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施工中的上海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工地附近出现长达10米左右的裂缝,新老上海人惊愕地注意到:他们生活的城市正在下沉。
事实上,上海的地面沉降早已开始。自1921年起,上海市就出现明显的地面沉降;其沉降中心最大累计沉降量,已超过2.5米。1965年,上海市区的年沉降幅度一度达到了11厘米。按如此速度,上海市甚至要在海中进入21世纪了。但幸运的是,通过大幅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及回灌等,上海成功地减缓了地面沉降的速度。目前,上海的地面年平均沉降量已经下降到了6.8毫米。
不光是上海,北京、天津、西安、太原都在不断沉降。
数十年来,北京一直在不断下沉。尽管北京由于地势较高,不至有沉入海里的担忧,但地面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安全而言,是一个重大隐患。
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统计,北京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朝阳区、昌平区、顺义区、大兴区和通州区,累计沉降量大于100毫米的沉降面积达2815平方公里,已经形成了五大沉降区。据北京市历史资料记载,以八王坟为中心的北京东郊属于整体性均匀沉降,对地表的建筑物不会有大的破坏。但北京郊区的昌平、顺义、通州等新的沉降区,沉降速率是不均匀的,破坏性较大。
2009年3月,北京长安街西单文化广场前的非机动车道上,近40平方米路面出现约1.85厘米的沉降,后被铺平加厚。
据国务院刚刚批复的《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发生了地面沉降问题,其中,长三角、华北平原、汾渭盆地是中国三个主要的沉降区。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告诉财新记者,中国目前有超过50个城市在下沉,其中就包括北京、天津、苏锡常、杭嘉湖、西安、太原等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
国土资源部2009年的调查和监测结果显示,在目前已开展监测的上述三个主沉降区,累计地面沉降超过200毫米的地区达到7.9万平方公里。其中,长三角约有近1万平方千米,华北平原达6.2万平方千米,汾渭盆地有0.7万平方千米。除了上海,江苏无锡、天津市和河北省沧州地区,沉降中心的最大累计沉降量都超过了2.5米。
这些沉降或悄无声息地发生,城市在不知不觉中下沉,或由于沉降不均匀引起裂缝,建筑物地基下沉,铁路路基、桥梁基础工程不均匀下沉等现象,存在较大的经济和社会风险。
苏锡常、沧州、衡水、保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汾渭盆地出现大量地裂缝。由于地面沉降,古都西安的标致性建筑——建于唐朝的大雁塔,一度倾斜达上千毫米。无论是对地上的建筑还是地下的设施,地面沉降都是一个重大隐患。此外,由于地面下沉,城市的防汛设施抵御能力明显降低。为避免潜在的风险,上海已经数次加高堤坝。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告诉财新记者,地下水开采是造成地面沉降最主要的诱因。由于失去水压支撑,地下松散岩层固结压缩,导致一定区域内的地面沉降。他表示,高层建筑引起的地面沉降原理亦与此相同,建筑过程中抽排地下水导致岩层失去支撑。而高层建筑自身重量带来的地面沉降,经过一定时间后,一般就会逐渐稳定下来。
既然地下水开采是症结所在,控制地面下沉的主要途径就是实施地下水控采和超采治理工程。而上海、天津、苏锡常、浙江等地,采取地下水限采甚至禁采措施后,成效显著。目前,天津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年沉降量已由80毫米将至20毫米左右,嘉兴、宁波等中心城区年沉降量已降至10毫米,常州、吴江、江阴等地,实施地下水“禁采”后,年沉降量降幅超过20毫米。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对财新记者指出,在许多灾害严重的城市和地区,地面沉降的防治已初见成效。但是,总体上看,中国的地面沉降,无论是在程度还是在范围上,都有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的趋势。
据他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地面沉降逐渐从城区向农村扩展,并伴生地裂缝,地面沉降的危害进一步加重。由于地面沉降的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便难以恢复。陶庆法呼吁,“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应高度重视地面沉降问题,不要重复酿成破坏后再治理的老路”。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