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04月15日),在国际新闻领域颇有声望的半岛电视台(AlJazeera)的北京分社社长伊扎特在其个人在中文博客网站“博联社”的个人博客上以中文撰文,对中国官方媒体在最近利比亚事件的报道中,偏袒卡扎菲的做法,提出了直言不讳的批评。
伊扎特·沙赫鲁尔自称是“阿拉伯公民”,毕业于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曾是外交官,能说流利的中文。曾多次接受中文媒体采访,介绍半岛电视台的运作。这篇题为《阿拉伯人对中国媒体的十万个为什么》的文字,以中文写成,再加上伊扎特独特的背景,因此,此文在关注国际新闻和政治话语的中国网友中引起了许多讨论。
伊扎特说,“每一次williamhill官网 媒体对于阿拉伯革命的报道,我感觉我的血压会升高,我的肾上腺素会分泌加速”。他的同事建议伊扎特减少阅读中国报纸的频率,“总看这个对身体没好处”。伊扎特说,这种“害”不是说中国媒体本身,而是他们看待阿拉伯问题的立场对民意的一种“刻意误导”。
伊扎特首先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国的中央电视台。
他说,“我不理解一家媒体花那么多钱做那么周密的准备派自己的记者到危险的利比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这个记者每天对着卡扎菲的电视台为国内做同传,那这种新闻在北京不能做吗?中国记者在连线中不断强调大部分利比亚人都支持卡扎菲,难道那些整日聚集在广场和街道上的反对派们都是天外飞仙(或者中国媒体也像卡扎菲一样,认为这些示威者是“老鼠”)?”
“中国媒体告诉我们卡扎菲的部队如何如何将反对派击溃接连收复失地,却不告诉我们替卡扎菲杀掉他的人民的有几万杀人不眨眼的外国雇佣军;它们告诉我们利比亚人都享有免费的医疗保险,却不告诉我们卡扎菲在长达42年的统治时间里在利比亚建了多少所医院;告诉我们的黎波里的人民对卡扎菲上校感恩戴德,却不提在这个每天出口160万桶全世界最昂贵的石油的国家,600万平民每人能分上几杯羹。所谓大阿拉伯利比亚社会主义民众国,无非只是张空头支票。”
伊扎特认为,之所以大多数阿拉伯人接受了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空袭,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是希望借助多国部队的军事干预给代表阿拉伯民意的利比亚反对派留下最后一条活路。
但干预开始后,原本不关注阿拉伯革命的中国媒体瞬间亢奋起来,俨然成为一个坚定地“反霸权主义”斗士。
“对于“1973号决议”的断章取义,对于破坏停火协议的双重标准,对于外国雇佣军的缄默不语,对于空袭原因的刻意误读”,让观众很快就意识到了中国媒体的立场与口径——“只强调西方空袭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鲜少报道卡扎菲对人民凶残横暴的镇压和屠杀”。
伊扎特认为,“全面报道一个事件是媒体的责任和义务。媒体应该所见所知即所报,不管这些信息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利比亚电视台可以作为一个信源,通过它你可以了解的黎波里和卡扎菲阵营的情况,但这绝不是唯一的信源。”
但事实上,伊扎特看到的中国媒体,主要是CCTV的记者,他们“每天活跃在的黎波里的宾馆和大街小巷,跟着卡扎菲的手下到他们安排的街道、医院、学校参观采访,他们的LOGO时常出现在手持卡扎菲画像喊着口号的的黎波里大妈面前,而在反对派大本营重要的发布会上,你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
伊扎特直言不讳地说,由于中国官方媒体的偏向性报道,中国官方媒体在公信力方面“不断沦丧”。
伊扎特说,“中国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按道理来说,中国媒体理应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与之等同的地位和影响。但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声音并不存在。在国外,公信力就如同媒体的生命力,没有公信力的媒体最终会走向倒闭,中国媒体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忧。”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450亿人民币推动中国的主要媒体向国际扩张的方案,以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但伊扎特质疑,“这些媒体在国内得不到信任,怎么能在国际上受到尊重?”
文章中可以看出,身为中国通的伊扎特其实理解中国媒体在报道席卷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时的欲言又止,瞻前顾后。
他说,“中国媒体不愿承认在阿拉伯国家所发生的是革命,这一点我可以理解。中国媒体经常把阿拉伯革命称为动荡、动乱或者街头政治。我能理解稳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我以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稳定也要静中有变,毕竟丑化别人的形象并不能达到美化自己的作用。”
伊扎特说,目前,“在利比亚东部,中国记者已经成为了不受当地民众欢迎的对象”,他对对这种事情感到“忧虑”。他担心,中国媒体这种偏向性的报道正在破坏阿拉伯世界民众对中国的信任,并对这样的结果感到“痛心”。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外媒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