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字别动队”隐喻习近平

前两天我就看到网上有个消息提到十二月十四号,中央电视六台播了一个叫《V字别动队》,它原名应该叫《V字仇杀队》,把“仇杀”改成“别动”了,含蓄一点,但是“别动”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有另外任务的意思;另外一个是缴枪别动,大家说,别动,什么都动。反正就是改了意思了,仇杀就很直接,很血腥,很冲撞;别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是含蓄一点吧。

但是据说网上讨论非常非常的激烈,激烈的原因是因为这个片子直接针对的是一个独裁体制的这么一个故事,他说号召人们反抗,我稍微仔细看了一下,我觉得稍微是有这意思,但是还喻含着别的概念,跟整个的大时代的背景是有着它这么一个特殊的说法,

为此包括海外的媒体也针对国内网络上的这种说法,有着不同的评论,但是这种评论都是一种观察式的,就是意识到国内的网友们对它的这种热议,从而发表了一些评论。这期节目咱们就跟大家讨论讨论这个片子。

法广登了一篇文章,他写的很长,相对来讲比较全面了,我们就就着法广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法广这篇文章直接是这么说的,央视播出了禁片引发了网络的涟漪,是一个被过度解读了的一个普通的播放呢,还是中共领导层真的对外释放了又一个微妙的政治信号呢?透露出中国的政治开放有可能有进一步推进呢?不知道。

他说,十四号,一部被中共当局禁播了六年的带有强烈政治隐喻色彩的电影《V字仇杀队》,在中国翻译成叫《V字别动队》,我刚才跟大家说过了,这个别动的意思,在我理解的“别动”的意思,他有着中国式的说法,在央视六台被意外的播放,激发起网民们的一片惊异讨论,不仅话题成为了各大微博论点,而且影片被称为当天最红的电影。

这篇文章上来先介绍了这个电影本身,《V字别动队》是英德美在零六年合拍的电影,讲述了一个虚拟的未来,受着极权高压统治下的英国,人民备受疾病、恐惧和饥荒的折磨,反对当局的人被秘密警察抓进集中营处死。这个时候一个戴着盖伊福克斯面具的神秘人物出现了,V,为了推动改变社会,他不惜以强烈的恐怖的复仇的手段,挑战着当权,最终炸毁了象征独裁体制的国会大厦。

他说影片改自一个同名的漫画书,而制作人员几乎是电影《黑客》演员的整个的原班人马,认为这是高水准的这么一个作品。文章还提到它因为涉及到种族、宗教、极权政治和恐怖主义等多种话题,所以在整个世界各地播放的时候引起了强烈的不同的反响。但是在中国人们认为,因为电影带有极其强烈的政治的隐喻性,就是一种反抗的概念。

说到这儿,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我记得我们在今年的节目当中最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曾经跟大家多次提到过,特别是每次谈到世界经济放缓,带来今年整个中国经济的放缓。我曾经明确跟大家比喻过,我说目前的经济状况,任何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国家已经被极少的利益集团完全控制了。

邓小平以后政策的三十年,特别是在江泽民,包括他垂帘听政的这期间,也就是胡锦涛的十年,大规模强行占有式的把国家的大型企业据为己有,成为了中共极权利益家族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中国整个被两百个左右的家族瓜分了,这是现实,但是他们是以国家的名义,以政府的名义,以领导者的名义,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瓜分的,这是我们跟大家分享的非常清楚的。

而且在国际社会经济出现大的状况到大的停滞的现今,在过去的十年却是以外汇,以出口作为基础,以世界加工厂的名义来创造了所谓中国经济的奇迹,这样的对冲之下,今天的任何经济改革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了,因为所有的你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

当我们谈到这样的话题的时候,我一直跟大家对比过,包括薄熙来下来之后在讨论周永康的去留的时候,我们曾经谈到七六年,打倒四人帮之后,整个社会出现大的动荡,几乎走进崩溃的场面,在这个背景之下以胡耀邦、邓小平这样的一批人进行了一个方式,就是整个社会和精神层面的松绑,对于在物质本身上出现匮乏,近似崩溃的社会形式来讲是一个巨大的缓冲。

在当时来讲,中国社会中出现了我们说的伤痕文学这么一个年代,今天的莫言实际就是那个时候起来的小说家,我们多次在节目当中跟大家讲,象《芙蓉》《十月》这样的大的周刊,包括文摘,这样大的杂志,在当时来讲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文化人,社会精神层面的表述的一种平台。

透过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短篇小说,人们在相对更加自由的诉说着内心的苦闷,回忆着过去的那三十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这是在四人帮倒台之后,毛泽东死了之后所出现的社会宽松的场面。我们也曾经提到说,因为整个经济进入到崩溃的这么一个背景之下,松绑社会的压力给人们精神的层面带来宽松的氛围,可以很大限度的缓解社会的冲突的可能。在当时确实做成了。

我们现在谈到的电影,我现在都记得七七年还是七八年,中国禁了第一部美国大片,现在叫美国大片了,那时候第一次看美国人的电影,那个电影的名字叫《车队》。我印象中看《车队》看了好多遍,没看过美国电影,年龄又不大,但西四牌楼羊肉胡同,里面是地质部,在地质部礼堂我印象中是看的第一遍《车队》。

我现在能够记得很清楚的,就是大货柜车的司机,描述着他们的生活,描述了他们在公路上曾经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了,然后以橡皮鸭子,这是电影里面的主角,为主要的牵头人,形成了整个车队在高速公路上与警察出现对峙的场面。

大家知道卡车司机在任何社会当中,都被描述成是社会底层的人物,他可能赚一些钱,但是从社会地位的层面来讲他是社会的底层人物,而社会底层的人物,大家联手一起抗争着美国警察,表明了不就是抗争这个制度吗?

我印象很深刻,我忘了是面对警察啊还是面对采访的这个记者的直升飞机,开车的司机曾经把裤子脱了,把屁股冲着外面,我们当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怎么能在电影里露屁股呢?这就是当时的电影,表现出来的就是跟警察的抗击。

其实现在想想,恐怕跟这个片子《V字别动队》(《V字仇杀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抗击不公
的待遇,底层老百姓抗击政府执法机关,法律机关给自己带来的不公,向这个社会说不,其实就是这个概念了。

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家看到的,其实警察影射的是当时毛泽东的极权的统治,影射当时残酷的文化大革命,后来出现的伤痕文学创造了包括莫言在内的这么一大批当代的中国的小说家,文学家,文化人,大概是这么个概念。

我没有看过《v字别动队》,我只是看它的介绍,当看到大家这样的反应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们当时的那个情况。在今年的节目当中我也跟大家分享过,我说现在的场面象当初四人帮倒台的时候,整个经济层面已经无从下手再如何处理了。

因为今天中国的经济的层面跟国际社会连为一体,在当初的邓小平时代,胡耀邦时代他可以把国门打开,以整个全球市场和全球的背景作为改变社会的经济基础,它有个依托,但是在今天,整个中国经济的脉搏已经跟整个国际社会深深的连为一体了。

它没有象当初邓小平说的经济的改革,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市场、国际资源和国际技术条件的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作为一个缩短距离和走向未来的这么一个希望,今天没有了,所以在经济改革上,我们一直说实际没有出路了,只能说空话了,它靠印票子,它靠什么,其实都没有。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当中,欠缺的是创造式的人物。因为独裁的体制是不允许创造式的人物在这个社会当中得以成事,因为任何一个创造式的人物他自然有着自身的特点,而这自身的特点和创造本身却与独裁的体制格格不入。握有权力的人视任何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物为危险对象,将作为挑战独裁体制的可能潜在的这么一个力量,所以他是扼杀个性的,扼杀人性的,扼杀个体的,这就是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邓小平当时的概念当中,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毛泽东三十年的这种残酷的绝对化的统治和这种一切都是以杀戮,以直接硬来的方式,独裁的统治这个社会,使得人们在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的背景之下,邓小平缓解了社会的压力,出现了社会层面的宽松。

然后以赚钱做为先导,以让大家能吃上馒头,莫言的话,能吃上馒头,以吃饱饭做为诱惑,从而在这个背景之下出现了后三十年的说法,这是朋友能够知道,所以作为中国人来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当中后三十年填补了前三十年的空白,而仅仅落实在经济层面上。

而在今天如果对比当初的四人帮的情况来讲,今天的中国人是既经历了毛泽东前三十年的残酷的这种绝对化的独裁,又经历了后三十年邓小平式的放纵欲望扼杀人性,也就是在物质本身上,贫困与放纵欲望我们都经历过了,它没有余地了,所以它只能剩下的就是在精神层面,社会层面放宽,以缓解目前的压力,所以在我看来是这个意思。

但是问题出在这个电影本身,它到底隐喻的是什么?我看过很多的朋友在留言当中都是把这个神秘的英雄人物自我化,就是很多老百姓认为,暴政,这里提到的暴政就是共产党,或者说我们可以反过来隐喻成这是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共的这个利益集团,其实就是我们知道的江泽民的家族也好,李鹏的家族也好,各大家族势力,其实是在这里。

从这个网评我们看到是老百姓比较自我化,就是被压抑的时间太长了,过度的自我化了。一个朋友这么讲,自由的烟火绽放的瞬间,突然泪流满面,没有什么比希望和自由更值得追求和期待,面具下的每一张脸都充满着对未来的渴望,你我皆如此。

网友们把电影中的这个经典的台词拿出来,比如:“人民不应该怕政府,政府应该怕人民”;比如:“正是你我的默许助长了政府的暴虐”;比如:“思想是不怕子弹的”;比如“这个国家需要的不是大楼,而是希望”等等等等。他说电影中这些直白的赤裸的台词在网络上流行,反映出了这个现实的状况。

而署名胡紫薇的网友,大家知道胡紫薇,零八年中央电视台奥运会的这个新闻发布会上,她在新闻发布会上站出来痛斥中国的社会,原因就是揭露她的老公在外面偷腥,然后她讲说想成为一个大国应该所具有的素质是什么?自此之后胡紫薇出了名了。我们也看到胡紫薇在女人当中确实具有非常非常敏锐和细致的这种感受,而且对一个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有着她自己清晰的认识。

所以在这里面,这位署名叫做胡紫薇的网友说,这是一部重要的电影,对中国人尤其是的,它富有诗意的描写了暴政的本质,暴政对人类尊严的荼毒,以及反抗者对于暴政的极大的蔑视和玉石俱焚的这种复仇。作为极权国家的人民看到这部电影很难不引发内心的触动。

这里她提到了人类的尊严,提到了暴政对人类尊严的这种荼毒这种迫害这种扼杀,让我想起来张千帆教授在他的演讲当中说的非常直接,专制体制下,作为一个专制的社会,专制的政党,它的首要的一个做法就是扼杀生活在这个体制这个国土上的每一个具体人的尊严,让他们忘却了自尊是什么,甚至扼杀掉他们试图恢复自尊的那种能力,从而使得他们得以生存。

那作为暴政,作为一个专制体制崩溃的时候,就是作为个体的人他的自尊在恢复的时候,就是解体暴政的时候,当作为个体的普通的中国人意识到必须要维护自我尊严的时候,意识到必须恢复自己能够找回尊严的这种能力的时候,就是中共独裁体制崩溃的时候。

而胡紫薇在这里明确的也提到说,暴政对人类尊严的这种侵害正是这个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所以我相信很多朋友能够理解这部电影的意义,当然这部电影在出来的时候却是被扼杀了六年,到今年这个时候却突然放了。

著名维权人士胡佳在推文中说,这部片子在这种形势下被播放太合时宜了,独裁者、牢狱、秘密警察、媒体控制、人祸横行、清除异己、恐惧、逃避、质疑谎言、战胜恐惧、反抗、推翻暴政,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专制者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他就明确讲说,如此直白的台词,如此同声共鸣的民众反应,似乎可以解释这部片子为什么被中共官方禁播了六年,但为什么又在这个时候,在毫无删节的情况下播出了这个片子呢?是否当局有意对外透露某种信息呢?这也是网友们所讨论的话题。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整个的场面,基本上我们看到场面和这种讨论的内容,这里我跟大家声明,我没有看过这个电影,我看了一些简介,但其实我注意到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位被称为英雄的蒙面人,他实际是一个保安员,而他有着超凡的能力,有他超凡的特别的这种权力,而这种超凡的能力与权力在抗击着整个扼杀人性的独裁的体制。

其实我刚才已经跟大家描述过了,当时在播放《车队》的时候,在四人帮倒台的时候,那个《车队》里的警察隐喻的实际是指毛泽东时代的,在播放《车队》的同时,正是胡耀邦在大规模进行平反的时候,对文革进行清算的时候,大家注意到这是一个反衬的这么一个概念。

而在今天播放这个片子,而这个片子大家注意到,他是零六年出来的,而把这个片子压下来的正是现在的政治局常委之一的刘云山,他当了十年的中宣部部长,他的任务就是这个,而他作为中宣部部长做了十年,专门去扼杀这些东西的时候,使得今天得以在江泽民的极力的推崇之下成为了政治局常委,这是十八大的结果。

可是在十八大十一月十四号结束一个月之后的十二月十四号却播放了这个片子,无疑是对刘云山本身的否定,无疑直接挑战的是中宣部曾经的做法,而这里提到的整个的对这种社会制度的反抗在这个时候播出来等于是对原来的整个江家帮的否定。

如果《车队》这里面的警察隐喻的是毛泽东时代,这里面的这种暴政隐喻的就是江泽民时代,胡锦涛、温家宝毫无作为的时代,隐喻的是邓小平的时代的结束,其实是这个。作为统治者是谁呢?是这些权力集团,做为统治者是这些家族的极端的握有权力的人,李鹏的家族、江泽民的家族、薄熙来的家族,你可以举出来很多的家族,周永康的家族、曾庆红的家族。

这样一个一个的家族瓜分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各层各面。他们利用国家的名义,以国家的警察,以政法委作为一种控制的手段,来维持着独裁的体制,这不正是胡锦涛说的维稳的真正的客观的表现吗?

作为一个反抗者注意到他是一个保安员,他不是象《车队》那个片子里表现出来的代表着最底层的卡车司机,普通的人民,不是,他是一个保安员,他是一个握有权力的人,他同时是个穿着制服的人,同时是在这个体制之内的人,但是他有权力,他有生杀大权,他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改变。

所以我在另外一期节目当中说,与其把他隐喻成是这个老百姓以暴扼遏扼暴的角度你不如反过来把这个保安员比喻成是习近平,习近平就在扮演着这个保安员,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层面,他的身份恰恰是与这个位置相吻合的。

十一月十四号十八大闭幕,到十二月十四号,一个月期间他已经干掉了二十个司局级的官员,干掉了一个副省级的官员,而这副省级的官员却是在十八大成为中央候补委员的人,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场面,所以这箭有所指,而且他直接否定了刘云山过去的做法,把这个片子拿出来。

他矛头冲向谁呢?表明了他向整个中共利益集团宣战吗?可能是,可能不是,所以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这个片子。一开始我没太注意,我觉得只是逗你玩就完了,现在这么往下看下去就另有故事了,所以这是,可能我跟大家的看法不同的一点。

那有些朋友紧接着解释说,整个片子没有做任何更改,中央电视台毫无删减的播出,给人一种一堵墙正在松动的感觉,一扇门正在打开的感觉。很多朋友也意识到说,习近平没有提到一句改革的说法,但是他有另外一句话配着,空话误国,实干是基础的,所以他要直接干的,这就是他的说法。

另外一个人是这么说的,说播出时一刀未剪,莫非有些事情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的改变?其实我自己的感觉他不是慢慢的改变,他在快马加鞭的在与时间赛跑。

当然也有些朋友认为,大家不要剃头挑子一头热啊,就以为怎么着怎么着呢,他说其实你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我们不能指望一部电影就能唤醒沉睡的几十年的国民,因为当局的洗脑的手段可谓是登峰造极,谎言暴力威迫无所不用其极,而充斥着生活中的几乎每一分每一秒。这种冷静的观点,其实包括胡佳,他说,在享受片子的本身也不必对播放动机有何积极的联想。

所以文章的最后说,的确,播放一部禁片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机缘的解释,没必要一厢情愿的过度去解读,但是在这个禁止是正常的社会,解禁是新闻的社会当中,这种事情出现了确实也就使得人们产生某些反响。

他说正如民众对十八大之后看到官方的反腐,看到兰州法院撤销了指控陈平福的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这种说法的热烈的反应一样,其中多少折射出民意和民愿,所以就不知道习近平和李克强是否有着一种感知。

我自己觉得不是他有没有感知而是他自己在操手,所以我个人的看法,这个片子是充满了杀机的,这个片子充满了杀机是给整个普通的社会给民众一个警示,一个预告,一个说法,一个表态,而不是号召老百姓干什么。

可能从这一点上说把《V字仇杀队》改成《V字别动队》可能就有它的真实的意义了,对吧。别动队,另外的方法的操手,仇杀呢带着一种狠狠的态度,可能是,可能不是。

那好,这期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本文留言

作者石涛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