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孔子(williamhill官网 )


唐孔子凭几像(唐·吴道子)。据称此孔子画像是唐代画圣吴道子参照《史记》等史料而完成的。

2500年前,一位老者和他的弟子们略显疲惫的行进于中原大地上,当时有幸目睹这一幕的人可能不会想到这样一个并不显赫于时代的老者会被后人传颂几千年,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孔子。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人,公元前479年卒,年七十三。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伟大,不在于他的官职,也不在于他的谦逊和博学,而是因为他自为表率并且用睿智的语言讲述了如何做人的哲理!孔子以及后人根据他的思想而形成的儒学对古代中国以及东亚文化有极其深远影响,即使对现代的世人孔子的思想还是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传在泗水边,孔子面对滔滔的溪水发出了对生命和时空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斗转星移,白驹过隙,2500多年似乎一瞬间就过去了,辉煌一时的中华文明与曾经浩浩汤汤的黄河一样,已经枯萎。历史确实就像河流一样,有清有浊。在孔子思想薪火承传的过程中,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语境的消失,再加上后代好事之人胡乱注解,更使谬种流传。以至于现代,人们所理解的孔子和当时他的原意已经是大相迳庭了。


左图:孔子像(宋-马远)右图:明代--孔子燕居像

做此短文的目的是为了澄清几个比较普遍的谬误之处。笔者才疏学浅,所言若有鄙陋之处尚请谅解。

1、孔子歧视妇女吗?

因为《论语·阳货》中一句“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孔子便被认为歧视我们女性同胞,甚至被认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虽然大多数人这么认为,特别是现代人更加这么认为,但还是有个别人不相信这个大圣人会歧视女性。所以,即使是现代也还是有人在为孔子鸣不平,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49年之后的中国大陆自始至终给老夫子戴着一个意识形态的帽子,因此这些辩护的声音也就难以被世人所知了。

《论语》中总共有19个“女”字,其中有18字通假“汝”字,意思是“你”。因此,有人认为这一句中的“女”字也应该做“汝”字解,但是“汝子”(你们这些人的意思)一词太过生硬,显然不是圣人应有的水平,那么这一句中的“女”字是现代汉语中的“女性”的意思吗?当然也不是。

古文有其特定的语法,纵观《论语》其中句式多用对偶。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样的对偶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也是这样的句子,从语法来看,这里的“女子”和“小人”应该是意思相近或者是相似的词汇,论语中“女子”只此一处,但是“小人”一词却用的很多,诸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在《论语》中“小人”一词与“君子”一词是意思相反的,那么和“小人”一词词义相近的“女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人之阳曰男,人之阴曰女”,这里的“女”其实是一个形容词“阴性的”,组成“女子”一词引申为“内心阴险狡诈的人”。

那么,“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意思就是,那些内心阴险狡诈、人格卑鄙龌龊的人是最难以相处的,亲近他们,他们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又会怨恨。所以,这句话的本意其实是与女性无关。

2、孔子不信神鬼吗?

因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所以很多人认为孔子不信神鬼,更有甚者说夫子有反宗教的思想。

然而,不说与孔子直接相关的古代典籍,即使是弟子们回忆记录的《论语》之中也有多处文字证明孔子是相信天地间有神鬼存在的,例如,“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那么为何会“子不语怪力乱神”呢?

孔子是圣人,自然知道宇宙间有无数的秘密是人类所无法了解和掌握的,那么既然如此,人类应该如何对待那些自己不明白的事物呢?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然而对于“怪力乱神”等超自然的或者宗教性的事物,孔子特别提出“敬鬼神而远之”,以至于“子不语”。那么,为什么夫子要“远之”并且不谈论这些事情呢?

世人常说,做人要守“口德”。佛教中讲不能轻慢“佛法僧”三宝,其中就包括不能用言语不尊敬、诋毁的谈论三宝,佛教中认为如果人用不好的言语对待佛、佛法以及僧侣会得到极大的恶报。而修炼人则懂得在修炼中要“修口”,不说不好的话,例如骂人、说诳语、说假话等等,如果说了,那么就会得到业力。“修口”当然也不能用不好的语言谈论神佛以及佛法等等。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对于人类知之甚少的神佛、佛法或者其它的超自然的事物,人们谈论起来如何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呢?夫子是圣人,他要是说未必就说的不正确,但是夫子的门生或者是普通人就做不到了,平常人如果说了,非但可能说的不对甚至会犯下轻慢的罪过从而得到恶报,所以夫子索性以身作则“子不语”了。

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本意不是孔子不相信这些,而是不要随意的谈论这些,也就是对于未知的事物要“修口”。

纵观《论语》,个人理解的是,孔子通过说“仁、义、礼、智、信”来告诉人类如何“守德”。而“守德”之中“子不语”占了很大的比重,信仰宗教的人都知道,轻慢、诋毁、诽谤神、佛、佛法、经文以及修炼人的罪业是所有罪过中最大的,是最失德的行为了。

可惜的是,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现代人能够懂得的太少了,否则诸如方舟子之流如何敢用那么恶毒的言语对待法轮功和基督教呢?

3、“中庸”是做“老好人”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庸”演变成了“中庸之道”,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庸之道”又变成了做人要圆滑,要做老好人的同义词。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什么是中庸呢?中,正也,不偏不倚,天下之正道;庸,常也,中和守常,不变之天理。中庸,就是行为要符合天理依据正道。

中庸思想在儒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内容绝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从本质上而言,中庸是儒家修养的最高境界了。

顺便说一下《四书》中的《中庸》。《中庸》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是儒家经典之一。中庸本来不是独立的一部书,而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朱熹编写了《中庸集注》,并将它列入四书。

4、何为君子--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论语》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语中谈论君子大约有100多次,其中大部分都是针对君子的某方面品性的,笔者认为,完整的描述何为君子的,就是这句“君子不器”。

器,就是器具,无论什么器具其功能和用途都是有限的。很久以来,此句多被解释为,君子不能拘于一才一艺,而是要多才多艺,这种解释与现代人类沉沦于物质世界的实情是特别符合。其实,仔细一想就知道,无论如何多才多艺,都是有限度的,都还处于“器”的层次,无非是大小、多少而已。那么何谓“不器”呢?

说“不器”,必须先说“道”。《论语》中虽然没有记录孔子说“道”是什么,但是却可以证明“道”在孔子心目中崇高的地位,“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又说君子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君子应该如何求“道”呢?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可见孔子认为君子为事的目的不在于事,而在乎道!孔子的门生,子夏则在“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中说明了君子和工匠行事的不同,君子为事是为了求道,工匠只是为了完成其事。

君子求道是为了什么目地呢?为了“君子不器”。君子求道为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了道德修养则要以自身的修养去尽可能的影响他人归正人心,也就是所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试问君子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归正人心使得家族兴旺、国家富裕、天下太平、人心向善是才学或者是技能的作用可以比拟的吗?当然不是,只要道德的力量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所谓“不器”也。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所谓“君子不器”可能有些类似于“佛光普照,礼义圆明”的境界吧。

说到这里想起夫子和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子贡问: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看样子当时的子贡在孔子眼中虽然有才能但是还没有达到“不器”的境界啊!

孔子鄙视那些独善其身的人,《论语·子路》中“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言必信,行必果”在正常人而言已经是美德了,但是孔子却认为如果个人修养仅仅做到了“言必信,行必果”而没有在世人中产生应有的教化影响也可以算作是“小人”了。

君子不器,不但提出了君子应该成为什么的人,而且也同时在提醒那些想成为君子的人行事时不能忘记真正目地。孔子说君子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君子的行为准则。笔者认为,科举兴而儒教废,当“读书”失去其求道修养的意义而成为追求功名的“器物”的时候,不但是儒学的没落也是人心的败坏使然。现代的教育就更落其次了,之所谓“人才”,也就是说“女器也”。

后记:

很小的时候,那时大约3、4岁吧,经常听家里人说孔夫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位贤人。孺子无知,那个年龄不知“贤人”为何物,便自作聪明的认为是“闲人”,但总是疑惑,说弟子门生倒也算了,为何几个“闲杂人等”还要顺带着提及呢!后来总算想明白了,孔夫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总是要吃饭,估计那些“闲人”应该是烧火做饭的后勤人员,民以食为天,这些“闲人”当然也很重要啊!呵呵,这是儿时的一段趣事。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事物由盛转衰是物质本身的内在规律,曾经辉煌的中华文明目前已经衰败至极了。然而,衰也是盛的开始,是物质更新的启端。现在,圣人在世传大法,圣人弟子遍及神州中土,其中“贤人”以亿万计,华夏文明浴火重生在即!

本文留言

作者清源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