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的胡佛塔下的胡佛研究院档案馆,保存着蒋介石一生所写的日记。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蒋介石被官方描绘成独夫民贼。从2006年 3月开始,胡佛研究院将其保管的《蒋介石日记》陆续向公共开放,来自美国各地和中国大陆、台湾、日本和欧洲国家的学者及民众,每天络绎于途,前去阅读、研究,一个与中国大陆官方描绘完全不同的真实的蒋介石,便出现在世人面前。
2004年12月,蒋介石的孙媳妇蒋方智怡把63册《蒋介石日记》交给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保管。胡佛研究院华裔研究员郭岱君担负起整理和研究《蒋介石日记》的任务。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郭岱君在旧金山的一场纪念辛亥百年的演讲会上,发表解读《蒋介石日记》的演讲。她说:“借着这部日记,我们能够进入一个决策者、一个领导者的内心世界。而这些日记,恰恰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空白的地方。因为很多重大事情,我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多重大事情,我们知道结果不知道经过。所以这部日记非常重要,它是了解中国近代史不可不读的资料。”
蒋介石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从1915年起直到去世前三年的1972年7月21日,57年间,几乎没有一天中断,记录下他所经历的中国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郭岱君说:“蒋介石一生,刚好是中国从满清专制落后的社会转型到近代工商社会这样一个挣扎、奋斗的阶段。期间中国所发生的重大事情: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建立民国,二次革命、就是反袁世凯,黄埔建校,东征北伐,九一八抗战,之后的内战,后来他失败到台湾,在台湾从新站起来,每一件大事,他不但都参加,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主导人。”
《蒋介石日记》记录的不仅仅是重大事件,日记的字里行间还有蒋介石的真情流露。郭岱君说:“这么多的日记,我们学者看来,他既不是国民党那么多年说的‘天纵英明的伟大领袖’,他也不是那么神圣不犯错误的人,当然他更不是共产党说的什么‘民贼’、什么‘独夫’。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真真实实的一个人,跟你我是一样的人。但这个一样的蒋介石,有很多他特别的异于常人的地方。”
郭岱君指出:读完《蒋介石日记》,人们看到,蒋介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者:“这是毫无疑问的。来看过他的《日记》的中国大陆学者,包括带有偏见之心来的,存心来挑战的,最后都不得不承认,蒋先生是个民族主义者,他一生都是坚定的在维护中国的尊严,领土的完整。”
读完《蒋介石日记》人们还可以看到:蒋介石是一个严格自律的人。郭岱君说:“他每天都用最严格的规范来束缚自己,有一点不好的念头都在日记里批评自己。比方早年的时候,他看到妙龄女子婀娜多姿,他马上写日记说:记大过一次。他到晚年曾经有一天忽然想念一位小姐,他马上就说;我不应该有这个想法。”
《蒋介石日记》开放后,西方威廉亚洲官网 的研究著作是哈佛大学学者杰伊•泰勒的《蒋介石和现代中国的奋斗》,全书引用了420则蒋介石日记,对蒋介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天石则是最早、也是最长时间逗留胡佛研究院潜心研究《蒋介石日记》的中国大陆学者。杨天石秉持学者的良知和勇气,甘冒触及官方意识形态底线的风险,发表一系列著作,推动中国大陆重新客观评价蒋介石,做了开拓性的工作。而曾任国军总参谋长的郝伯村,近日在台湾出版《郝伯村解读蒋公日记》,则对国民党在国共战争中的失败,从新作出诠释。
《蒋介石日记》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对《蒋介石日记》的研究仍在深入。一套新的中国近代史解释体系,一部新的《中国近代史》的诞生,也许正从“走进胡佛研究院,从新解读蒋介石”开始孕育。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走进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