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williamhill官网
配图)
我连续写了两篇〈妈妈真伟大〉,讨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问题,引起众多回响。
有网友问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刚好昨天,有位年轻朋友,从南京到上海来找我。他大学毕业没多久,由于本科读的是会计,因此,毕业后就做会计。但是他的心定不下来,老是出错,老板也觉得他不适合。
他一直想转行,可是父母不同意,认为他读了四年会计,不好好搞,是一种浪费。而且,会计工作稳定,为什么不干?于是,很多指责加诸到他身上,诸如,没定性,不认真,好高骛远,易犯错等等。
我把他命盘一排出来,命宫是紫微七杀,各位朋友,他适合做会计吗?紫微斗数的奥妙,就在于任何人只要稍微学过一点紫微,就可以判定,他不适合。
因为,紫微七杀的优点,诸如,有领导欲,有冲劲,有魄力等,在做静态的工作如会计时,都变成了缺点。所以,家人指责他的问题,其实不是他的问题,而是他读错了书,入错了行。
要注意的是,读错书无所谓;读书不是为了学历,而是为了汲取求学问的经验,所以,读书时期,没有浪费可言。
但入错了行,就是浪费了。他做的事太简单,多余的精力无从发泄,就变成了职场里的茶煲(trouble,这个词有意思,只在中国发行)。然后大家又为了他的优点,因为放错环境而产生的茶煲,不断批评指责他,想把他的缺点改掉。殊不知,因此也把他的优点给折磨掉了!可怕吧!可惜吗?
他的父母是合作型,父母所谓的爱,往往只是来自自己保守稳重的宿命习惯,却恰恰扼杀了开创型儿子的野心和抱负,父子之间,不会因此越走越远吗?
因为爱,反而茶煲一堆!因为爱,反而有憾!
我告诉这位青年朋友,想办法说服父母,是他的第一堂课。因为,在人生的奋斗旅途中,得不到家人的祝福与支持,是最苦的。他想走自己的路,只要父母不认同,这条路,就很难走得出来。
我看到太多的案例了,人生的命运,就在亲人之间循环。
不赞成女儿结婚的妈,在婚后常常挑剔女婿,当女儿离婚了,妈妈说:“妳看吧,我早说过,他不可靠!妳就不听我的话。”不赞成儿子当艺术家的爸,脱口而出:“学这个,以后有饭吃吗?”在儿子困难的旅途之中,用施舍的口气说:“早不听我的,这么大了,还要伸手向家里要钱!”
是爱?还是不爱呢?
遥想二十六年前,我大学没毕业,就注定是个不孝子。战乱中苦出来的父亲,毕生心愿,一是我当医生,二是我当公务员,最稳定,最不会有波折。但没有大学文凭,就注定了我的命不可能稳定,注定波折。
在信息业上班的我,几乎每天加班,披星戴月,半夜回到家时,父亲的第一句话一定是:“叫你当公务员你不当,每天这么晚才回家!薪水才这么一点点。你小学同班的某某,以前成绩比你差,现在在台电,薪水又高又准时下班,多好。”(当时的信息业,除非外商,否则薪水都不高,不如公务人员)我知道他疼惜,但这种疼惜往往变成尖刺,刺的人浑身难过。
又疲又累的我,只能顶一句话回去:“不是我不想,是干不了!”两支刺在空中交会的结果,是各自带着情绪去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而一旦我抱怨信息界的辛劳时,父亲必然发言:“看吧,叫你当公务员你不当,现在知道苦了吧!”让我只要看到父亲,就不敢说出一声苦,以免他借题发挥。
过了十年,我当上总经理,父亲很骄傲的在外面和朋友夸耀时,总不忘记加上一句:“我当年叫他当公务员他都不要,每天这么辛苦上班,太累了,还是当公务员好。你看某某,现在升到副科长了,薪水虽然不高,可是不累。”
我当然知道,父亲其词若有憾焉,其心实深喜之。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顶一句:“不是我不想,是干不了!”
十余年来,“公务员”三个字已经变成我和父亲沟通的图腾与禁忌,透过这三个字,他把他的遗憾随时投射给我,我只能顶着,不能退缩。
一直到他去世之前,看到我出的第一本书《造命》,他欣喜说道:“好啊,我们张家有人出书了!”接着又补了一句:“如果当年去干公务员……唉!”。再高的成就,也弥补不了他当年的遗憾吧!
谨以此文纪念,终生爱我,却不知如何爱我的父亲。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爱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