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常生活那些“想不通”的差异(williamhill官网 )
在美国生活几年来,很多朋友都关心地问我:“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能适应吗”?感谢朋友的关心,语言的确不同,现在中国已经普及英语教育,中国人懂英语的数量比美国人懂中文的数量要多,这个问题不难解决。至于文化和生活习惯,确实有很多不同,尤其是像我们这些“深入美国群众一线”有着“基层生活体验”的人,下面就盘点一下中美日常生活十大“想不通”差异。
(图:美国麦当劳店和中国的麦当劳,不一样吧)
一、见面礼仪不同:
中国人熟人见面,开口打个招呼,或者握手足够,美国熟人间,见面时多数情况下互相拥抱,限于男女之间、女人和女人之间。
儿子学校有两位黑皮肤的同学,妈妈也都是黑人血统,是教师职业,一来二去彼此像朋友一样熟悉,夏天在学校的活动中,又见到这两位女士,她们很热情“Hi,dear friend, how are you”一边说着,一边给我一个热情的“熊抱”,我心里特别地别扭,出于礼貌还是“逢场作戏”了。其实自己家人亲友,见面拥抱也就算了,外人干嘛拥抱?
二、直呼其名的称呼:
我先生的哥哥姐姐已经都有了孙子和孙女。按照辈分,我在这个大家庭中,已经是舅奶奶(英语称呼:Grand Aunt),可是从来没有人称呼我“Grand Aunt”,大姑姐的外孙女刚刚一岁开始学话,一张嘴就是喊出我的名字。在这个大家庭中我是几个年轻人的“舅妈”或者“婶婶”,从来没有人称呼“Aunt”。我婆婆的表姐83岁,按照辈分,我应该叫大姨,但是她始终坚持我直接叫她的名字。
我有很多朋友也在美国家庭中生活,同样都是被家庭成员直接叫名字。在美国环境,除了直系亲属称呼尊称,旁系的亲属和朋友间,都是直呼其名。这样也很好,直呼其名,不是不尊重,大家非常平等,都是年轻的!
三、一年四季喝冰水:
中国饮水以温热为主,美国人除了热咖啡,一年四季喝冰水,一年四季冰淇淋饮品,家里的冰箱从来没有断过冰块。很多美国家庭的小婴儿也喝凉奶,但是很奇怪,他们从来不胃痛。但是对于中国人的胃,似乎容不下美国的冰水。
每当美国亲朋好友向我讨教保持苗条体形的秘诀时,我都告诉他们:多喝热茶、热水,这就是“热水洗碗比凉水洗碗要干净”的原理,多喝热水,洗涤肠胃,他们还认为确实有道理!
四、吃饺子的差异
就像牡丹花是国花一样,饺子是中国的“国食品”,在美国同样受欢迎,饺子成为中国食品的代言。但是美国人似乎更愿意吃煎饺或油炸饺,和锅贴饺、炸春卷一起一直被视为美国最好吃食品之一。关于这种饮食习惯,去看看众多的华人精品饭店就可以看出(他们更加懂得美国消费者的口味),中国人喜欢的水饺,在美国已经变成煎饺,好端端的中国“小白鹅”,到了美国被煎成“黄色小鸭子”。每次为美国的俱乐部做“食品支持”的时候,我都是把饺子做成煎饺。
五、中国人饮食偏爱汤水,美国人喜欢吃干的。
中国人的饮食以蒸、煮、炒为主,各种汤品和粥,都列为美食之一,肉类以炖、煮、炒、煲汤为主。但是在美国,家家都有烤箱,食品多以烘焙、烤为主,即使有肉类,都是成块的,汤类食品较少。各种甜点、巧克力、油炸食品,都是“块状”。关于鱼的吃法,中国人的方法是清蒸、炖、红烧、鱼汤,美国的吃法是想将鱼头全剁掉,调料腌制鱼肉或煎或烤,再洒上柠檬汁。快餐店里炸鸡块和薯条非常普遍,这些都是“干货”。中国的馒头是蒸锅蒸出来的,美国的面包是烤箱烤出来。“干食品”造成美国有很多肥胖人士,但是少有高血脂、高血糖。如果想吃到像样的中国餐,要么自己做,要么去正宗的中国饭店。
六、审美眼光不同
中国的审美标准是“白”。于是有了“一白遮百丑”和“白富美”的概念,美国人不以白为美,以偏黄的古铜色皮肤为美,他们在夏天往往去太阳下暴晒,将白白的皮肤特意晒成“古铜色”。在我们国人眼里:印度人、除了眼睛大,皮肤不堪入目,在美国人眼中却是美丽的。越南、菲律宾人的古铜色皮肤、中国人的黄皮肤在他们的概念中,都是漂亮的。除此以外,他们并不认为,瘦就是美,有点曲线,甚至丰满、皮肤古铜才是健康的美。
七、一年四季牛仔裤
美国人喜欢牛仔裤,不管男女,除了规定场合的正装,他们一年四季都有牛仔裤,很多男士牛仔裤是一年四季的工作服。在冬天,牛仔裤可以牢固地保暖着身体,夏天穿牛仔裤的布料,难道不热吗?即使室内有空调,也增加能源消耗。在夏天,去街拍,看到女性牛仔裤(有的是短的)和吊带衫,满大街都是。很多品牌牛仔裤,如Lee,levis,在中国都是500元RMB以上的价格,在美国就是白菜价,打折时15美金。
八、大冬天穿短装
美国人身体健壮、穿衣随意,在大冬天很多年轻人仍然是短袖T恤,降温时就裹一件大衣,加上一条牛仔裤就可以过冬了。有时无法想像他们在隆冬的周末,上身裹着大衣,下身牛仔短裤,只要天气一升温到摄氏20度,短袖T恤飘满大街。在美国中部和南部地区,很少见到裹得像“粽子”的穿着打扮,有个朋友住在美国北部五大湖,应该是很冷的区域,也是一件T恤,一件大衣就可过冬。喝着冰水,穿着短装,在冬天能忍受吗?每个美国家庭的沙发上都有毯子,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披上毯子,像裹着被子,难怪不冷。
九、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中国有孝敬父母的优秀传统,对父母用“孝敬”一词。在美国是尊敬父母,这一点和中国相同,但是不同的是,美国父母不是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说,我不要求你爱我、每月给我钱,但是你必须学会尊重。
中国的父母通常会以负面的语言、担忧、默默无声的行动,表达对子女的爱,而美国这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似乎已经超越单纯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经常会用正面、鼓励、积极的语言表达,看看学校里的小孩,在校成绩未必是优秀的,但是在他们父母眼中,却是伟大的!孩子成人时,哪怕家庭中只有一个儿子,父母也不会把儿子看成他们的私有财产,而对子女的事情横加干涉,这样的管教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自主独立,一方面是太自由,即使犯错。
十、想不通的猫狗文化
有人说,在中国人比狗多,在美国狗比人多,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不无道理。电视里每天都如何养育动物的专题节目,指导人们怎样养育这些小动物;我们的邻居和亲友家,都养了狗,他们会让猫狗进卧室,上床一起睡觉,我是无法接受,不管哪只猫、狗进了他们的卧室,反正我绝对不允许我家狗进卧室。我先生的朋友家养了三条大黑狗,被当做保护大房子的“警察”,一日三餐,好肉伺候。养狗的成本有时很高,去年我家的一岁的狮子狗生病时,带他去狗医院,兽医检查一下,开点药,就花掉130美金,我看到狗医院里干净得像会所,办公室保存着每一条狗的病历卡。后来我无法忍受小狗在客厅里上串下跳,咬坏沙发,就让他回“高老庄”(狗的家乡)去做“狗爸爸的工作”。德州每一个城市每年都会举办“dog show”,小狗可以走秀时装表演。沃尔玛超市里的猫狗玩具、猫狗服装、猫狗食品、用品都是重要的商品之一。由宠物引发的经济增长点在日常消费中,占很大比重。虽然保护动物列为法律范畴,但是狗的待遇有时比人高?太让人想不通!
其实,日常生活中,远远不止这些差异,面对差异,自己完全可以坚持“正确方针路线”,影响与被影响,都需要时间,尽管美国有很多不适应,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脖,比如没有公款消费,每次去饭店,都要自己或者自己家人花钱,面对任何一个不完美的环境,只取对自己有用的长处,求同存异。以后再有差异,会陆续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