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围在桌前吃饭,其乐融融
龙岩连城县隔川乡竹叶山村里,有一个“梯云书院”。这个过去的私塾早已经废弃,屋子外墙脱离,屋顶千疮百孔,两间房只有一扇房门,另一间只用一块塑料布遮挡。
黄富珍老太和她的女儿们就住在这里。四姐妹分别叫陈大妹、二妹、三妹和小妹。19年来,黄老太共收养了12名弃婴,只有她们活了下来。
手上牵着大妹,背上背着二妹,筐里挑着三妹和小妹,每天走街串巷地乞讨,便是黄老太给村里人的印象。21岁时,因无法生育,她被夫家赶出家门,连娘家也不愿意接纳她。她终日浑浑噩噩地过着,一直到捡破烂时收养了弃婴,她才有了努力活下去的希望。
瘦弱的她,靠乞讨拾荒,把四个女儿拉扯大,日子虽苦,但其乐融融。
如今四姐妹最大的愿望,就是以后能找份工作,让母亲过上舒适的生活。
苦命的女人
65岁的黄富珍是个苦命的女人:3岁那年,被卖到了竹叶山村;21岁,嫁到了隔田村;半年后,因没有生育能力,被夫家赶出家门;想回娘家,可亲生父母和养父母都不愿接受她,她只能天天睡在猪圈里。
那段日子,绝望的黄富珍几近崩溃,她漫山遍野地疯跑。一天,黄富珍来到村子附近的水库,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她慢慢地朝深水处走去,当水淹到脖子时,路过的村民救起了她。
或许是死神的拒之门外,给了她活下去的理由,不到30岁的黄富珍开始了自己的乞讨生涯。平时,向乡民要些剩菜剩饭;过节,就到集市讨些碎肉;年关,再向乡亲们讨些米饭和肉;吃剩的地瓜丝、洋萝卜饭也要晒干、收好,以备生病时度日。
被弃的婴孩
那是弃婴,与她一样,被人抛弃,无人在意;黄富珍将他们抱回了自己的栖身之地。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或许是上天怜悯黄富珍的孤苦,给她送来了几个女儿。
1992年冬天的一个清晨,黄富珍路过隔川乡敬老院时,听到了微弱的婴儿啼哭声。她四下寻找,发现敬老院门口放着一个箩筐,箩筐里的女婴全身赤裸,冻得通红——一个弃婴,与她一样,被人抛弃,无人在意。
黄富珍将女婴抱回了自己的栖身之地,并给她安了乡里最大的姓氏——陈,取名大妹。
在随后的十几年,黄富珍又陆续捡到了11名女婴,其中8名因为身体太弱,没能活下来。而幸存的3名女婴,她按照顺序取名陈二妹、陈三妹、陈四妹。
挣扎地活着
她用布条把二妹绑在背上,把三妹和小妹放筐里挑着,牵着大妹的手出门乞讨。
一个贫穷的女人要如何独自抚养4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黄富珍靠乞讨、捡破烂和做丧事赚的钱,只够给孩子们买几块钱一包的奶粉,还经常断奶。
帮人办丧事时,她一定要把孩子带上,因为那时候可以吃饱点。忙起来没空照料,就把四姐妹放在棺材盖上。
平常出门乞讨,她用布条把二妹绑在背上,把三妹和小妹放筐里挑着,牵着大妹的手慢慢走。有一次,母女五人去村中乞讨。突然一只大黄狗冲了过来,一下就把黄富珍撞倒在地,咬着她的腿不放,四姐妹吓得号啕大哭。黄富珍一手拿棍子打狗,一手把四个孩子护在了身后。“后来附近的村民赶来才将狗打跑了。”大妹说,乞讨时常常会被狗咬,当时也不懂什么是狂犬疫苗,随便弄点草药敷了了事。那一次,母亲被咬得厉害,第二天一大早,母亲还是一瘸一拐地出去乞讨了,因为她不去的话,四个孩子就没饭吃。
有时天气不好,就把孩子关在破庙里,独自出去行乞。每天母亲回来,便是四姐妹最开心的时刻,“我们会冲上前去,翻开母亲的篮子,抢着吃里面能吃的东西”。四姐妹几乎每天都是在饥饿中度过的,常常一天才能吃上一顿。肉,对她们来说是一种奢望。“过年时,母亲会要来一些肉和米饭,因为舍不得,每天一点点,连吃了好些日子,到后来都馊了,我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最怕的是生病。黄富珍没钱请医生,孩子生病时,只能呆呆地守在一旁,或者烧香祈望神灵护佑。有一回,大妹发高烧不省人事,是隔壁的林秀金老人实在看不过去,找来一些药灌入她口中,才捡回了一条命。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乞讨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