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点睛文典】戴高帽与溜须

 2012-01-26 00:4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戴高帽

“戴高帽”这个词儿现在有点中性或者玩笑式肯定的意味。比如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了很多恭维的话,那个人说,行了吧,别总给我“戴高帽”了。笑着拒绝,心里却美滋滋的享受着别人的好话。

在古代,其实这个“高帽子”基本上属于不好的词。

相传一个京官到地方上外任,临行前,到他老师那里辞行。老师告诉他,到地方上为官要谨慎,不要得罪当地的官员。他说,我已经给他们准备了一百个高帽子,见到谁就送他一顶,应该没事吧!他老师严肃的训斥他:“读书人要坦诚直率,怎么能这么做呢?”他连忙说:“老师教训的非常对,象老师这样不受奉承的人,普天之下能有几人呢?”他老师这时脸上留露出得意的神情,说:“那是。”

后来此人对别人说:“出了老师家的门,我的高帽子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可见人很多时候是绕不过被奉承的“陷阱”的。这也许就是人性的弱点吧。都愿意听好话,挺顺耳的话。这因为如此,历朝的很多皇帝才亲小人远贤臣,最后导致民不聊生、国将不国!

溜须

这个词,对于小娃娃来说,对大人“溜须”是懂事的表现;而对于下级向上级“溜须”就成了贬义词。

那么大过年的,下级看上级是免不了的。所以今儿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词的来历。

话说北宋年间有一位小人叫丁谓,此人喜欢巴结奉承,后来臆造祥瑞,获得皇上的欢心被封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副宰相。

当时的宰相是寇准。丁谓表面上对之那真是毕恭毕敬心中却怀着鬼胎。一次大家在一起吃饭。餐水淋漓,沾湿了寇准的胡须。丁谓一见,站起身行为之溜其须。寇准笑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这便是“溜须”一词的由来。

后来丁谓因此事怀恨在心。因寇准为人耿直,看不惯他那种拍马屁做小人的品行。后来丁谓与刘皇后合谋三贬其官。最后把寇准贬到广东雷州任参军。此时丁谓取而代之,担任宰相。由于他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百姓暗地中都视他为“眼中钉”。

后来他跟刘皇后闹矛盾被贬流放崖州(今天的海南三亚),当他路过雷州时,求见寇准,寇准闭门不见。

一忠一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