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是什么?
市盈率就是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值,它的倒数可以视为收益率。一个股票的市盈率为20倍,意味着以目前的股价买入这个股票,以其每股的收益计算收回全部投资的成本大概需要20年,对应的收益率就是5%。
市盈率越高意味着投资风险越大,当然也意味着市场对其的上涨预期越大,市盈率越低意味着投资回报的周期越短,当然也意味着市场对其上涨的预期越小;所以市盈率的高低没有绝对好坏的差别,完全因个股而异。一般而言,成长性的企业市盈率高一点是合理的,而发展相对稳健的蓝筹股市盈率低一点也是合情的;市场好的时候,市盈率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比如6124点的时候,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是71倍;市场不好的时候,市盈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比如2131点的时候,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5倍左右。
这些都是常识,但是常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尤其是肩负市场监管职责的管理层,所以中国的一级市场才会出现平均60倍左右的新股发行市盈率,而且还是以市场化方式名义出现的,而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不过才17倍左右,当然也正因为这样,才会有郭树清一个证监会主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动用那么大的篇幅和我们大谈特谈市盈率这个基本概念,除了郭主席苦口婆心地引导价值投资的用心,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管理层的责任。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IPO的新股定价最后的审核者无一例外就是证监会本身。郭树清上任虽然只有三个月,但是他对新股首发时的平均市盈率达到47倍比我们都清楚,去年这个数字是近60倍,比二级市场高出3倍,新股上市的首日换手率达到87%,散户参与率达99.8%,价格一般会出现30%的上涨,但是随后就是下跌的开始,3个月的亏损率56.7%,半年以后的破发概率几乎是100%,在郭主席的概念中,40倍或50倍市盈率的股票,除非有像微软苹果一般的发展前景,一般都会成为“有毒的金融资产”,这些“有毒的金融资产”与其说是在“炒新”过程中形成的,不如说是在审核制的背景下在定价环节中形成的,证监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虚高的定价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市场生态恶劣,股价高开低走形成趋势,“牛短熊长”就成为必然,一方面造成有限资源浪费,毒化社会风气,助长造假和违法违规行为,郭树清在专访中第一次承认,这种罕见的高价发行现象既有体制问题,也有监管问题。
当然,郭主席重提市盈率的问题主要的不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不是检查发审委的失误,他提市盈率主要还是为其蓝筹大盘股出现罕见的投资价值作铺垫,在他的概念中首先应把那些最没股市风险承受能力的人群劝离出去,其次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投资准则就是遵循常识,买绩优大盘股,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尽量多买几只股,买入价格不能太高,最后风险能力强的投资者才适合挑选那些大家不太熟悉,业绩不太稳定,前景也不太确定的公司,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小众市场。
但是,事实上,一般投资者的投资风格和郭主席的理想描述正好相反,越是没有风险管理能力的投资者,胆子越大,贪心越重,越愿意刀口舔血,虎口拔牙,越想一夜暴富,越想骑黑马,蓝筹股好是好但是发展没想象,股价没空间,如果机构投资者都不率先垂范,又怎么能指望一般散户扛起价值投资的大旗呢?郭主席的药方是对的,可惜给错了对象,投资者想必也就当做善意听听而已。有本事的话,不妨让汇金公司和公募基金把工农中建四大行的股票价格抬起来,让估值回归正常区间,市盈率不要说达到平均17倍,就是达到10倍市盈率也是一种说法,10倍的市盈率在郭主席的概念中不会高估只会低估。
天桥的话讲,又说又练才是真把式。
练一练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