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个笑话,老师上课时说,台湾学生刚开始和他去北京的时候,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们从小对北京的印象是来自于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书中的北平,进入店铺买东西,伙计立刻迎上来,端茶递水,小心伺候,末了如果东西买不全或者什么都没买,又是点头哈腰又是帮人叫车。
现实中,北京人用他们一贯盛气凌人的口吻对待客人,买就好不买免送,心情好就送个笑脸。这气势,难怪我们的同胞到了大陆会受到惊吓,但这对于我来说,至少跨出那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前都是正常的。买东西本来就是冷淡的钱物交易,又是谢谢又是笑脸,可能还觉得对方到底是什么居心。
只是,台湾人民真的比我们有「居心」吗?到处都有你付完钱的一声谢谢,啥都不买灰溜溜迈出店铺的时候,还会顺便带走一句谢谢,随便一个路人或者清扫的大妈,听出我的大陆口音,站着就能和我聊上一会儿,他们的「居心」是什么?包括之前一个陌生人送回我的两个大陆同胞,还是在路上已经没人没公交车的半夜,还有一个想把我从山下载到山上的机车大哥,当然,聪明如我,我没有接受人家的「居心」,事过之后,觉着颇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
但《艋舺》那一套体系也曾经在这片土地上上演过,凡事也没有绝对。
老师也说,他在往返两岸数次后,一直想去列一张表,如今的大陆人民,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他们的范儿究竟是什么?他们的思想变化到什么境地?那些年踏入大学的那一代执掌了国家,同时,那一代也用自己的经历去教育他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这些青年人是中国的未来,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真想把《京华烟云》再看一遍,看看这部充满民国范儿的经典。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