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和“渡假”有区别么?其实还是有的,只是这个差别有点不大容易用语言文字形容出来,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
所谓“渡假”和“旅游”之辩,其实是个满有趣的话题。当然,华人喜“旅游”,美人喜“渡假”,也不可太言之绝对。就好比人们所说“南人食米,北人食面”,也不意味着说南人就不可以食面,北人就不可以食米,只是个大概的爱好取向而已。
关于“旅游”和“渡假”的话题,其实牵扯到每个人热衷的生活方式。中国人看老外,总会觉得老外的日子过得很是“滋润”和“潇洒”,不似中国人的生活好像永远是被一个“忙”字占据了一大半,另外的一小半也甩不掉一个“累”字。也难怪,“工作狂”好像是东方国家的一个共性,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哪个也离不开国民的辛勤工作,还不要说咱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日本人工作起来更是带着股不要命的劲头,因此常常发生“过劳死”。
“旅游”和“渡假”的微妙差别就在这了。不管是“下车照相,上车睡觉”的赶场式旅游,还是探索体验式的背包客式旅游,出门旅游在国内或多或少总是件“累人、累身、累神”的事情。而所谓的“渡假”,听上去就好像是颇为西方上流社会的消遣手段,其实这或多或少是一种误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毕竟和中国人不同,相比之下,应该说美国人更善于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无关阶层、无关穷富,一年到头可以没有“旅游”,但却不能不“渡假”,这才是美国人能把生活过得有张有弛的关键。
简单从学校生活说起。美国每年的两个长假期,一个是暑假,另外一个就是圣诞节时候的寒假。忙了一整年的大学教授们会选择这个时候出门渡假,英文叫做 On Vacation。一般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事情给教授或是导师发邮件的话,在假期内得到邮件回覆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教授们或许会查看私人邮箱的信件,但是绝对不会去碰学校的公务邮箱,也许有的教授们通常还会在邮箱里添加一个自动回覆的设置(On vacation email automatic reply),邮箱在收到邮件时会自动回覆说本人现在正在渡假中等等。往往越是的名牌教授,便越是如此。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便兢兢业业,细心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一旦进入休假状态,便两耳不闻窗外事,公私分明的很,这就是美国的大学教授。
说到渡假,也就不得不提一下恐怕是美国首创的房车。当年的贺岁片《不见不散》里就有这样的镜头,说葛优就买过一辆房车,里面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厨房、卫生间、客厅,麻雀虽小一应俱全。如果说纽约的摩天大楼代表美国的繁荣的话,那房车和牛仔就代表着美国人生活方式中最为传统的一面——自由、潇洒,无拘无束。在美国东部地区生活的人都知道,Interstate 95(95号州际公路)是美东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从最北部的缅因州美加边境上一直延伸到美国领土最东南端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全长超过了3000公里。到了每年的冬天,在这条公路上就可以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房车,从北往南开,其实就是住在美国北部寒冷地带的房车一族们移居到温暖的南部地带,形成了房车大迁徙的壮观景象,也是I95公路上的一大景观。美国人的随性和潇洒也透过房车迁徙呈现的淋漓尽致,这恐怕在中国人的眼里看来,大概要算是近乎疯狂的举动了吧。
还有一次,笔者去麻省以南的 Connecticut(康州)朋友家一起过圣诞节。康州是美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州之一,环境优美,也是全美有名的富人州。不少富翁们纷纷在康州购置别墅,每每到了圣诞节或是暑假的时候,就会有大批纽约华尔街高管们,或是华盛顿的高官们来到这里休闲渡假。我的这个朋友在一所全美有名的贵族高中教中文。这所高中建在山中,绿树环绕,校园旁边就是一片森林湖泊。校园的设施更是了不得,光网球场地就几乎覆盖了一座小山丘,校园内更是开辟了多个冰球场、橄榄球场、足球场等等,是名副其实的富人学校。
不过最有趣的还不是学校,而是这座学校附近的范围内竟然没有手机信号的覆盖。问过了朋友才知道,原来不是电信公司不想在这个富人区内设置站点,而是这附近的住户们联合要求,坚决抵制通讯商的信号覆盖这一地区。原因是住户们认为,通讯网络、电磁信号会破坏这里的自然环境,破坏他们“渡假”的气氛。如果有事情需要联络的话,请使用固定电话,至于手机这种“花花世界、纷纷扰扰”的“俗物”,对不起,立入禁止。这就是美国人的“渡假”方式,如果放在国内,没有手机、甚至没有网络,这样的“渡假”方式你受得了么?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