均衡汇率就应该是2:1。若以2:1的汇率进行结算,双方谁也不吃亏,算是公平交易。如果人为规定人民币汇率只能是4:1,那么中国卖鸡蛋给美国就变成了买一送一,中国就吃了亏。反过来,如果中国人到美国买东西,按照这个低估的汇率结算,中国就要付给美国双倍价值的钱。按理说这个道理是非常浅显的,但世界上就是有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有多种测算方式和结果,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是购买力平价法,普遍公认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结果。为了明确各成员国在该组织中的权利义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都要对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比价进行测算。比如2007年该组织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3.4:1,也就是3.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但是,为了保持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低价优势,中国政府长期采取汇率干预政策,比如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979年为1.5:1,1986年为3.7:1,1994年初为8.7:1,15年间,汇率下调了480%。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控制在8:1以上的高位,从而把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变成了一种“贵买贱卖”的不平等交易。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知道为什么在中国凡是进口的东西都贵得出奇,大到汽车,小到皮包,在国外正常消费的东西一到中国就变成了奢侈品。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中国的油价全世界最贵,因为到国外买油要用美元结算,汇率低估使中国要花费数倍的价钱,这些多付的钱最后由消费者承担。黄卫东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的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和人民币实际汇率估算,中国每年因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的财富损失高达上万亿美元,1980-2008年的29年间,中国总计向国外无偿奉送财富近22.9万亿美元,最多的年份2006年高达2.9万亿美元,超过了当年全国财政收入。天量的财富白白奉送给外国人,中国人不穷才怪!
不断蒸发的外汇储备。如同一个家庭一样,不得不存点积蓄以应不时之需。但这个钱要适当,太少不行,万一来场大病你就会手足无措。太多也不行,再多的钞票不用来创造价值就是一堆死钱。外汇储备就是这样一种性质的财富,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货币。低价竞争使中国出口一枝独秀,长期的贸易顺差使中国外汇储备迅猛增加,截止2012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已经高达3.3万亿美元。这笔天量的外汇是摆在中央银行的柜子里睡觉还是拿来干点赚钱的买卖呢?摆着不动是一种巨大浪费,拿来投资吧?投什么亏什么,国家外汇管理局曾经拿出3400亿(数据不公开,此为标准普尔报告数)用来购买美国“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债券,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两房”被勒令退市,给中国造成4500亿美元的巨大损失。由于缺乏国际投资经验,中国在其他方面的投资也屡屡受挫,只好把这些钱中的一大部分用来购买美国国债,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5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高达11598亿美元,按目前汇率1:6.8计算,相当于78866.4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中国人借了给美国人6000多元人民币。于是形成了一个天大的幽默,一个尚有几千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中国家,成了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最大债主。勤劳的中国人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自己省吃俭用,却拿来补贴美国的高消费和高福利。在西方许多国家,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保障:免费的教育、高额的医疗补贴,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等,这些都有中国人的贡献在里头。根据美国人自己统计,平均一个美国人一生要购买5台冰箱,7台洗衣机,7部空调,8个微波炉,10台电视,15台电脑,12辆汽车;吃掉1.7吨猪肉,2.3吨鸡肉,2.5吨牛肉,5067根香蕉,12888个橙子,19826枚鸡蛋;喝掉942瓶红酒,12428杯啤酒,43371听饮料,6吨牛奶;离世时留下64吨垃圾。闲极无聊的美国人每年花在养宠物上的钱就超过500亿美元。而在中国,年收入不到2300元的人口还有1.2亿人,许多人日均消费不足1美元。不仅如此,美国人还拿着从中国借来的钱壮大军力,打阿富汗、打伊拉克、打利比亚,穷兵黩武,充当世界宪兵。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世界:中国储蓄率长期高达40%以上,而美国却不到5%。中国负责生产,美国负责消费;中国负责挣钱、存钱,美国负责花钱!如今,中国人不借钱给美国都不行了,因为不借钱给美国,美国人就要少买中国的产品,中国工人就没有活干。
各种出口补贴“肥水流入外人田”。为了鼓励出口,中国政府对出口企业给予了各种形式的补贴。前面提到的压低人民币汇价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补贴,一件东西成本100元,卖给本国消费者110元,商家可赚10元。在汇率高达8:1的情况下,商家以国际正常价格3.4元的汇价卖给外商,得到34美元。出口商拿着34美元到中国的银行换回34×8=272元,比卖给中国人多赚262元,这些多出来的部分从哪里来?从全国人民的口袋里来。因为在没有汇率低估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只要发行一个与当年GDP相适应的数额就能保障货币供应,由于人民币人为贬值数倍,每进来一美元就要换成数倍的人民币,这就是外汇占款。目前,中国外汇占款高达25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多发行的钱进入流通领域,必然导致国内通货膨胀。这些钱进入什么行业,什么行业价格就会飚升,最近十来年中国房价飞涨,各种农产品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罪魁祸首就是这些超额发行的钱。通货膨胀的结果是全体国民的财富被稀释了,钱不值钱了,30年前的10000元,到现在1000元都不值了。蒸发掉的9000元去了哪里呢?到了央行和出口商那里,等于全国人民勒紧裤带来支持出口创汇。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出口商赚的不是老外的钱,而是从全国人民的口袋里通过汇差“偷”来的。但是,出口企业真的能够赚到那么多的钱吗?也未必,因为汇率补贴对每个出口商都是一样的,而每个出口商各自面对的是外商的讨价还价,出口企业之间又进行价格战,竞争的结果是压低出口价格,从而把这部分从全国人民那里“偷”来的财富奉送给了外国进口商和外国消费者。
出口退税是国家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的制度,是一种间接的出口补贴。我国外贸出口快速发展,出口退税也随之快速增长,“九五”期间出口退税总额4265亿元,“十五”期间11944.47亿元,五年增长了2.8倍,到2011年退税总额高达8000多亿元,占中国当年税收总额的14%。除此之外,中国还对一些产业实行直接财政补贴政策。每年究竟补贴了多少,由于从中央到省到市县都有相关的补贴政策,根本无从知道全国每年用于出口补贴的钱究竟有多少,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有多大。我们只能从媒体公开报到中得到只翎片羽的信息——据媒体公开的数字,2008年仅中石化一家公司获得的亏损补贴就高达123亿人民币。如此庞大的出口退税和财政补贴,初衷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鼓励出口,然而,在激烈的出口竞争中,这些名目繁多的补贴大多通过降价出售转换成了外国进口商和消费者的福利。
中国财富外流的方式还远不止这些。在中国出口导向政策鼓励下,中国2011年出口总额达18986亿美元,按6.8:1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高达129104.8亿元,占当年中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26亿元的71.2%,是当年全国第一、二产业增加值268304亿元48%,就是说,中国每年将生产出来的一半左右的物品出口到了国外,一方面货币超发高达25万亿,一方面大量低价出口物资,国内通货膨胀想不严重都不可能。由于缺乏安全感,许多商人赚了大钱后选择移民海外,招商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近60%接受调查的千万富翁已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27%的亿万富翁已完成了投资移民。《中国奢华旅游市场白皮书》称,每年仅投资移民带走的财富就高达2000亿人民币。由于人们对中国教育的失望,每年有大量学子到海外高价留学,每年大约在外花费800亿人民币。贪官外逃也带走了大笔财富——央行报告说,1.8万不法分子携款8000亿元人民币外逃;境外赌博也导致财富外流——数据显示,每年中国人通过境外赌博等渠道流失的资金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此外,还有不愿在本土消费而到境外消费的也导致财富外流,如隐私境外旅游及各种公款出国旅游消费,造成国家的财富大量流失。
中国人为出口导向经济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除了前面所述贵买贱卖、外储缩水、通货膨胀、经济失衡等各种经济问题外,还付出了巨大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人力成本。由于无节制的开采,煤炭、石油、铁矿石成为净进口国,占全球36%的稀土储量却提供了全球90%的供应量,专家估计,中国稀土矿藏将在30年内消失。长期重生产轻治理,导致水源、土壤、大气严重污染,气候异常,灾难频发,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断,主要水系五分之二已被污染,四亿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长期的低价竞争,使很多企业不是依靠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而是依赖加大劳动强度,降低工资待遇等手段求生存,资料显示,中国工人工资水平仅为日本的1/24、美国的1/20,超低的待遇使国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内需不旺,就学、就医、住房成了最大多数人面临的棘手问题。……这一切不得不让人们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感到担忧。长期以来,中国重外需轻内需,过份强调出口创汇,忽略了国民民生的改善,导致一系列经济失衡和社会问题。然而,尽管中国在用自己的血汗补贴全球,但世界并不领情,全世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件70%以上针对中国,发达国家说中国产品太便宜,加工企业无法与中国竞争导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减少不合理的出口补贴,提高出口商品价格。连第三世界盟友也对中国一片怨言,因为中国的低价竞争排挤了别国进入国际市场的空间,抢走了别人发展的机会,夺走了穷人的饭碗。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如此高额的各种形式出口补贴,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之竞争,无奈之下只有举起反倾销的大棒。笔者认为,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建设急需资金、技术和人才,不惜一切代价招商引资、刺激出口也是符合当时国家利益的,意在牺牲短期利益获取长期利益。但是,在国家经济建设走入正轨、外汇储备成为灾患、国际竞争环境全面改善、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的今天,继续维持高补贴的引资政策和出口政策,就变成了牺牲长期利益换取暂时好处了,这样的做法肯定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光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转方式、调结构”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审时度势,从发展的根本战略上做出重大调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