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我老公是局长” “他老爸是市长”

 2011-09-21 21: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3

9月17日,江苏溧阳一个23岁的女孩,驾车撞了婴儿车,和孩子的奶奶发生争执,掌掴老人后宣称“老公是局长”。据当地警方说,该女子可能是在情急之下糊里糊涂喊了一句“老公是局长”。但很多网友怀疑这姑娘可能是哪个“局长”的小三儿。

9月19日,温州市高三学生马文聪驾驶着宾士GL450,因停车与一店铺老板发生争执,争执原因双方各执一词,但可以确定的是马文聪砸伤了店铺老板18个月大的女儿,后又压伤了围观的市民。随后,围观人群中开始流传他叫嚣“我爸是市长”。被这句莫须有的宣言激怒的群众,围堵警车长达5个多小时,要求现场做笔录,并要查验马文聪的身份证、拍照。期间有人砸毁了宾士车。

“我的XX是XX”这一刺激眼球的句式,又增添了两个新版本。

从已有的信息来看,马文聪根本没有说过“我爸是市长”这句话,溧阳女孩的老公或许也不是什么“局长”。但无论当事者,还是围观者,在看似寻常的纠纷之后,竟然都陷入了同一个思考模式。为什么呢?女孩下意识推出“局长老公”,说明她潜意识信奉特权可以解决问题;围观者相信莫须有的“市长老爸”,显然也是潜意识相信乖张的背后一定存有特权。

现实要上演多少类似的剧情,才会训练出这样的集体潜意识?

以个案来说,当事人或许未必和特权有直接关联,但也不足以证明集体潜意识的荒谬。因为往往贫富阶层之间出现摩擦的时候,公权都不能站在中立、公正的立场,而是“替富人说话”。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即便他现实的老爸只是个有钱的老板,但若总是可以动用各种关系找到强权的背景,那“他的爸爸是市长”岂不是一种直击本质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概括?

至于那女孩,如果真的只是糊里糊涂杜撰出一个“局长老公”,无疑更印证了特权在这社会俨然已成图腾。当你是受害者或围观者的时候,你恨它;当你遇到纠纷、陷入困境,又会爱它,甚至幻想自己有一个“局长老公”。而不论你爱它或是恨它,它的威力就在那里。

特权的威力,或者说危害,不只在于损伤一时的公正,还在于它逐渐侵蚀社会的底线。这两起事件中,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共同点——受害者或潜在的受害者包括孩子。一个才18个月大的孩子被砸伤了;一个还坐在婴儿车里的孩子虎口逃生。在任何社会,“勿伤孩子”都应是最基本的底线。但值得担忧是——在一个特权横行的社会,普通人的孩子足够安全吗?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来源:新浪博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