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老外眼里的中国人:自卑又浮躁

 2012-04-26 14: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复杂、易怒、防备心强,这是《欧洲世界》对于中国的国家行为的判断;而对于中国每个鲜活的个体,海外媒体另有判断——中国人不是自卑,是浮躁。

2012年春季号的比利时《欧洲世界》有篇文章,说要“治疗中国的自卑症”。文章认为,中国仅用了一代人时间就从一个实力很有限的中等国家成为全球大国。但显然中国不太愿意接受这种快速转变,也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文章认为,中国有太多的特殊性,其模式不容易移植到别处。甚至在赞赏中国的人的心里,中国也会唤起复杂且常常模糊的感觉。这跟中国日益强烈的受害者心理以及对遏制的害怕有关。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全球大国,有时候说话也显得咄咄逼人,但经常给人一种明显缺乏自信的印象。

对于其他国家的决策者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当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复杂、易怒、防备心强的大国俱乐部新成员时,要能指出它行为不可接受的地方。但与此同时,还要鼓励中国更深地融入国际体系。

复杂、易怒、防备心强,这是《欧洲世界》对于中国的国家行为的判断;而对于中国每个鲜活的个体,海外媒体另有判断——中国人不是自卑,是浮躁。

美国《侨报》看到的是“三躁”。该报发文称,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三躁”(急躁、浮躁、暴躁)成为时下不少中国人的通病。

“躁”这个字其实与中国人的形象并不相符,中国人自古就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行事风格更是以隐忍为主,宣扬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乱大谋等等。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老祖宗沿袭了几千年的沉稳与含蓄一点点被抛弃,急躁、浮躁、暴躁这个总称为“三躁”的情绪开始蔓延。《侨报》文章距离说,一遇到排队,就抓耳挠腮、顿脚搓手,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望天,一副失魂落魄样儿;每逢堵车,先是嘴上骂骂咧咧,继而手摁喇叭不停,放眼望去,马路上全是“路怒”族;为了房子、车子、票子、面子,你追我赶,攀来比去,什么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早抛到脑后去了。

作者认为,戒骄戒躁、稍安勿躁,加强个人修养是一方面,关键还须制度给力,用制度保障公平公正。唯有让国民活得更有尊严,才能不“躁”。

中国人的“躁”,也反映在对一些事的判断上。很多人听风便是雨,不弄清事实,便一通乱骂,即便对死去的人,也不肯放过。当地时间4月11日凌晨,美国洛杉矶市传出的几声枪响,带走了两名中国留学生的年轻生命。不久,该事件也在中国引起热议,但令人心寒的是,仅仅因为拥有一辆二手宝马车,遇难者就被定性为“富二代”,遭到一些中国网民口诛笔伐。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