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裤衩”到“马桶盖”的隐忧(williamhill官网 )

物以类聚。自从坐落于北京国贸CBD商圈的中央电视台新楼被叫做“大裤衩”后,中国一些新建筑在造型上就似乎噩梦连连,并因此一举成名。


央视“大裤衩”建筑 (williamhill官网 配图)

此前,有“亚洲第一大酒店”之称的苏州东方之门被网友调侃为“大秋裤”。杭州奥体博览城外形则被调侃为“比基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被戏称为“开瓶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被比作“火锅筷子”;稻花香集团办公大楼形如一个大酒瓶。再加上沈阳和广州南北两个争奇斗艳的大圆环,中国近几年的建筑,因为风格新锐或怪异而成为争论热点。


苏州“东方之门”建筑设计让央视“大裤衩”不再孤单!(williamhill官网 配图)

威廉亚洲官网 的一例是浙江湖州喜来登七星温泉度假酒店,其外形被网友调侃为“马桶盖”。


浙江湖州喜来登七星温泉度假酒店的外形被调侃为“马桶盖”(网络图片)

通过图片搜索,我们惊讶地看到,在以上这一系列超凡脱俗的建筑外形上,真的有网友调侃物的影子。简单或者气急败坏地说,网友是恶搞,是没有审美水平和新锐意识,恐怕也难辞片面。

也许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建筑究竟怎么了?从遍地中规中矩的火柴盒到奇骏突兀,我们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虽然有些建筑出自知名老外之手,比如“大裤衩”、比如“马桶盖”。但方案最终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难道我们最终让中国建筑走进一个奇幻世界才能体现自己的先锋意识以及超高的建筑审美水平么?

这似乎也不是个观念不观念的问题。房子最终是人住的,更是给人看的,当很多人觉得那就是个“大裤衩”和“马桶盖”的时候,你再去强调建筑艺术、建筑风格或建筑审美水平,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好的东西必然是会引起共鸣的东西,在音乐和建筑上这一点更重要。除非你自拉自唱、自得其乐、自我陶醉,根本就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有人说,自从国家大剧院被整成了个水煮鸭蛋以后,中国的建筑就走向完蛋了。话虽牵强和偏颇,但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中国建筑风格的方向问题或许出现了偏差这样一个事实。

从“大裤衩”、“大秋裤”、“比基尼”、“开瓶器”到现在的“马桶盖”,调侃的背后隐藏着人们对中国建筑风格格调的担心。

我们不能定论说,这批建筑格调低俗、形状怪异、风格小家子气,透露着一种暴发户的气质。因为就像赵本山和小沈阳一样,“低俗”也可能是一种大众文化,也可能是一种接地气的表现。而从“大裤衩”、“大秋裤”、“比基尼”、“开瓶器”到现在的“马桶盖”,人家也可以说是以人为本、大俗大雅,因为我们都离不开这些东西。

但网友的调侃充满了对中国建筑的美好期望,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的建筑艺术可谓源远流长,我们难道就不能立足民族风格,进行大气的创意,而非要让人和内衣、内裤、马桶盖这些东东联系在一起?!

从“大裤衩”、“大秋裤”、“比基尼”、“开瓶器”到现在的“马桶盖”,几乎都是一地的代表性和标志性建筑。对它们的批量调侃,也隐隐显示出了对当下一地或全国,在建筑领域大张旗鼓、好大喜功、标新立异的不满。

这些年,中国的标准性建筑、中国的馆堂楼所大繁荣是不争的事实。但繁荣的背后也同步出现着野蛮拆迁和对传统建筑、传统地段不同程度的破坏。当更多的人对后者心存芥蒂后,对拔地而起的新建筑的挑刺和指摘,就成为一种顺理成章的本能发泄。尤其是当新建筑与传统过于格格不入时,这种发泄就如同一个贤妻良母对待一个妖艳多姿的小三一样。

从“大裤衩”、“大秋裤”、“比基尼”、“开瓶器”到“马桶盖”,调侃的背后还隐藏着人们对中国建筑唯洋人是从的不解。

网上可以看到,这些建筑可并不都是中国人的奇思妙想,更多的来自洋打工者们的创意。当然,洋打工者们显然也摸清了我们一些主管部门、官员或物权所有者的癖好。因为是舶来风格,因为是洋人设计,再要说人家没水平、没格调、没文化,就真没意思了。

但实实在在,你就是搞个公测,恐怕也还是说很像“大裤衩”、“大秋裤”、“比基尼”、“开瓶器”、“马桶盖”的多!

说白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统,决定了我们更多普通人对建筑的态度和心理可能更注重求稳、求实、求低调。但无疑,从“大裤衩”、“大秋裤”、“比基尼”、“开瓶器”到“马桶盖”,这批备受争议的建筑太张扬了。

张扬说明,中国人不差钱的暴发户心理已经悄然侵染到了建筑领域和建筑语言上。这是很可怕的。这也意味着我们对未来中国建筑界产生传世之作不报希望。当然,这种担心并不影响浙江湖州的“马桶盖”将申报世界十大著名建筑的雄心壮志。

祝“马桶盖”好运!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