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党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大谈“政改”。该版主题是: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该报声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政治体制改革一直在进行,并取得“重大进展”。
首先举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这一条,早在华国锋时代就实行并做到,时过30多年,竟然又被借来炒冷饭,是“重大进展”?还是原地踏步?令人啼笑皆非。
该报又举例“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而有目共睹,这个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既没有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口号,也没有生成高薪养廉的现代管理模式,不过是官场腐败的代名词。
凡中国人,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因为,那里才是大捞油水的大好去处,公款吃喝、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卖官买官,无所不能,无奇不有。还有什么“信息公开从三公经费切入”。且不说,“三公经费”数字是否从实公开?只问:为何不公开官员财产?
该报还举例“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实现城乡同票同权”。意即,按人口比例选人大代表,城乡平等,反证共产党长期歧视农村和农民的历史。如果这个也算“进步”,那么,如何解释:中国独立候选人越来越多,他们受到的打压和迫害却越来越大?所谓“人大代表选举”,分明是一个幌子。
更大的幌子,还有:该报强调,把“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进了宪法(2004年)。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人权状况,不进反退,每况愈下,践踏和迫害人权的恶例,比比皆是,天天上演,每每令世界瞠目。一句干瘪、空洞而被当权者百般拒绝落实的“宪法条文”,究竟有何意义?莫非把全体中国人都当成愚痴?
人民日报整版谈政改,看似对民间政改呼声的回应,对当权者“政改停滞”的自辩。但通篇逻辑,却是歪谈政改、反谈政改。不仅偷换政改概念,而且模糊政改内涵。谈的是假政改、伪政改。同时,该报该版,不谈未来如何推动政改,只谈过去有何等的“政改成就”,等于暗示:我党的“政改”就是这样了,不会再有什么动作了。
果然,极左头目、《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随后便欣然呼应:“启动政治体制改革是伪命题。原因在于,政改从改革早期就已开始,否则领导人依然会沿袭一贯的终身制。”胡某之意,只要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就是“政改”,把人们对政改的期望一下子拉到如此低下的水平,明显用心不善。
人民日报谈政改,甚至把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做“我国政治体制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生动证明”,等于明示:中国现行制度最佳,并不需要再改革。此处,笔者暂不盘点因政治制度缺陷而堆积的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弊端,只须指明: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本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主体领域,无须混为一谈。
中共总理温家宝,连续多年宣扬政改,强调政改的紧迫性,并说,如果没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的成果也会得而复失。人民日报和胡锡进等人的论争,分明是指向温家宝的公开叫板。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中共“十八大”前夕,党内权力斗争、路线斗争日趋激化和激烈,各派争相为“十八大”定调。
该报以结论性的口吻,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才能不断收获新的民族自信。”
在这里,只轻轻问一句:要当家作主的人民,如果不要党的领导怎么办?“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是如此明显的对立与矛盾,言何“统一”?而所谓“依法治国”,在共产党那里,何曾得到半点落实?高智晟被失踪、刘晓波因言获罪、陈光诚在家遭软禁……依据的,是哪条法律?--即便中共“法律”,究竟又是哪一条?
“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听上去,就像有人发誓“决不谈恋爱”一样,潜藏着某种难言的欲望,却表现出某种死要面子的虚伪。该报所举农村“三委”中的监委会、“开门立法”中的听证会等,其概念和功能,不是来自西方?又所从何来?就连共产党念的那本老经--马克思主义,也都来自西方,只不过,那是西方的糟粕,在西方,已经无一人一国纳之入政,仅视为人类历史上众多学说之一。
“不断收获新的民族自信”,无异于自说自话,或者,说反话。当官员外逃、商人外逃、官商卷款外逃成风,当中国人纷纷移民外国、带给世界尤其西方各国汹涌澎湃的移民潮之时,党报侈谈“民族自信”,岂非自我讽刺、自我作践?!
(2012年5月15日)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