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td., 601988.SH, 3988.HK, BACHY, 简称:中国银行)已经跻身于美国商业地产行业最大的外资放贷机构之列。
这家中国国有银行正在研究如何用典型的美国方式发放更多贷款:将贷款打包成证券并在一个需求旺盛的市场中出售。
中国银行对证券化的兴趣与美国商业按揭债券市场2013年空前火爆的开局相呼应。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的超低利率政策已经促使更多投资者从相对更安全的投资转向了高回报但也是高风险的市场。
行业出版物Commercial Mortgage Alert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发行规模可能达到260亿美元,较2012年同期高出三倍多,为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单季最高水平。单1月份发行规模就达到88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国银行从2009年底开始就越来越积极地向美国房地产开发商发放贷款,与其他众多资本充足的中国投资者一样,中国银行也为美国城市商业地产的复苏做出贡献。
中国银行押注的是美国房地产的价值已经见底,因而贷款风险有限。
数据提供商Trepp LLC表示,截止去年第四季度,中国银行美国分支机构的商业地产贷款余额为37亿美元,几乎是2009年同期的四倍。这使其成为美国第三大外资房地产放贷行,排在TD Bank Group旗下的道明银行(Toronto-Dominion Bank, TD)和BMO Financial Group旗下的蒙特利尔银行(Bank of Montreal, BMO.T, BMO)之后。
中国银行在这方面已经超过了某些德国银行,这些德国银行历来是美国地产行业内表现最为活跃的外资银行,但因为在泡沫时期遭受了贷款损失而退出美国市场。例如Trepp数据显示,中国银行已经超过德国的HSH Nordbank AG。
贷款资讯机构Broadacre Financial Corp.的创始人、曾在美林(Merrill Lynch)房地产团队供职20年的Christopher Haynes表示,在放贷圈里,中国银行非常醒目,他们可以用非常有竞争力的条款发放贷款,而证券化可能会进一步鼓励其放贷。
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银行就开始尝试将房地产贷款打包成证券。去年11月份,该行连同其他几家银行发放了9.5亿美元的商业地产贷款,用于帮助Vornado Realty Trust (VNO)和Donald Trump的合伙实体在曼哈顿中城建一栋43层高的大楼。这笔贷款被打包成债券,标志着一家中资银行首次参与美国CMBS。
在这个项目中,中国银行承担的份额约为2.11亿美元。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 DB, DBK.XE)、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和瑞士银行(UBS AG ,UBS)负责经办CMBS交易。
中国银行计划在美国进行更多证券化交易,因为证券化有助于该行释放更多资本,进而可以在美国市场发放更多贷款。一位知情人士称,中国银行今年的目标是再进行两到三次这样的贷款证券化交易。
该人士称,长远来看,中国银行计划增加人力资源投入,并拓展在美国的分销渠道。
短期内,中国银行并不打算获取美国券商牌照,即使这样可以在证券化和销售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国银行的威廉亚洲官网 证券化行动是与高盛集团和德意志银行联手,针对曼哈顿纽约时报广场(Times Square)百老汇1515号的一个170万平方英尺的写字楼和商铺项目发放了9亿美元贷款。借款方SL Green Realty Corp. (SLG)将这笔12年期的贷款用来对现有债务进行了再融资,并余下1.16亿美元现金。
高盛和德意志银行本周将这笔贷款打包成两批债券出售,其中8年期债券收益率为2.81%,12年期的为3.22%,均略高于预期。由于最近几周CMBS价格有所下跌,投资者对于期限长出一般水平的债券有更高的回报率要求。
另据掌握第一手消息的房地产行业管理人士透露,中国银行还初步同意为Chetrit Group以11亿美元收购曼哈顿索尼大楼(Sony Building)的项目提供约6亿美元贷款。不过这笔贷款不太可能被证券化。
CMBS投资者和服务商Talmage的首席执行长Edward Shugrue称,中国银行是希望大量持有美国房地产资产的大型主权实体之一;向纽约这类城市中的优质资产发放贷款是深具前瞻性眼光的第一步。
已知的涉足美国商业地产放贷业务的其他主权实体包括:阿布扎比投资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Norwegian 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