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在太平洋的两岸,美国和中国,先后发生了两场血腥、冷血的弑童案。在康涅狄格州的一所小学里,冷血的枪手杀死了27人,其中20名是儿童;在河南光山,冷血的刀手砍伤了23名学生和一名成人。
尽管光山事件中无人丧生,但这两场血案都令人发指地直接针对年幼的儿童。让人心碎的,却并不仅仅停留在惨案本身之上,之后发酵出来的冷热之分,却更令人寒心。
15日晚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头条播出了康州弑童案,并且播发了胡锦涛主席的唁电;然而,关于光山的新闻,却踪影难寻。
然而,在三天之后,光山事件在当地政府官员打游戏、“讨论没有意义”,光山教育的光辉成就等等新闻的促发,和微博上重新晒出光山县政府“小人民大会堂”办公楼林林总总舆论之后,占据了中国多数媒体的重要位置。而此时,中国媒体对于康州血案,似乎已经失去了关心的热度。
自然,这和14日之后两个国家中所衍生出来的种种举止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关于康州血案的细节,一点点披露出来。凶手的背景和成长经历,受害儿童和成人的姓名身份,校长和老师在血案中的英勇行为……美国下了半旗,奥巴马总统到场吊唁,落泪演讲,痛诉数年来种种校园枪击案。作为一个政府,该做的都做了,于是,舆论再次迅速地转入了冷静反思,留下了一个几乎无解的问题:控制枪支问题,和对于凶手心理状态的解析。
而关于光山血案,应该检讨的细节却一点点地在消失。校园的保卫在哪里?老师们哪里去了?官员们在做什么?凶手的名字怎么会搞混了?为什么做了一个心电图就认定凶手就是精神病患者,后来又说是癫痫患者?为什么闵拥军的父亲在竭力否认受到末日论影响的前提下,官方却一再一口咬定这就是原因?于是,舆论的诘难一波高过一波,但是惯例地,对于真相的追寻和体制的解析,再一次演变成了寻找替罪羊的游戏和表彰英雄的丑剧。
这两起血案的发生和处置,成为了一次对于人们常识观的考验。一边是依据常识的自然行为,而另一边,却是反常识的官场例牌。
常识是:对于美国而言,枪支管制乃是涉及到一个长期美国政治角力的难点。一边的争论是必须管制枪支保证民众的安全,另一边的争论是拥有枪支乃是民众抵御权力入侵的基本人权。制度层面的反思早已烂熟于胸,而双方都各自有着强大的民权力量支撑。奥巴马的讲话或许看起来毫无用处,但是这就是政治层面所能给到的答案。除非在枪支管制的民意上有重大的倾斜,任何一个政客都无能为力。
反常识的是:匆匆忙忙地要给凶手一个使任何其他人都免责的定性,罔顾其中有着千千万万无法还原的真相;急急忙忙抛出几个替罪羊,掩住那些家长亲属的嘴巴不让他们说话,表彰在这个血案中所谓的英雄事迹和处理几个官员,教育口赶紧宣传光荣事迹以求弥补对官府造成的创伤。在迅速而有效的遮盖行动下,这件事就像水上盖沙,无影无踪,消失在人们的眼睑之中。另外一个新闻热点出现,光山的大小官员松了一口气,各自继续自己顶戴花翎、弹冠相庆的生活。
在美国,校园枪击案实在也是数见不鲜,就好像各类变态杀手、末日论者、无政府主义者、反人格者所制造的种种悲剧那样,常常见于报端,以至于我们常常喟叹人类是一种多么不完善的物种,无论怎样的教育和防范,都无从避免悲剧的发生。我们因此而同情、悼念和悲伤。
可是在中国,每当一次惨案出现的时候,我们往往有着无法抑制的愤怒和困惑。因为几乎每一场惨案,总是伴随着掩盖、推卸、逃避和制度的冷漠,以至于到最后我们吞咽下的,总是违反我们作为人类常识,使我们无法接受的结论。光山今年的三起弑童案,还有去年的多起弑童案,以及校巴事故、性侵儿童、虐童致残等等,总是一场又一场的人祸。
当我打开网站看见康州那些儿童的照片和他们的名字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惋惜和痛楚;可是迄今关于光山的儿童,我只能看见23这个冰冷的数字,他们没有名字,没有照片。他们很多人被砍断了手指、砍伤了身体,他们还那么小,将如何渡过他们那么长、那么长的一生呢?他们原本就困顿并背井离乡出外打工的父母,又将如何负担他们今后的生活?
这一切都无解,因为,很快,就不再有人关心了。
于是,每一次这些反常识的行为,所推导出来的,都是许多人一生都无法治愈的伤痛,和给这个社会留下的一道巨大伤疤,和我们对于这个国家的儿童的命运、他们的处境、他们的生活深深的恐惧、绝望和悲戚。
我们能够接受人类的不完美,和这个世界突如其来的灾祸,因为这的确是生命的一个部分。但是我们却无法接受对于人性的漠视,和对于常识的蔑视。毕竟,无论如何掩盖,我们还是生活在一个充满常识的世界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